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互联网+教育”在战“疫”风口起飞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0-03-20
手机版

  疫情阻挡了师生们返校的脚步,阻挡不了教学工作前行的步伐。我市按照“市县统筹、学校为主、一体推进”工作思路,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如何推进线上教学提质增效?如何实现线下线上教学有效融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获、学中成长?3月19日,金华日报《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教育局教育技术和信息中心主任沈才有,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周红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教师赵晶,金华一中教务处副主任钱晓峰,江滨小学副校长雷燕做客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教育部门

  “三化”“五步”建立健全线上教学机制

  主持人:我市线上教学如何开展?

  沈才有:按照市教育局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线上教学实现全覆盖,通过“三化”模式推进“互联网+教育”,实现“三化”推进。坚持一体化推进,确保线上教学全覆盖;坚持规范化开展,确保线上教学有质量;坚持个性化实施,确保线上教学有特色。

  主持人:从线下到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挑战、新变化。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沈才有:通过“五步”有效有序推进。一是试点,二是规范,三是督查,四是提升,五是边总结、边提升。1月30日,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印发暂缓开学期间开展“互联网+教育”暨“八婺学堂”实施方案》,这是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全校师生都参与的线上教育活动。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对教学进行了规范。2月12日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通知》,针对以前发现的问题予以规范。2月14日出台《关于线上教学工作督查的通知》。3月2日出台《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线上教学教育质量的通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组织老师提升家长工作效能。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提炼,建立健全线上教学机制。

  主持人:我市线上教学对于不同年级有哪些不同要求?特别是初三、高三年级,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周红星:2月3日,市教研室推出了高三和初三最新试卷特点分析以及教学建议。2月4—6日陆续推出高一、初一的教学建议,做好网络优秀资源推荐。2月6日,对高二、高一年级具体上什么课,安排什么课时,教学内容如何把握都有详细的要求,通过金华教育、教育云予以发布。2月10日,就线上教学跟老师进行了互动和交流。网络开展的平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高三和初三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高一、高二、初一、初二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二是通过电视录播的方式,短期内有非常好的效果;三是市教研室除了发布教学建议,还开展了网络教研活动。

  教师

  用好“疫情”教材,开展跨学科教学

  主持人:线上教学有哪些难度?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教学质量?

  雷燕:线上教学困难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线上教学,谁都没有经验,都是从头摸索,老师和学生隔着屏幕,不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老师通过一轮又一轮线上教研,讨论制定各种实施建议、线上教研组活动实施建议、线上作业批改实施建议、线上家访活动实施建议、线上主题活动实施建议等。

  江滨小学推出规范线上教学的教师《研修单》和推进精准教学的学生《学习单》。教师《研修单》填写的是备课组备课讨论前每个老师自己的思考,包括解读教材、听录播课实录和心得、跟进措施、布置反馈等,效果显著。学生《学习单》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线上学习习惯和能力,设计课前思考、课中记录、课后感想、作业反思四个环节,提高线上学习的参与度。

  主持人:3月9日,雷老师在直播平台上了一堂特别的课,分享了江滨小学创意开发的主题课程,兼顾趣味和内涵。这节课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雷燕:2月26日,学校面向全体家长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家长们特别期待开展科学活动课、艺术课、手工课、文学积累等课程。我们以“身在小家,心向世界”为主题,一起体悟生活,发现美好。一周一主题,国家课程与主题课程结合,即时作业与周作业结合,规定作业和自选作业结合,个人学习和团队参与结合。通过主题课程,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把疫情这本生命教材用好。通过主题课程提升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丰富孩子宅家生活,调适孩子宅家情绪,优化亲子关系。

  主持人:我市省一级重点中学多年前已开设网上课程,有了前期线上教学经验,这次网络授课是不是有一定优势?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钱晓峰:金华一中在2018年起就做过尝试,当时,我们在假期为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优质公益在线课程。有这个基础,所以老师们对于这次网络课程适应也比较快,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些规范的做法——要求各教研组提前一周为每次网课开发好课时资源包,里面包括供学生课前预习和随堂听课、笔记使用的学习导学案、教师上课的课件、用于课后巩固的课后作业以及供自主探究的拓展资源。

  学生

  设置学习场景,构建学习共同体

  主持人:线上教学给家长们带来担忧:孩子在家学习不自觉、好不容易脱离玩游戏的电子产品如今有正经理由长时间接触。学生提出,网课中,老师问题解答不及时、学习氛围不佳、师生互动性不强。针对存在的问题,请嘉宾们谈谈有什么解决办法?

  钱晓峰:线上授课,特别是大班授课,课堂的互动很有技巧性,高效互动不容易。给老师提些建议:不同的网课平台都有师生互动功能,熟悉功能才能高效互动;为学生设计优质的导学案,让学生除了听之外,都有事可做;充分备课可以让课堂更丰富、更精彩。对学生来说,记笔记是好方法。

  赵晶:线上教学忽略了同伴互助。在学校,很多问题不会问老师,不愿意问老师,但是可以问小伙伴。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组织学生互助,比如学习合伙人、学习合作社,用学生与学生的力量,弥补师生之间教学参与体验上的小缺陷,把所有资源全部调动起来。

  雷燕:对于电子产品使用观的态度,我认为堵不如疏,教孩子学会使用电子产品,让电子产品为学习所用。未来的学习,一定是突破教材、突破教师、突破教室的多元个性、项目式的学习,互联网一定是最便捷最丰富的学习路径。

  主持人:据我省关于线上教学的调查数据显示,线上教学非常满意的人数不到五成。从学生角度来说,有哪些好方法适应网课?

  赵晶:按照现在的整体规划,网上学习和在家学习有三个要素:一是学习场景设置,在家打造学习氛围,包括作息制度、干扰因素排除、任务清单罗列、适当给自己的一些小奖励。二是教学的闭环。三是教学最大的困难——学习的体验。本质上教育就是服务业,老师带着服务的心态,就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满意度如何,是否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在学习体验上要多下点功夫。

  未来教育

  融合创新“互联网+教育”成新形态

  主持人:线上教学对课堂教学有什么启示?

  沈才有:这次疫情加快了教育信息化步伐,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势在必行。国家在教育领域提出“互联网+教育”,人人、时时、处处可学习。我建议,老师录制的好课,如愿意共享的,可以放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的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平台上。把握三个概念:一是这次疫情加快推进教育生态的重构,我们传统的教育生态就是粉笔加黑板,但是近十年的发展,出现了电子白板、手机,课堂上互动的电子产品很多。二是教师教学方式改变,重新构建我们的教学方式。三是学生和家长的理念改变,家长起到监督作用,让孩子慢慢感知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未来的教育、命题制度的改革。

  主持人:在这段特殊时期,家长、学生可以做哪些调整,未来能以积极心态迎接返校?

  雷燕:孩子们对校园生活的向往、对教师和同伴的期待,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强烈。学校除了做好后勤保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开学准备: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教学,让孩子们自主、自愿地遵守防控规范,化解抵触心理;设计心理辅导系列课程,调适孩子回归校园的紧张焦虑情绪;在为线上教学学情精准把脉基础上,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复习串讲课程,让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

  赵晶:在返校前,家长和学生做好三件事:一是调整作息,慢慢向学校时间安排靠拢;二是人际对接,主动联系班主任、学科老师和同学,逐步恢复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三是心理支持,给予学生更多关怀,需要时主动向心理专业人士求助。大家在返校准备工作中,做好学生关爱和疫情防控两手抓。

上一篇:在线教育类App如何降低获客成本?
下一篇:富德生命人寿张家口中支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