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学家发现全新高温超导体
7月12日,国际期刊《自然》刊登中山大学教授王猛团队主导的科学成果:首次发现一种在液氮温区压力下超导的镍氧化物超导体。这是继铜氧化物之后,科学家发现的第二种在液氮温区超导的全新材料,也是我国科研人员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的一项突破性成果,有望推动破解高温超导机理,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实现更广泛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生长这根几厘米长的料棒,我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实验室,王猛指着橱柜里看似不起眼的黑色料棒说。
这件高温超导新材料单晶样品,此前在王猛团队自主搭建的高压实验研究平台以及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实验研究中,已确定在压力下转变为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高达80K(约零下192.15摄氏度)。理论方面,团队则与清华大学教授张广铭、中山大学教授姚道新合作指出了一种导致高温超导的可能因素。
在此之前,铜氧化物是唯一在液氮温区超导的固体材料。该成果在审稿阶段于科研论文预印平台公布后,即引起了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关注,在国际上成为研究热点,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已有10余篇相关理论和实验工作相继公布。王猛团队的论文也得到了《自然》审稿人的高度评价,认为它“具有突出重要性”,是“开创性发现”。
自1911年科学家首次发现汞的零电阻现象之后,人类在超导领域的研究已历百年,但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充满发现与挑战的领域。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抗磁性,在医疗、电力、能源、交通、信息、量子计算、精密测量等方面已有重要应用,比如地月距离高精度测量用的就是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量子计算用的是超导量子比特,以及医院里常见的核磁共振成像仪等。但超导电性往往在40K以下的温度发生,严重限制了超导材料的应用。
因此,科学家们不断追求发现超导转变温度进入液氮温区的超导材料。液氮廉价而易得,进入液氮温区,意味着更容易达到超导条件,在应用方面具有更大潜力。
1986年,瑞士科学家率先发现一种在35K超导的铜氧化物,后经多国科学家共同努力将超导转变温度提高到了77K(即进入液氮温区)以上。如今,新的高温超导材料体系被中国科学家发现,这为世界超导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科学家在铜氧化物超导电性研究中掌握了很多实验现象和规律,然而与高温超导的因果关系无法确定。”张广铭认为,镍氧化物超导体具有不同于铜氧高温超导体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今后科学家可以在这一新的材料体系中进行研究,使设计和预测高温超导材料成为可能。
“目前,该单晶样品需要在14吉帕压力下才能实现超导,我们团队正在攻关,希望生长出在常压下液氮温区超导的镍氧化物超导体。”王猛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4日 13 版)
上一篇:国家助学贷款提前还款,退息!
下一篇:高能版【PMP备考】项目的总结与分享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
- “一把手”坐窗口跟执法 提质增效解难题
- 下一次面对难题时,也许你会庆幸读过这五本经典|思维品书
- 原创尹天琪力擒小鸟球,成就LPGA首冠!惊险加洞决战引发热议!
- 为国际教育合作赋能 重庆一中与荷兰格纹贝克学校友好互访
- 2023阿拉尔·亚洲旅游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半决赛在阿拉尔市拉开晋级之战
- 【先进典型】凤冈大杉顶上的“超人妈妈”
- 从“去上海”到“来闵行”,逛街不用去徐家汇了……丨闵行情
- 振兴西部教育 银龄教师“老有所为”
- 加拿大研究生有多少类别
- 烟台坚持法治赋能,助力奔赴“万亿之城”
- 超2000人参与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达标率超96%
- 青岛:职业教育助推“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 故宫博物院:11月起严格实施上、下午预约入园制
- 信阳秋季旅游露营地推荐
- 新海南财经观察 | 海南:“非遗+旅游”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 全国举重冠军赛男子61公斤级比赛 福建广东四川各揽一金
- 试运营期间免费!再添出川大通道→
- 职教齐鲁出彩职教生丨不同赛道 同样精彩
- 为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元素
-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希望提升工作技能
- 社工考证热升温,济南持证人数创新高
- “三化”建设|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聚力“三化”建设 实现招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 走捷径读博士?90后研究生被骗12万!警方提醒
- 天合光能多次募资扩产三季报预增 公司回应股价腰斩问题
- 截至9月底,河南普通干线公路投资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