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领名师并育 文化与情怀共融 智慧伴理想齐飞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7-19
手机版

  ????2023年2月,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举办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暨主题晨会,学生通过表演功夫扇展示和弘扬传统文化。(学校供图)

  ????2023年2月,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建成“善育池”,润池为大,廉池居小;大喻沧海,小拟根基。两池相连,寓意深远。(学校供图)

  优秀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与管理水平、特色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外实践磨炼青少年意志担当……多年来,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一直坚持将“水的智慧”融入学校日常管理,激发学生“向善”的本性,鼓励学生“为善”的行为,培养学生“乐善”的品格。

  如今,南宁三十三中“水育”文化理念愈加深入,“崇善”教育特色也愈发鲜明,推动学校不断向“高品质高中”迈进。

  优秀的老师让成长持恒而有学习力

  走进南宁三十三中校园,处处可闻琅琅书声伴着清脆欢快的鸟鸣声,处处可见学子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这是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老师们对三尺讲台的热爱、对莘莘学子的关爱,都渗透在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日常里。今年高三(3)班班主任周碧秋打开手机,给记者看她拍摄的班里学生在高考前互相加油鼓劲的视频。这三年,她与学生朝夕相处,眼看着他们不断成长,离别那一刻她既不舍又欣慰。而这正是南宁三十三中“乐道守正”教风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以知、情、意、行合一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工作,让自己和学生的成长都能持恒而有学习力,南宁三十三中定期开展阶段性测评质量分析会暨全体教职工大会,对学生阶段性测评情况以及教师阶段性教学的成果进行精准“把脉”。校长贾应锋介绍,南宁三十三中着力打造“教师发展学校”。目前,学校正高级教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正投入以“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和“南宁市名师工作室”等为引领的教科研工作,已形成“专家治校,名师引领”的办学格局。

  特色的课程让生活崇善而有生命力

  课程是学生能力养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南宁三十三中以水的精神涵养学校文化,构建“水育”课程体系,滋养和浸润学生的心灵;丰富“生活之水”课程,挖掘学生的潜能。

  作为普通高中“双新”实施自治区级示范校,南宁三十三中率先举办了以“双新”为背景的全市课堂研讨活动,出版了南宁市第一部以“双新”课堂研究为主题的书籍,形成包含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15个学科均可借鉴的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2019年,学校还凭借《高中数学“四e”学习法的探究与实践》获得自治区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作为广西普通高中地理学科课程基地,南宁三十三中配备了日晷、浑天仪、校园自动气象站等硬件设施,构建地理“润”课程体系,为地理学科创新改革及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作为自治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南宁三十三中还把学生的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心理干预融为一体,积极开展个别辅导和团队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前不久,学校还被评为南宁市体育传统特色项目(乒乓球项目)学校。

  蓬勃的课堂让生命灵动而有创造力

  担当天下的情怀必须从磨炼意志开始,搏击人生的旅程必须从脚踏实地开始。“远足拉练”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是南宁三十三中的传统特色课程,至今已开展了20余年。

  今年4月,南宁三十三中组织“远足拉练”活动,师生们徒步往返21.1公里,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途中,生物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户外植物生长习性课,历史老师带领同学们回忆红军长征的伟大事迹,语文老师在春意盎然中即兴吟诗……

  南宁三十三中党委书记蓝日模表示,三十三中的课堂是让学生蓬勃生长的课堂,是让他们不断吸收生命成长能量的主阵地,学生可以在别样的课堂中提升核心素养,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在新征程上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本报记者覃雨轩

  通讯员卓伟玲

上一篇:核辐射食品VS辐照食品,傻傻分不清!
下一篇:山东一人入选!东南大学少年生拟录取名单公布!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