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多关注职业教育,新政很多,跟以往有很大不一样!
2021年强调双减、中考5:5普职比分流,引起很多家长的焦虑,尤其那些成绩在普高线附近摇晃的家长。家长对职业学校的印象不好可以理解,一直以来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解决就业,而且是低端就业,职业学校的现状也的确让社会难以认可。
家长的担心无非就是这几点:
其一,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管理,跟普通高中、高校差距很大,家长担心孩子去了学不到真东西,荒废几年,而有的职业学校纯粹就是为了骗取国家补贴,心思也没在育人上。
其二,毕业后待遇被歧视,职业学校毕业生成了低端劳动力,不让考研、考公,尤其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畸形的用人观念,这里面最不应该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招人不是按照岗位需求,而是唯学历、唯名校。
就拿刚刚公布的2022年河北省招收选调生的条件来说吧!
河北省共有123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61所,按照这个选调生报名条件,别说职业院校毕业生没啥机会,就是省内的正规本科院校只有13所院校具备条件。河北自己的高等院校,没有985,只有两所院校的两个专业具备双一流,但是咱们这个选调生却要求国内重点、国外知名、省内骨干。一个服务基层的选调生必须要求国内重点、国外知名、省内骨干?
其三,职教出口太差,缺乏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吸引不了高水平的孩子。职业院校成了学渣收容队,如果职业院校也能打造出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相当一部分学霸也选择,那这个局面也会好一些。
现实的确让人乐观不起来,但也不能完全囿于现实。这种现实从上层设计层面已经在改变。2021年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里程碑,改革元年。咱们已经定下未来制造业强国、实体立国的战略,未来大方向是走制造业强国德国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是重心,这一点不用质疑。
所以2021年我们能看到大方向正在向这方面调整,打击互联网垄断企业、整饬教培行业,让这两个池子里的大量年轻人流向实体,不要在这两个行业漂着,隐性失业。另外就是双减政策出台,而且执行很快很到位。
双减是什么?本质是在中高考基础上的再次分流,在没有辅导班、补课的状态下自然分流,学霸、伪学霸、学渣,适于学习的学霸继续走学术之路,伪学霸和学渣就以职业教育为方向。
具体到职业教育也密集出台了政策,两办和教育部出台了顶层设计政策,各省市教育厅出台了配套政策。现在已经明确,2025年以后,普通高校里面的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院校基本是一样的,都可以考研、考公,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本科互通,意味着未来大部分高校都是侧重职业教育。
目前研究生也在改革,专硕越来越多。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侧重学术,考博较容易,专硕侧重应用、职业教育,就业较容易,所以现在报考专硕的人越来越多,毕竟适于搞研究的人不多。
这是2021年,2022年是职业教育发展实践层面的关键年,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改革攻坚的关键年。所以康康提醒家长一定要关注。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了第三场教育新春发布会。强调了义务教育结束后,也就是中考,必须加强普职分流,回应了被分流家长的焦虑。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2022年将有五大突破: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中有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使“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打造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工作闭环。这个有很多细节性的知识点,不再赘述。简单说以后普通中高考和职业中高考是两个闭环管理,普通教育有高中和高考,职业教育有中职和职教高考。
家长关心的职业学校教学质量问题,有了转机:打造10所高水平的职业本科院校。以省部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打造标杆、提振信心、改变形象、趟出路子。国内现在有职业本科院校32所,这10所职业本科院校应该就是未来职业院校里的985啦,考上了应该也不错。
职业本科到2025年招生规模不低于10%,目前规模较小,2021年,全国考生近1078万,32所职业本科院校才招生4.1万人。自2016年开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940万以上,这两年都是1000多万,而本科录取人数是400多万。未来按照不低于10%的招生比例,职业本科院校招生计划也得100万左右,也就说相当一部分考生都得录取到职业本科院校。所以,你焦虑、你歧视,也没有用。人多了,也就不再歧视了。
中职不再是过去的以就业为主,而是就业与升学并重。中职是职业教育的起点,在技能教育的基础上,加强文化课教育。这个方向性的变化很重要。以前中职学校吃的是职教饭,没有义务给你高水平的文化课教育,以后不一样了,你不重视文化课教育,职教高考升学人数太少、出口太差,就没有人选你。
可以预见,中职学校未来也会出现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国内已经有地方实行改革,就是民办学校招生规模压缩到5%以内后,将大量的民办学校转型到职业教育,这些学校文化课教育水平较高、管理严格,他们的加入也提高了中职学校教学水平。中职学校重视文化课教育,对减轻家长普职比分流焦虑,至关重要。
尽管现实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但是也是大势所趋,家长的观念也在改变。2021年,山东省中考有2.95万名超过当地普高线的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1.7万名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
回到双减和普职比分流这个话题,双减是在现有中高考基础上的再一次分流,今年中考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孩子被分流到中职学校,家长也不必过分焦虑,孩子真的是对学习不擅长,按照这个政策,2025年高考不一定就是没有前途。
一方面中职和职业高校办学水平在提高,另一方面2025年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待遇基本没啥歧视性政策。当然,也不要不切实际,孩子不擅长、也没有付出那么多的努力,上个职业院校也不要期待双一流院校那个待遇,只能说各有定位,职业院校就按照职业院校的价值观定位,即使上普高、高考考个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有三六九等的待遇,同一院校双一流专业跟非双一流还有差距。
说实话,搞研究的就是强基计划的30多所院校的部分专业,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要面对就业难这个问题,能找到一份体面、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就是好大学、好专业,这一点,我觉得未来职业本科院校、专硕优势更大。
中考,你上个中职学校,跟普通高中的孩子一样努力,职教高考考进国家试点的10所职业本科院校,继续努力,考个专硕,你的前途一样不可限量。不努力,每年那么多普高的学生,倒是进了高中,高考一样落榜,或走春季高考去高职高专,一样接受职业教育。搞清楚自己的定位,确定符合自己家庭和孩子条件的培养目标。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
- “一把手”坐窗口跟执法 提质增效解难题
- 下一次面对难题时,也许你会庆幸读过这五本经典|思维品书
- 原创尹天琪力擒小鸟球,成就LPGA首冠!惊险加洞决战引发热议!
- 为国际教育合作赋能 重庆一中与荷兰格纹贝克学校友好互访
- 2023阿拉尔·亚洲旅游形象代言人选拔大赛半决赛在阿拉尔市拉开晋级之战
- 【先进典型】凤冈大杉顶上的“超人妈妈”
- 从“去上海”到“来闵行”,逛街不用去徐家汇了……丨闵行情
- 振兴西部教育 银龄教师“老有所为”
- 加拿大研究生有多少类别
- 烟台坚持法治赋能,助力奔赴“万亿之城”
- 超2000人参与全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达标率超96%
- 青岛:职业教育助推“大国工匠”脱颖而出
- 故宫博物院:11月起严格实施上、下午预约入园制
- 信阳秋季旅游露营地推荐
- 新海南财经观察 | 海南:“非遗+旅游”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 全国举重冠军赛男子61公斤级比赛 福建广东四川各揽一金
- 试运营期间免费!再添出川大通道→
- 职教齐鲁出彩职教生丨不同赛道 同样精彩
- 为传统中医药融入现代元素
- 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希望提升工作技能
- 社工考证热升温,济南持证人数创新高
- “三化”建设|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聚力“三化”建设 实现招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 走捷径读博士?90后研究生被骗12万!警方提醒
- 天合光能多次募资扩产三季报预增 公司回应股价腰斩问题
- 截至9月底,河南普通干线公路投资已完成全年目标的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