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0-03-17
手机版

  林为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形势下,互联网平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空间成为各种错误思想和多元价值的放大器,网络舆情、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信息传播方式等发生重大变化,深刻影响高校校园和谐稳定和大学生价值取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主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互联网发展规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舆论、塑造价值和主导话语,强化虚拟领域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着力解决网络空间缺思想引领、思想难入网等问题,彻底打通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

  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坚定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随着我国社会急剧转型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来思想和本土意识、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先进技术与落后管理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社会思潮既纷繁复杂,又多元多样。高校网络空间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络平台中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新时代,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必须从舆论产品的供给端入手,突出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充分展示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和理论创新结晶,在强化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和国内与国际的联系上,科学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人类发展规律、认清社会发展趋势、认懂中国发展大势,进一步坚定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由于网络空间的进入门槛较低,具有开放、匿名、自主等特征,信息内容纷繁复杂,思想观念良莠不齐,价值取向相互影响,错误信息、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无处不在,给高校网络空间带来极大污染。在错综复杂的网络空间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走向,及时对各种网络信息和网络舆情进行甄别、研判,持续唱响“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坚决遏制错误信息传播,不断巩固和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加强网络空间议题设置,提高主流舆论引导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式方法至关重要,而话题设置和话语创新则是关键之举。只有主动做好议题设置,积极抢占舆论的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权、主动权,推进话语传播方式、表达方式创新,才能有效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价值引导工作。网络空间话题设置应坚持“来自学生、为了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的原则,通过借助全媒体可视化展现、互动化分享、快速化传播等技术优势,开设学生价值引领的思想频道,着力把深邃的理论平民化、把专业的表达通俗化、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努力让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听得进、听得懂,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引导力。

  传递充沛正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网络空间是一个内容丰富、交流频繁的社交平台,只言片语都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情感,传递着多样的价值取向。只有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上下功夫,努力做强网上正面宣传,使主旋律更高昂、正能量更充沛,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人心、引领风尚。因此,做好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使命,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讲好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故事,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发展;讲好人间真爱和社会正义的身边事,让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价值导向。

  鼓励网络文艺创作,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新时代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抓住青年大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创作,努力推出更多有内涵、有道德、有情怀、有温度的网络文艺作品,进一步拉近与青年大学生的距离,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网络空间文艺创作要兼思想性和娱乐性一体,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根本目标,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推出更多歌颂祖国和人民、歌颂劳动和英雄、歌颂奉献和大爱的精品力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创作生产传播格调健康、积极进取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音视频、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

  (作者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天津海事法院强化下沉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党员干部|新冠肺炎
下一篇:加大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力度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