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1000问】为什么说长征初期采取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方针?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3-01-22
手机版

  建党100周年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今天,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嫩江市人民法院开设【党史1000问】专栏,回顾历史,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中央红军长征是举世闻名的一次战略大转移。但是,红军长征的初期却由于种种原因采取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路线。

  1934年4月30日,红军保卫广昌战役失败之后,临时党中央在严重的局势面前,开始考虑红军实行突围转移的计划。此时,作为中央顾问的李德曾两次在会议上表示,“在敌人坚持堡垒战的条件下,要在苏区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是没有希望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主力部队突围的方针,以便重新获得广阔的作战区域,并为此作好一切必要的准备”。5月初,中央委托李德草拟的关于1934年5月至7月军事措施和作战行动的季度计划,对于突围的准备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贮备粮食、冬服,以保障红军的物质需要;建造新兵工厂,以修理机枪、迫击炮和野战炮以及制造各种弹药,特别是迫击炮弹和手榴弹;政治上和组织上系统地加强志愿兵的动员工作、改编军队,配足各师的兵力……贯彻符合运动战要求的训练原则,以及其他内容等等。”

  突围的准备工作,包括迅速扩大红军,建立新的兵团;筹集粮款、筹集现金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进行武器弹药等物资准备;军事部署上也作了准备。

  除了组织领导方面的部署外,在武装力量方面,中央留下了一部分红军。中央规定留下的红军部队的任务是掩护红军主力转移,保卫苏区,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在苏区及其周围坚持游击战争,准备在有利的条件下配合红军反攻,恢复苏区。

  在中共中央作出了主力红军突围转移的决定和红七、红六军团相继突围北上和西征之后,博古、李德不但没有利用红军部队在外线牵制敌人的有利时机,采取保存和休整红军有生力量、以利作战略转移的措施,反而依然提出“用一切力量继续保卫苏区,来取得战役上的大胜利”,“发展游击战争,加强补助方面的活动,来求得战略上情况的变更”等错误战略方针。继续大规模地组织红军部队投入阵地战。“这种一方面预备突围,一方面又‘用一切力量继续捍卫苏区’的矛盾态度,正是单纯防御路线的领导者到了转变关头必然的惊慌失措的表现”。这种惊慌失措的表现,加上对战略转移“始终秘而不宣”的做法,是使广大战士和干部在退出苏区作战略转移时觉得“突然”、“仓促”、“没有准备”的又一个原因。

  至于“逃跑主义”,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有确切的解释。决议指出:“他们始则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继则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防御,‘短促突击’,同敌人‘拼消耗’;最后在不得不退出江西根据地时,又变为实行真正的逃跑主义”。这段话说得很清楚,所谓“逃跑主义”,是指五次反“围剿”的第三个阶段而言。具体说,就是遵义会议决议指明的红军突围行动的三个月,即突围开始至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因为在突围行动中,博古、李德等人采取“避战主义”一心想夺路西进,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他们的表现“基本上不是坚决的战斗的,而是一种惊慌失措的逃跑的以及搬家式的行动”,使得三个月的突围战役,差不多处处成为掩护战,而没有主动的放手的攻击战。除此之外,在红军突围之前,是根本不存在“逃跑主义”问题的。因为当着敌人的“围剿”不能被打破时(即广昌战役以后),中央决定退出苏区,目的是为了保存主力红军的有生力量,寻求有利时机,转入反攻,粉碎“围剿”,而不是逃跑。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

  原标题:《【党史1000问】为什么说长征初期采取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方针?》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东华大学是211吗?是双一流吗?当然,怎么能不是呢!
下一篇:【转载】重庆市石柱县走出去的名人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