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

栏目:幼儿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今天看到一篇《光明日报》的文章《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低头?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做题家》,说的是高考成绩好的县中都是培养了一批“做题家”,素质不高。不过有一点不明白,好像做题靠的是基础知识掌握水平吧,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不反映素质?

  其实我们的教育阶段划分是相对科学的,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形成自我继续学习能力的雏形,这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年龄和心智成长要求。体育比赛前,运动员还要大强度集训,何况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高考,多刷刷题也是应有之意。集训一下,把成绩提上来,考出好成绩就是素质;不然,就和男足一样,再集训也不行,不能说就是素质高吧!

  这些年有些人高举所谓“素质教育”大旗,为各种教学问题和教育乱象找借口,好像所谓目前流行的“素质教育”就是包治百病,就是必然的教改方向。

  如果素质教育教出的学生题都不会做了(或者做不过别人),请问:所说的“素质”何在?难道高考不是考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什么是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根本,大纲要求必会的基础知识掌握是底线,体魄是基础,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是保障。而这一切就表现为:学生思想合规、身体达标、本外语、数理化、史地生等基础科目掌握和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的形成。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诗词歌赋、舞蹈音乐、辩论蹴鞠,那些都是兴趣,可以说小道(追求专业的除外)。

  但是,这些年高喊的素质教育,副业大于主业,造成的是学生负担重并且不务主业。

  你学会了基础知识吗?你掌握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了吗?你拥有自己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方法了吗?

  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才说明一个学生的素质,才是教育的初心!

  目前流行的素质教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如果不能在考试中证明这一点,就请不要自欺欺人!

上一篇:人民日报金句摘抄6.7(文字版)
下一篇:高等学府到底是精英教育好还是普遍教育好?

最近更新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