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用心用力滴灌育苗,用情用功支教助学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7-16
手机版

  

  

  2022年8月,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5名志愿者跨越2000公里,奔赴金彩盘州,来到红果街道沙陀小学,开始河北大学研支团志愿服务精神的接力与传承。在这里,5名志愿者勤恳奋战一线教学,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创新丰富学生活动,用赤诚和勇气传递希望与梦想;用行动和担当彰显青年的风采与力量;用青春和汗水践行“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

  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夯实思想根基

  志愿者们坚持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通过开设思政课程、话剧表演等互动活动,将新中国发展史、榜样精神教育融入课堂,分享革命理想和追梦情怀,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养,大大提升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与信仰对话”“喜迎二十大·建队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队日活动16次,结合校园文化墙、网络平台等载体,进一步夯实少先队员思想根基。

  升级课堂教学体系,推进五育并举

  为形成支教工作整体化,深化教学成果,实现支教初心,结合红果街道沙陀小学状况和学生学习风格,融入研支团教学特点,研支团建立起“一个中心,两大课堂,三条路径,四重立人”的“一二三四”教学模式,即以教学主题为中心,通过传统教学课堂、创新实践课堂两大课堂,以课程思政化、教学活动化和“送教上门”特色志愿服务三条教学路径,实现立人、立我、立他、立国四重教学目标。第24届支教志愿者对原有教学模式巩固完善,采取“点对点、线连线、面对面”的一对一教学辅导模式,逐步凝练形成了“滴灌式一二三四”特色品牌教育模式。自新模式建立以来,已实行超过700个课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深化两大课堂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发展“两大课堂”,将传统课堂与创新课堂两大课堂升级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借鉴第一课堂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构建目标一致、形式不同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实现两大课堂课程互补、知识互通。志愿者们结合自身特长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内容涵盖手工制作、朗诵阅读、文化传承、体育健康、话剧表演等内容。研支团还与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对接,持续开展“书香伴读”系列活动12期,邀请大学优秀教师、研究生为服务学校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视频资源,供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形成书本内外联通、知识融通。

  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

  采取“支教+帮扶”工作模式,重点关注因病致残、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等群体,从“为梦助学”“为梦送教”“为梦说课”三个方面为其送去温暖,带来希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志愿服务开展以来,8名“三残儿童”从中受益,1000余名困难学生得到帮助。“送教上门——希冀的梦想,我们助你飞翔”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为梦领航——关爱困难学生成长”志愿服务项目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铜奖。在历届研支团的努力下,志愿服务获得了服务对象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将始终铭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磨砺和奋斗中书写别样人生,以实际行动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总监制:王雅睛

  监制:支妍

  校对:甘玺誉 杨紫涵 

  编辑:王皓

  

  @盘州青年,贵州省高考录取今天开始!

  团盘州市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团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会议

  盘州市25名,每人5000元!2023年“习酒?我的大学”逐梦奖学金开始申报啦!

  润苗行动|团盘州市委携手爱心单位走访慰问困境青少年

  

  目前17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上一篇:眉山“排名靠前”的6所小学,在这里上学,等于赢在教育的起跑线
下一篇:女子称入职时被要求上交毕业证原件,因无法理解拒绝了公司的offer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