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阅读答案及解析

栏目:教育培训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桂枝香·金陵怀古①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②,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

  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2. 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D.“直抒胸臆”理解错误。从题目“金陵怀古”可知,这是一首怀古诗,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所以不是“直抒胸臆”,这属于间接抒情。故选D。

  (2)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是空发兴亡的感慨,商女至今犹唱后庭遗曲);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解析】

  (2)词的上片描写词人登高所观的肃爽壮丽之景,体现出古都的壮美风貌;词的下片写词人登高所感,“念往昔”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主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词人发六朝兴亡的感慨,突出门外楼头的旧事,其实是借古伤今。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从后人感怀的角度,把感叹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极致;“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其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词人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烟、衰草、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过去的虽然已经过去,可至今犹唱的《后庭》遗曲不也是对今人的一种警醒吗?这首词伤怀吊古,暗寄讽谏之情,可以看出词人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六朝的荒淫无度导致覆亡来警醒世人,告诫北宋王朝要牢记历史教训,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当朝统治者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王安石#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教招|教资笔试刷题-坚持不懈
下一篇:北京文化传媒公司怎么转让,北京公司转让需要什么资料

最近更新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