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教育教学的五大核心教育价值取向

栏目:教育教学  时间:2020-01-18
手机版

我们知道,人的活动方向,主要是由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与追求所构成的价值取向决定的。

对于学校来说也一样,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受控于所在学校的实际运行模式和路径,而运行模式和路径受控于学校内蕴的教育哲学,其核心是学校所秉持的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取向,就是规定教育活动方向、实践模式以及发展趋势的价值意识和价值体系。

不同的价值取向,通过主体的能动作用,制定出不同的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创造出不同的教育模式和结果,也酝酿了学校特色不同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可以这样说,当代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败就是一种核心教育价值取向的战略性失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华阳学校奉行“五大核心教育价值取向”:

一、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过程

世界上一切已有的人类活动的起点是其最为动人的时刻。美国有一个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一群人谈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听的人们听的出神,明白这个人的出现有多好,都希望这个人留下来,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造出了一个地方,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

这个说法道出了学校产生的根由。因为有了人,有了人求知识的欲望,才产生了学校。因为有了可以为人师的人,学校的产生才有了可能。所以,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必须从人的角度去思考。

美国心理学博士若吉特说:“在学校当了若干年教师后,我得出了一个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的愉快或悲伤,我可以是创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使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二、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载体

学校的任何一项活动,如果我们能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去思考,都会成为教育的载体,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不能为搞活动而搞活动。

实际上,教育活动应该通过载体进行,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载体。这要求我们,在设计学校的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从事实层面讲清楚“做什么”、在技术层面讲清楚“怎么做”,更要从价值层面想清楚“为什么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能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

三、学习重要的是经历

学生的校园生活,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渠道,但课堂学习决不能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形式。

一个学生,若干年后,学校留给他的记忆,绝对不是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点,而是一次活动,一次讲座,一次谈话,一次批评,总之,是经历,是故事。

教师的一句话,专家的一次报告,可能改变他的一生。所以学校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探究、创新、提高,让同学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我们要知道学习是分为三个层面的:一是针对知识的接受性学习;二是针对技能的体验性学习;三是针对实践的探究性学习。而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所以,要让学生在常规教学里就有探究活动,让课题活动中有教学依托,让教学向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要在全部教学中同时包含有三个层面的学习。

四、知识本质上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然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那么,人类知识本质上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知识本质上不是不变的真理,而是不断更新扩展的过程。

知识是人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所以任何知识的形成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动态的角度看待知识,知识不仅是认识的结果,更是认识的过程,是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不仅是事实概念的系统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要充分关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体验与感悟,是最重要的。

五、教师是作为动词的“教育者”。

“教育者”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或行业,而是一种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方式,也是存在着怎样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与自我关系的问题。必须承认,我们的教师,距离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还有较远的距离。对此,我们要求,教师要做一个动词的“教育者”。要树立“大学习观”理念,做到宽领域学习、多渠道学习、终身学习,在教育过程中也使自己受到教育,向着作为“名词”的教育者进发。对此,学校积极营造学习的氛围,为教师搭建学习的载体,并将这种学习常态化、体系化,逐渐构建起成熟的校本化的教师培养体系。

上一篇:对教育教学有启示的十种效应
下一篇:教育教学计划

最近更新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