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服务多元化 行业标准须规范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2-12-10
手机版

  

  80、90后的家长是早教市场的主力群体,他们通过参与不同品类的早教服务,学习育儿知识,开发孩子潜能。但由于早教行业尚未形成明确的行业规范,不少家长在选择早教产品时比较盲目,很难对师资、授课水平等方面做出专业判断。

  

  

  {早幼教行业}

  现在家长逐渐意识到早教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80、90后的家长更是成为了早教市场的主力群体,他们希望能通过早教机构帮助孩子进行潜能开发,同时自己也能从中学到更科学有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针对家长需求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早教产品和服务也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0-3岁篇

  形式多样 效果有待观察

  0-3岁婴幼儿的保育教育是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婴幼儿以家庭教育为主,家长的早教需求集中在了解不同月龄孩子的科学育儿方法、培养孩子行为、语言、思维等能力。

  家长 对早教需求增加

  手机里琳琅满目的幼教APP,运动、音乐、英语各式课程不一而足的线下早教机构……在二孩放开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进入二孩模式。生完第二个孩子时,果果妈发现,与第一胎照书养相比,现在能找到的早教服务实在是太丰富了。

  果果妈对早教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觉得早教性价比不高,后来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一些问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处理起来就是不一样。再加上北京雾霾严重,孩子周末老窝在家里没有同伴玩,还不如去早教机构呆着,小朋友,家长之间也能互相交流。”

  北师大学前教育硕士、红黄蓝亲子园教研部副总监焦慧娟说,对于0-3岁阶段,家庭教育和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目前,年轻家长对育儿方法和早教知识的指导需求日益增加。

  而家长作为影响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也成为早教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时关注的重点。帮助家长解决婴幼儿早期的家庭教育问题,推出各式针对父母的育儿课堂,如父母课堂、育儿沙龙、微课堂等,适应不同学习习惯的家长,向家长进行科学育儿观的宣传和育儿方法的指导,这些也让早教机构的服务内容更加多元。

  与此同时,现在80、90后父母基本都是双职工家庭,二孩的到来,使家庭对早教服务提出了便利性、普及型的需求。如开在社区的早教中心,为具有早教需求的家长提供了便利。

  行业 须建立行业标准

  此前,有机构发布的《2016年在线教育趋势报告》预测2017年早教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并呈现出线下内容商往线上延伸;互联网+教育催促传统线下内容商转型,拓展线上,幼儿园市场和早教机构提升品质、扩大辐射面等发展趋势。

  欧拉联合创始人刘浩洋表示,目前,国内涉足早教行业的机构繁多,从定位来看,每家机构都会突出自身特色寻找细分市场,既有提供课程的纯早教类机构,也有主打游乐为主的机构,也有一站式提供家庭综合性成长空间的机构;从品牌来看,既有海外品牌也有本土品牌的早教机构;从经营模式来看,既有直营,也有加盟。刘浩洋认为,基于空气污染、二孩政策等因素考虑,未来,一站式提供包括早教课程、玩乐等在内的家庭综合性成长空间的机构将越来越受到欢迎。

  他认为,目前国内涉足早教行业的各类机构质量还参差不齐。根据相关规定,0-3岁早教机构,教育部门没有监管职责,这也导致早教行业的办学标准、师资准入、监督考核等处于无序状态,甚至出现了一些早教机构卷款跑路的情况。刘浩洋建议,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时应尽量挑选大品牌、直营店。

  崔慧娟表示,80、90后的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也会主动了解早教理念是否和自己的育儿观吻合,早教机构的教师资质是否专业等。即便如此,仍需要行业建立标准,规范早教市场,让大家有更放心的选择。

  类型1 线下早教机构

  代表机构:金宝贝、美吉姆、红黄蓝亲子园、东方爱婴等。

  0-3岁早教市场多为商业化运作。国内早教机构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既有红黄蓝、东方爱婴等本土品牌,也有美吉姆、金宝贝等国外品牌,但普遍价格不菲。除这些知名品牌外,也不乏一些小机构,及隐于社区居民楼里提供早教服务的托管班。

  目前,家长选择机构多数通过免费试听课来判断,这是早教机构普遍采用的销售策略。但也有家长表示,试听课只能对机构的硬件设施有直观了解,对教师师资、授课水平等方面难以做出专业判断,选择时更多依靠朋友推荐。

  类型2 分龄月递式家庭早教产品

  代表产品:巧虎乐智小天地、竹兜早教套装、米卡成长天地等。

  目前,提供家庭早教套装的品牌已有不少。其中,巧虎乐智小天地由日本教育集团Benesse Corporation(倍乐生株式会社)开发,为中国家长所熟知。此后,国内一些有教育渠道资源的早教或幼教等机构也尝试开发类似的分龄月递式早教套装产品,比如红黄蓝教育机构研发的竹兜早教套装,母婴社区宝宝树推出的米卡成长天地等。

  这类产品主要围绕婴幼儿各月龄不同的教育目标,利用玩具、绘本、动画、儿歌、父母指导用书等帮助家庭完成学前家庭早教。近年来,不少家庭早教式产品也开发了APP应用、微信公号、网络电台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给家长传递育儿理念、方法。

  类型3 一对一上门早教

  代表:叮咚老师等。

  目前,早教行业主要以到店模式为主,上门模式还在尝试初期。部分机构提供一对一家庭早教服务,家长可以在微信或APP上根据孩子的年龄预约相应的早教课程。

  有业内人士认为,早教O2O能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适合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宝宝,对年龄稍大些的孩子而言,需要的还是集体环境中做互动式的交流。此外,上门服务本身还存在用户的隐私安全等问题。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线下早教机构对早教O2O仍持观望态度,曾推出上门早教的小海豚已于今年放弃该业务。

  对机构而言,与到店一对多的早教模式相比,上门的一对一服务意味着更高的师资成本,对早教老师的素质要求也会更高。

  早教如何选????

  ●焦慧娟 北师大学前教育硕士 红黄蓝亲子园教研部副总监

  1.选早教产品:从科学性、安全性入手

  第一,是否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对于0-6岁的儿童,操作性和参与性越强,越贴合他们生活经验的内容,越会受到孩子的欢迎。

  第二,要考察出品机构的专业性。一些非教育机构出品的产品,缺乏系统性,会有拼凑之嫌,不能很好顾及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第三,考察产品的安全性。包括材质的安全性,是否有3C认证,保证婴幼儿放在嘴里啃咬的安全性;还有产品尺寸、零配件大小、牢固度等的安全。

  第四,选择的玩具尽量低结构。低结构玩具即一物能多种玩法的玩具,这样孩子会玩得更长久,也更有创意,比如球类、积木类;而高结构玩具通常只有单一玩法,孩子兴趣持续较短,性价比较低。

  2.选早教课程:根据孩子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选择

  0-2岁:重视全面发展,促进亲子关系、认知、语言启蒙、音乐启蒙、动作发展等;2-3岁:重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语言发展、音乐启蒙、思维启蒙、入园准备等;3-4岁:主要培养幼儿语言、音乐、思维、同伴交往等方面;4-6岁:培养孩子语言口才、积极思考、推展思维、入学准备等内容。

  3-6岁篇

  引进课程遍地开花 内容需要本土化

  当孩子进入到3-6岁阶段,因为考虑到未来的升学等因素,家长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如英语、数学思维等在内的学科培训以及艺术兴趣培训等方面。

  类型1 学科培训类:在线产品认可度提升

  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技术完善和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中国家长对在线幼儿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阶段,培养孩子英语、数学等学科素养的幼教类产品纷纷涌现。

  以专注少儿英语能力培养的幼教产品为例,包括创业公司、在线成人英语、传统培训机构等皆涉足在线少儿英语领域。

  但有从事英语教育专家提出质疑:在线学习方式不一定适合这个阶段的孩子,比如学前幼儿处于直觉运动思维阶段,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世界,需要通过游戏、动手操作、肢体运用等方式学习,此外这一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也很短,幼儿通过网络对话的单一形式学习会有困难。

  类型2 科学创造类:STEAM教育趋热

  11月25日,科学传播和教育新媒体平台“知识分子”获得宝宝树和好未来的共同投资。“知识分子”旗下品牌“科学队长”今年推出了面向亲子科学教育的音频节目,邀请一线科学家担当主讲人。

  随着STEAM教育理念的引入,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也开始进入该领域。这类教育产品既有像“科学队长”那样的音频节目,也有像鲨鱼公园推出的可以让孩子动手操作的课程主题盒子;此外,编程机器人领域也趋热,如乐高发布WeDo2.0产品,索尼的编程机器人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少儿编程课程。

  市场趋热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家政策层面对创客类教育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提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创客教育作为提升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创新意识的载体,已经逐渐受到社会重视。业内人士认为,STEAM教育市场还处于刚兴起的阶段,缺乏标准统一的课程,在师资、研发等方面还相对较弱,不少机构采取的做法都是直接引入国外的相关产品加以本地化,产品还缺乏打磨。

  类型3 艺术兴趣类:更关注综合素养而非考级

  业内人士表示,与刚需的学科培训不同,在艺术兴趣类领域多以地方性的中小机构为主,全国知名的品牌连锁机构很少。而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更多希望孩子体验艺术、培养审美与情操,艺术类培训机构也逐渐不像原来那样过度重视考级,而是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缪晨霞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飞 王嘉宁

上一篇:2019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及答案汇总!2019年12月英语四级写作范文 四级听
下一篇:专访陈冲:史上第二贵美剧《马可·波罗》如何想象东方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