
【铁岭语文】学历案┃“望”杜甫本心——杜甫诗群读
原标题:【铁岭语文】学历案┃“望”杜甫本心——杜甫诗群读
课标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意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p15)
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p15)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p16)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结合书下注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从字词的含义和句子的手法两个角度入手,深入理解诗歌,品味诗歌。
3.感受诗人的个人成长历程和他的家国情怀。
评价任务
1. 完成学习任务一,感受杜甫的壮志雄心。(检测学习目标1,2)
2. 完成学习任务二,感受杜甫的仕途之心。(检测学习目标1,2)
3. 完成学习任务三,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检测学习目标1,2)
4. 完成学习任务四,感受杜甫的家国情怀。(检测学习目标3)
资源与建议
《望岳》是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一篇,其中蕴含的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精神是杜甫青年时期壮志雄心的集中体现;
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首诗中节选的一个片段,来作为杜甫长安十年中拜谒诗的代表,让学生们能从中体会到杜甫这个时期的求仕之心以及背后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春望》是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6课诗词五首中的一篇,它以安史之乱作为大的历史背景,集中表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尤能凸显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
以三首诗为线索,学生们能深刻感受到杜甫的个人成长、诗歌风格的变化以及他本人的思想蜕变。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
望杜甫壮志雄心
导入:二十五岁那年,杜甫来到了泰山。写下《望岳》这首诗。青年时的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又有着怎样的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这位诗圣的青年时代,在他的《望岳》中一探究竟。
活动1:朗读。
1.教师范读
提示: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自读
提示:互评朗读
3.师生齐读
明确:感受诗歌的雄伟之势。
活动2: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共同探究诗歌内容。
【预设】“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从空间和时间上写出泰山的雄伟阔大。
活动3:思考交流:杜甫望岳,望见了一个怎样的泰山呢?请从诗句中寻找证据。
【预设】
“造化钟神秀”一句中“造化”指的是大自然,“钟”是聚集的意思,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给了泰山,运用拟人,写出泰山的神奇秀丽。
“阴阳割昏晓”一句中“割”字运用夸张,写出泰山的参天矗立。
提示:抓住 字词的含义和 句子的手法两个切入点赏析诗歌—— 神奇秀丽、参天矗立。
活动4: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望到一个怎样的杜甫?研讨交流。
【明确】积极乐观、雄心壮志、踌躇满志。
【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自主鉴赏诗歌,促使学生思考并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活动5: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材料体会壮志豪情。
【明确】是的,这就是青年时代的杜甫,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在兖州做司马,家境也算殷实。他二十岁便开始“漫游”生活,南下吴越,北上齐赵,那时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其实啊,在这次漫游之前,他刚刚科举落榜,可是这对于年轻的杜甫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因为他觉得凭借自己的满腹经纶,再高的山他都能登顶,所以他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诗歌背后的意义,深刻把握杜甫的凌云壮志并自然过渡到《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鉴赏。
学习任务二
望仕途之心
导入:带着这种豪气与信心,杜甫继续自己的漫游生活,转眼又十年,我们常说三十而立,他不能继续漫游下去了,于是他来到当时的都城长安,他一直深信凭借自己的才华谋得一官半职不是问题,可是生活真的像他所想的那么简单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困顿长安的这十年。
活动1:自由朗读诗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并结合注释进行翻译。
【设计意图】本首诗歌虽然选自课外,但是是节选,而且本身意思很明显,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就能初步感受困顿长安的这十年中杜甫的辛酸与无奈。
活动2:小组合作探究——利用上首诗中涉及的抓字词的含义和句子的手法分析从这首诗中又能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预设】
从“残杯与冷炙”中的“残”和“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生活辛酸、历尽白眼、被人看不起的杜甫。他吃的都是别人的残汤剩饭。
从“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中,可以看出杜甫一直在奔波,追随富人和肥马的灰尘在长安讨生活。而且这里面有一丝对比的意味,富人骑的是肥马,而他骑的却是驴。
【提示】这十年,杜甫写了大量的拜谒诗来求官,这十年的他不断地对外援引,汲汲于仕途,到底是因为什么?
【明确】汲汲仕途,希望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设计意图】依然巩固之前的诗歌鉴赏方法,让学生感受本首诗中所体现的诗人心境,为进一步感受他的情怀做铺垫。让学生感悟奉儒守素的传统对杜甫个人思想的影响,让学生注意到杜甫思想已经开始随着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而产生变化。
活动3:知人论世——给出时代背景材料。
【设计意图】自己默读背景材料,沉浸式感受战争带来的个人命运的悲催。让学生深刻把握杜甫的心境变化并自然过渡到《春望》的鉴赏。
学习任务三
望忧国忧民之心
活动1:齐读诗歌《春望》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情感基调,并从朗读中体会诗歌内容。
活动2:思考交流——何为《春望》?
【预设】在春天里四处望望,看一看。
【设计意图】从标题入手,顺承本堂课“望”的诗眼。
活动3:小组合作探究——那你从这首诗中望见了什么样的景色呢?通过所望之景,你能体会到杜甫怎样的心境呢?依然用之前的方法小组探究。
【预设】从“国破山河在”“烽火连三月”这两句望见了长安城已经被叛军占领,战争一直持续。
【提示】就用“从______中,望到了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预设】从“城春草木深”中望见了原本应该在春日里生机勃勃的长安城内却荒草丛生。
【提示】怎么会这样?这可是那个“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长安城啊。
【预设】被战争破坏了。
【预设】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望见了杜甫的伤心欲绝。杜甫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景物中,移情于物,以乐景写哀请,写出自己的难过与担忧。
【预设】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望见了杜甫对家人的思念。
【提示】是啊,家人是一个人永远的挂念,在战乱中如果能收到一封家书,得知家人的消息该多好啊,可是杜甫能收到吗?
【预设】不能,“抵万金”证明家书很珍贵。
【提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战争。战乱,这就是战乱啊!国家破败。、山河沦丧,家人杳无音讯,自己前途未卜,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呢?
【预设】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提示】可此时的杜甫才四十五岁,但却是满头白发,未老先衰,他忧愁的是什么呢?
【明确】他为国家发愁,内忧外患,国家破败;他为家人担心,不知道家人消息,是否平安;他也为自己愁,前途未卜,不能施展抱负。
【设计意图】让“字词的含义和句子的手法”这种鉴赏方法贯穿始终,并让学生自主探究这个时期由于安史之乱诗人心境上的变化,进一步感受诗人心智的成长。
活动4:此时此刻你眼前有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明确】忧国忧民。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从本首诗中作者心境入手分析。
活动5:回顾杜甫当年面对泰山时的壮志雄心。
【明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情感,为后面对比得出杜甫本心做铺垫。
学习任务四
望本心依旧
活动1:思考:经历了长安十年的困顿与战乱后,杜甫曾经的壮志雄心还在吗?
【预设】在。《春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可以看到一个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杜甫。
【提示】杜甫的诗这个时候是不是有些变化?
【预设】以前写的都是自己的事,想着个人,但是现在想的是国家和百姓。
【提示】但是他完全变了吗?
【预设】没有。以前写的都是自己的事,想着个人,但是现在想的是国家和百姓。他之前追求个人功名也是为了国家,希望能帮助国家变得更好,他心心念念的一直是家是国。
【明确】从炫耀自己到国家,从抒写个人的情感到反映人民的生活,他超越了他的阶级的局限,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灾难中,这中间他经过了不少艰苦的过程和矛盾、他的人生志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是因为大的历史背景。人生坎坷,他却从未改变家国情怀的本心。正如他所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设计意图】通过三首诗歌中所体现的不同心境让学生感受到杜甫诗歌风格的变化,又以杜甫的个人成长让学生感受到杜甫依旧是那个心有国家、百姓的杜甫。让学生从对比中显而易见的感受杜甫本心——家国情怀。
活动2:拓展延伸:你能从杜甫的其他诗句中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预设】从他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我看到了一个凄凉飘零的杜甫。
从他的“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中,我看到了一个思念家乡的杜甫。
从他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中,我看到了一个喜爱自然美景的闲适的杜甫。
从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我看到了一个心怀苍生与黎民的杜甫。
【明确】多么一个了不起的杜甫。
活动4:假如有机会让你与千年前的杜甫对话,你会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动笔写一写。
【明确】面对千年前的那个诗圣,我会对他说:“我倾羡您,我倾羡您意气风发时的那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您为国家安定、为四海清平而奋斗;我也怜惜您,您带着消瘦的面庞写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怀才不遇但仍保持精忠报国的本心;我也敬佩您,您‘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天下为公、忧国忧民,您把自己奉献给了国家。当您说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也许就已经知道‘潇潇何所依,天地一沙鸥’就是您的结局吧,但您仍能毫不畏惧、一往直前,为中华文学添上了壮丽的一笔、为中华民族铺垫根基。今日的中国强大稳定,今日的黎民衣食所安、美好幸福,盛世之中华已经如您所愿!”
【设计意图】让杜甫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考察他们对于本堂课内容的学习以及对杜甫情怀的感受程度。
作业练习
知其人,品其文,明其意。了解杜甫后再读他的文章能够更好地体会他的济世情怀。课后可以读一读更能体现他体察民间疾苦的他的其他诗,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
学后反思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否抓住字词的含义和句子的手法来赏析诗歌?
2. 是否感受到了杜甫的家国情怀?
此课例获得铁岭市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
冉雪老师,来自于开原市民主教育集团里仁学校,曾获得开原市优秀课、铁岭市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学生征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在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微课大赛中获初中组微课教学设计类国家级二等奖。
小编
有约
铁岭市初中语文公众号“时光日课”的成长离不开您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它可以成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学的资源库、心灵栖息的后花园、风采展示的大舞台、成)期待发现各位的精彩,这里将持续开通投稿通道,欢迎全市语文教师及您的学生积极参与,成己达人。稿件提倡原创。
供稿:冉 雪
审核:刘丽英 张众
编辑:冉 雪
铁岭市初中语文卓越教师团队
郑重声明
本期内容为“语文湿地”(微信公众号:yuwenshidi。以下简称“湿地”)原创首发内容,任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转载、复制、摘编前,必须得到“湿地”及原创作者的共同授权许可;未经“湿地”和原创作者本人的共同授权许可,禁止以任何名义进行转载、复制、摘编等任何形式的使用。一经发现,我们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规的相关规定,追究其侵权行为。
尤其强烈谴责以 百度文库、 豆丁网等为首的明目张胆的盗版行为!
上面是链接,可以点击跳转
感谢阅读,点个“在看”再走吧~~~
责任编辑:
上一篇:“庆贺”,“敬礼小孩”郎铮被北大录取,网友:是以成绩录取的?
下一篇:1950年,儿子差两分无缘清华,林徽因复查考卷,卷上11字击溃了她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
- “一把手”坐窗口跟执法 提质增效解难题
- 下一次面对难题时,也许你会庆幸读过这五本经典|思维品书
- 原创尹天琪力擒小鸟球,成就LPGA首冠!惊险加洞决战引发热议!
- 为国际教育合作赋能 重庆一中与荷兰格纹贝克学校友好互访
- 2023阿拉尔·亚洲旅游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半决赛在阿拉尔市拉开晋级之战
- 【先进典型】凤冈大杉顶上的“超人妈妈”
- 从“去上海”到“来闵行”,逛街不用去徐家汇了……丨闵行情
- 振兴西部教育 银龄教师“老有所为”
- 加拿大研究生有多少类别
- 烟台坚持法治赋能,助力奔赴“万亿之城”
- 超2000人参与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达标率超96%
- 青岛:职业教育助推“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 故宫博物院:11月起严格实施上、下午预约入园制
- 信阳秋季旅游露营地推荐
- 新海南财经观察 | 海南:“非遗+旅游”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 全国举重冠军赛男子61公斤级比赛 福建广东四川各揽一金
- 试运营期间免费!再添出川大通道→
- 职教齐鲁出彩职教生丨不同赛道 同样精彩
- 为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元素
-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希望提升工作技能
- 社工考证热升温,济南持证人数创新高
- “三化”建设|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聚力“三化”建设 实现招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 走捷径读博士?90后研究生被骗12万!警方提醒
- 天合光能多次募资扩产三季报预增 公司回应股价腰斩问题
- 截至9月底,河南普通干线公路投资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