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区:力促教育资源“跨河”均衡发展-大众日报数字报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0-12-24
手机版

□ 本报记者 张鹏程 申 红

本报通讯员 刘如嫣

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以“均衡、公平、内涵、特色,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目标,着力补齐短板、优化结构、催生活力,多次获评教育信息化全省乃至全国殊荣,致力于让全区孩子享受到公平教育,各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不断上升,“让天桥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为该区建设“理想学校”的目标。

教育信息化走在前沿

在五龙潭边的济南第十三中学,正在上课的七年级教学班中,语文老师手持一台平板电脑,正在向学生们讲解课文。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老师可以随时在平板电脑上标注课文重点,与此同时,学生们手中的平板电脑会显示相应画面。

“通过运用科技化手段,老师的教学更方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济南第十三中学校长尚建波介绍,课后,教师还能根据课堂上的提问数据,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作业。

VR教室、创客空间、3D打印室……各式各样的智慧教学项目及课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培养起了他们的业余兴趣。

近几年,天桥区教育信息化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8年,该区被中央电教馆确定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模式研究及试点”项目试点区。2020年,该区又成功入选“教育部2019年度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这个荣誉在全国只评选了34个,天桥区是山东省唯一获表彰的区域。天桥区近几年建成了天桥区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实现全区所有教育单位裸光纤直连,启动天桥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所有学校数字化校园与云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信息联通。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发挥‘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优势,开展‘一十百千’工程,即打造一所创新型智慧校园、建设十所人工智能试点校、积累百佳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开展千余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四级勋章进阶体系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水平,努力争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天桥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破解黄河两岸教育资源不均

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黄河“天堑”等因素影响,天桥区形成了南北两岸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为了破解黄河北农村学校干部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式传统、学校管理随意无序、优质师资严重匮乏、与市区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巨大差距等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分析论证,2013年,天桥区全面启动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

目前,天桥区黄河南北各15所小学结成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形成“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统一管理,捆绑评价”的运行模式,即城区学校校长任总校长,全面负责“一校两区”各项工作,原农村学校校长任分校执行校长,在总校长领导下负责分校工作,“一校两区”所有教职工由总校进行统一调度,经费由总校统一管理,年度爱生学校综合考核由区教体局实施捆绑评价。

2016年,在总结上一轮共同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天桥区加大措施,再促共同体学校的进一步融合和再生,制定了《2016—2018年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意见》,确定了“纵向分层、横向联盟,纵横结合、多维并进”的发展新思路。另外,北岸佳禾、五彩石和新欣桑梓三个教育联盟充分发挥了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内驱力,彰显了联盟的主体作用,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五年来,15所学校家长满意度均超过95%,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学校建设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可。

“一直以来,天桥教育人都在追寻理想的天桥教育:不挑生源,负责任地接纳对口就近入学的全体学生;在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学校综合办学水平、育人质量明显提高;以促进每一个孩子良好健康成长为价值追求,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尽可能适应学生差异,努力‘让天桥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天桥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十三五”济南教育支出累计633.34亿元,大班额成历史
下一篇:厦门同安区不断提升学校硬件条件 为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打下基础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