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的旧址在哪里,在哪里找寻曾经的汉卿体育场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东北大学的旧址在哪里,在哪里找寻曾经的汉卿体育场?

  东北大学都知道在南湖公园,这在沈阳乃至全国百度都是知道的,可是老东北大学旧址却是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毗邻北陵公园。现在留存下来的几座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已经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得以永久保留。但它们已经生长在辽宁省政府以及军区的高门大户之内,不是轻易有机会可以见到的,因此我想东北大学旧址会一直保持的,不会消失。

  这个应该是礼堂

  这段文字出于东大网站:1921年初,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一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

  张学良校长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时任建筑委员会技术部主任的孙国封院长曾言:本校此次建筑实为东三省伟大工程。对于东大的建筑,一位老校友这样深情回忆:东北大学学堂的教室,建筑宏伟、工精料美,样式新异,斜阳夕照,辉煌美丽,眩目夺神,而我们得在这个教室里受课,是何等的荣幸!何等的快乐!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章士钊、梁漱溟、罗文干、冯祖恂、刘先州等一批名师执教东大,可谓英才荟萃,俊彦云集。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破除男女之隔阂,并给予妇女界以研究高深学术之机会,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新纪元。张学良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

  正当学校蓬勃发展之际,“九一八”的炮火炸碎了东北大学的强校之梦。

  说东北大学不能不提他的体育场------汉卿体育场

  1928年8月,张学良正式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上任后,便亲临学校,发表演讲,表明其办学方针:“我今天所欲与诸位说的,首先是提倡体育,说起来中国的教育界,大多数不肯注意体育,所以学生多失于软弱,我很希望本校关于体育方面要特别注意,然后用健全的身体,好求精妙的学问,所以,体育是不可轻视的”。

  考虑到第14届华北运动会将于次年在沈阳举行,以省城原有各体育场,规模均极狭小,恐不敷用,且东北大学又急需体育操场,张学良遂决定捐资24万元,修建一所现代化体育场。张学良指令其秘书吴家象督办此事。建筑地址,最初曾测量小河沿公共体育场,后因地势过狭,乃改在北陵东侧东北大学北侧。据档案记载,这座体育场是由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由天津基泰工程公司承建的。

  体育场包括4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和两个网球场。体育场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东、西、北侧为看台区,呈马蹄形,可容纳3万人,由于主看台为罗马式建筑风格,所以又被称为罗马式马蹄形体育场。体育场的看台是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二层,东、西入口处为三层,正门主要入口是三座高大的拱形门,周边入口各门以《千字文》的头两句(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分别镶嵌在各门的上方,作为标记和序号,以誉体育场的气势宏大,十分典雅。看台下设有浴池、休息室、仓库等等。1929年10月,体育场工程全部竣工。这座体育场在当时是全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建成后成为民国时期沈阳的标志性建筑。为了纪念张学良将军为东北体育事业所做的贡献,建国后这座体育场更名为汉卿体育场。

  1929年5月29日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在这里举行,在这次运动会上,刘长春一举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纪录,成绩分别是10秒8、22秒4和52秒4。张学良将军在这里观看了他的比赛,还给他颁发了奖品。

  建国后,东北大学体育场成为沈阳体育学院的训练场。2007年,随着沈阳体育学院搬迁新校园,这座国家保护建筑的命运引起了众多人关注。其原因是通过置换得到这块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公司准备将汉卿体育场平移至沈阳体育学院新校区。

  2017年9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张学良主政时期(1929年)所建汉卿体育场遭废弃,杂草乱树丛生已成大森林。汉卿体育场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体育场。刘长春于1932年代表中国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参加奥运会第一人,载入体育史册。为了纪念张学良将军为东北体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这座体育场更名为汉卿体育场。后来,这座体育场成为沈阳体育学院的训练场,一直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2007年沈阳体院迁址后,关于这座体育场的去留问题,就成为悬念。多年过去了,体育场入口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上落满尘土,看台上多方向的护栏锈渍斑斑,有的已经缺失、损坏,只有东面看台“弘毅致强,厚德博学”的东北大学校训和对面看台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标语清晰可见,遥相呼应。向下望去,塑胶跑道多处被挖开,胶皮一堆堆散落在跑道边缘。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沈阳,建议全面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和修缮,保护好这些历史财富,尤其对汉卿体育场实施暂时性封闭,封闭期间对文物进行维护、修缮,重新建设体育配套设施,建成后全面向市民开放。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中考报志愿技巧
下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免生源高校排名,双非安徽师范大学竟列第4名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