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结束后,这类诈骗需谨防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2023年的全国高考填报志愿提前批、本科批已结束,接下来就是等待学校的录取通知。然而,这个时期也经常是各种与高考招生相关的诈骗活动频发的时刻。以下我们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请各考生及家长注意防范:

  首先,是关于提前查询录取结果。在志愿填报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一点就是录取结果。一些不法人士会利用这种心理,通过发送带有病毒的假冒查询链接。一旦点击这样的链接,病毒就会自动植入手机,窃取考生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盗取网络支付账号进行诈骗。我们强烈建议:请通过学校或教育部门官方指定的查询方式或网址查询录取结果,切勿随意点击手机短信中来源不明的链接。

  其次,关于获得"补录"名额。"补录"骗局通常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出现。骗子会向考生家长谎称某所学校的名额未能招满,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获得"补录"的机会。他们甚至可能在考试前就以各种借口,让家长支付费用来保留名额。还有一些诈骗中,骗子会谎称他们有特殊的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我们再次提醒:正规的录取招生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费用,任何需要支付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情况,一定是诈骗!如果产生了退档、滑档情况,一定关注正规的征集志愿填报。

  第三,关于伪造的录取通知书。骗子会假冒学校招生办公室的人员,向考生发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把学费等款项汇入指定的银行账号。类似的诈骗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窃取学生的生活费和学杂费。在此,要郑重的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网站时,一定要保持辨别真伪的警觉性。务必通过官方认证的链接或者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行访问。在进行转账汇款时,也要通过多种方式核实账号的真实性。

  再者,关于虚假的助学贷款。有些骗子会利用某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需要通过助学金支付学费的情况,冒充高校或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有资助项目,声称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但要求家长先支付报名费。我们强烈建议:当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时,务必保持高度警觉,主动向学校及教育部门进行多方核实验证,以防上当受骗。

  最后,祝福考生,题名于金榜,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上一篇:阳信二中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一文读懂!
下一篇:赵本山女儿赵玉芳:“倒贴”300万下嫁穷小子,结婚15年被丈夫宠成宝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