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过敏如何正确抢救?护士必知!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8-04
手机版

  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另一方面,静脉输液属有损操作,药物直接入血,与其他给药途径比较,其风险相对较高,不合理使用输液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常见的情况,比如输液后出现了过敏反应或者出现了过敏性休克,该如何正确处理和抢救呢?护理人员都应该熟练掌握应对办法,跟着小护师姐一起来看看!

  一、药物过敏反应

  5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于输液后5min内,40%发生在用药后20min内;通常发生越早,症状越重。

  临床表现:

  荨麻疹,皮肤潮红、瘙痒;头痛、焦虑不安,意识障碍;胸闷、憋气;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低血压等。致死原因主要是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和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特征就是喉头水肿+哮鸣音+过敏药物。

  抢救原则:

  1、停止原有可能过敏的输液,更换输液管;快速输液如盐水、林格注射液。

  2、平卧,吸氧,保暖。

  3、抗过敏药物:葡萄糖酸钙1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4、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

  5、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

  二、过敏性休克

  临床诊断:

  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要点:

  抢救需要迅速、及时、就地抢救。

  抢救措施:

  1、除去过敏原,如静脉用药,换掉输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针,接上生理盐水快速滴入。置患者于平卧位、给氧。

  2、优选肾上腺素,0.1%肾上腺素0.25-0.5mL肌注或皮下注射,可视病情20-30分钟重复使用。肾上腺素是优选药物,但不能应用心肺复苏的剂量(如1mg静脉注射)来抢救过敏性休克,因为心肺复苏是骤停心律,而过敏反应是有灌注。

  3、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加5%葡萄糖100mL(静滴)。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扩容:平衡液500~1000mL静滴,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6、给予钙剂及抗组胺药物: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注。

  7、平喘 :氨茶碱0.25g加50%葡萄糖40mL静脉缓注;呼吸抑制可以用呼吸兴奋剂。

  8、心脏骤停需要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另外,还要提醒各位,在患者进行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随时注意观察其状态,如有可疑反应症状应立即暂停或更换液体,严密观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建英、钱火红,《静脉输液技术与临床实践》[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2]《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专家共识》[J],药品评价,2016,13(10)?.

  [3]陈灏珠、林果为、王吉濯等,《实用内科学》 [M].人民出版社.2013.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作文一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课文笔记
下一篇:严禁在职教职工宣传推荐艺考培训生源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