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儿童教育培训费随便打水漂?上海消保委:建议严查一次性收费超3个月等违法问题

栏目:教育资源  时间:2020-03-17
手机版

  东方网记者程琦3月15日报道:“孩子动辄过万元的教育培训费就这么打水漂了?”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日趋重视,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消费需求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相关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近十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年均增速高达16%,未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教育投诉培训量也随之上升,对此今年315期间,上海市消保委对上海、北京、深圳三地3000户有4至17周岁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培训状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并给出规范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青少年教育培训成“刚需”,年平均支出16000元

  调查显示,青少年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三地家庭消费“刚需”且会进一步增长。78.4%的家庭在最近一年中有过教育培训消费。孩子教育培训的平均支出约为16000元(不含学历教育),占家庭总收入的9.4%,已经超过了旅游,接近家庭的餐饮消费支出,对家庭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三地青少年参加校外培训班的数量多、时间长、类型广,有69.1%的青少年参加过1-3个培训班,27.4%参加过4-6个培训班。参加的培训班前五位依次是外语、绘画、形体或舞蹈、钢琴等乐器以及数学。

  而教育培训消费大额支出的背后是让孩子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因,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课业压力增加,家长们的焦虑感不断攀升,也进一步驱动了教育培训消费。76.3%的三地家长表示“如果不为小孩报培训班,自己会焦虑”;61.8%的三地家长表示“为孩子报培训班是家长尽责的表现”;38.8%的三地家长表示“别的小朋友都报了培训班,我觉得肯定不能落下”。“剧场效应”以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无法“重启”,让家长既不敢不为孩子报培训班,也不能不为孩子报培训班。

  教育培训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消费不透明等现状

  一方面是教育培训行业迅猛发展,但调查同时还发现教育培训行业信息公开的程度较低,三地家长报名时能获取的信息面较窄,对培训机构的了解度不高,影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等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深圳家长选择培训班的渠道:38.0%是到培训机构试听、考察;23.4%是亲朋好友或其他同学家长的推荐;19.4%是学校老师的推荐;10.2%是通过互联网广告、朋友圈、微信小程序、APP等培训机构的在线宣传;9%是培训机构电话推销。由于培训机构对相应信息公开不足,在教育培训消费时,三地有65.8%的家庭表示遇到过非常不满意的地方。

上一篇:【疫情防控·大家谈】赵广旭:加快应急产业发展 深度开展应急安全教育培训
下一篇:教师怎么补继续教育学时?教师不参加继续教育有什么后果?

最近更新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