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人缘差”的孩子,长大未必没出息,符合2种情况照样优秀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8-04
手机版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商只占其中的20%,而情商却高达80%。

  也正因“情商”在工作和学习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少家长现在特别注重孩子的情商培养。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当我们越是注重孩子的情商培养的时候,有时候越是会走入一个“误区”当中。

  就像我堂妹两口子一样,在他们家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就特别注重“情商培养”,更是看了不少相关的绘本。为的就是让孩子情商高一些,人脉广一些,长大才能有出息。

  但是每次堂妹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都发现其他小朋友都是三五成群,就自己孩子形单影只,面对这种情况,堂妹没少吐槽自己家孩子“人缘差”,诉苦说那么多的情商培养的绘本,都白看了。

  

  结果孩子上小学后没多久,就当了班级里的班长,堂妹还纳闷,说自个孩子情商低,人缘又不好,难道是老师钦点的班干部?

  一问孩子才知道,这不是老师钦点的,而是全班同学选举出来的结果。

  这一下,让堂妹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了。

  大家发现没有?作为家长,我们很容易把“人缘”和“情商”之间的关系划上等号,认为孩子只要人缘差,就是情商低。

  甚至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人缘差,未来有出息的概率肯定也很低?但事实上,“人缘差”跟“情商高低”,以及未来是否有“出息”,真的有必然联系吗?

  

  01.人缘差的孩子,长大后真的会没有出息吗?

  在多数家长眼里,判断孩子人缘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围绕在孩子身边的“伙伴数目”。

  比如自己家孩子常常一个人孤军奋战,那一定是人缘不好,进一步还会上升到“情商差”,不懂人情世故,缺乏社交能力的高度。

  还有一些老人,按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民间谚语,直接就给孩子下了定论,这类孩子以后肯定没啥大出息。

  但事实上,孩子身边朋友越多,就真的说明他情商高,有出息吗?

  细细琢磨,可能未必如此。

  就比如说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被称为深藏不露的“扫地僧”,他一直就是独来独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都在做学问。

  难道我们能说,韦东奕没有出息吗?

  

  其实,朋友多少,人缘好坏,跟孩子的情商高低,以及未来是否有出息,都没有必然的联系。

  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狐朋狗友成群,不如真心挚友一个。

  有些孩子之所以看起来“人缘一般”,实际上是他在交友问题上,有所甄别和选择,知道谁是自己的同道中人,谁跟自己有共同话题可聊,这种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对的朋友”身上的孩子,往往更有主见,也拥有真正的“社交能力”,长大后也会更有出息。

  

  02.孩子若是这2种情况,“人缘差”长大也会很有出息

  有句至理名言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对此,深以为然。

  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更能凸显出来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就比如说,孩子调皮捣蛋,换言之,也可以说是活泼可爱。

  所以在“人缘好坏”这件事情上,如果自家孩子符合2种情况,那么就算孩子“人缘差”,那么以后也可能会有大出息。

  ①团体活动时,常常一个人独处

  在养娃路途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团体活动时,总有个别孩子喜欢窝在一个地方自己玩?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给这类孩子冠上“孤僻、内向、人缘差、不合群”的标签。

  甚至有些家长出于担心,还会强迫孩子去交友、社交,融入团体氛围中。

  但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类孩子往往专注力更强、更有耐心、更善于观察,也更敢于追求自我。

  简单来说,就是这类孩子的内心更加强大,强大到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自如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被外界环境所影响。

  心理学上也有一个成长课程,被称之为SOLO,说的是将一个人放在孤立环境中,让他们独处。

  结果在这种课程训练之后,被实验的人员的思维更加敏捷,且做事表达更有条理性,最重要的是他们更加具备了深度思考能力。

  所以说,那些在团体运动时,能够自己跟自己玩的很好的孩子,虽然看起来“人缘差”,实际上却是优秀的代名词。

  

  ②在社交时,会择优而取

  老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但是有一些家长和孩子,可能为了达到交友的目的,会通过玩具、零食这样的外界介入,和别人搭建关系的桥梁。

  但事实上,任何关系的长时间的维系和建立,靠的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和讨好,而是人与人之间共性的吸引和彼此真诚的感情。

  一旦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会让孩子在交友环境里处于劣势地位,甚至由于恐惧“关系的消散”,而不得不采用讨好的形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最终会伤害到自己。

  而那些真正优秀的孩子,往往在交友这件事情上,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哪怕身边的同类不多,却也要坚持自己的本心,不会为了融入环境,而难为自己,而是用自己特殊的能量磁场,收获真正志同道合的友谊。

  这类孩子,又怎么能没有出息呢?

  

  03.作为家长,要敢于让孩子“人缘差”

  作为家长,一旦提起“人缘差”,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先打上“贬义词”的标签。

  但实际上,有些孩子自主的远离无效社交,让自己的时间投入到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当中,这难道不是一种聪明和智慧吗?

  而且大家也不用担心人缘差的孩子,将来会被社会淘汰,美国华盛顿大学就针对3—6岁的孩子,进行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调查发现,那些小时候看起来“人缘差,不合群”的孩子,长大后并没有与社会脱轨。

  所以,作为家长,有时候要敢于让孩子“人缘差”。

  

  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性格底色不同,他们进入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交流所用的语言、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一个善于独处,身边没有更多杂事困扰的孩子,可能更有机会发现世界的真相,打开自己成长的钥匙。

  正如《乌合之众》当中所说的那样:

  当个体进入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甚至为了获得认同,融入团体,不惜抛弃是非,去换取那份自以为是的“安全感”。

  所以说,在很多时候,孩子人缘差,可能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

上一篇:被大学录取别高兴太早,这3类专业考研才吃香,本科就业很难
下一篇:她53岁考取硕士,59岁为当老师,坚持和丈夫分居:我自在了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