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口之上,AI教育的一场“文火慢炖”
(原标题:风口之上,AI教育的一场“文火慢炖”)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网易有道赴美上市》专题报道
投稿来源:脑极体
又是一年毕业季,山西运城的张超面临着在北京读完研究生的两个选择:一是在本专业内准备申请博士生,有了博士学历他才有资格回当地一所大学任教;二是新东方的在线教育部门已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选择一条即满足他当老师的初心,又走一条创新的道路。
最后,他选择了后者,留在北京做一名英语网课教师,同时准备着年底申请博士。
教育产业正被互联网渗透,但或许永远不会被颠覆。
互联网颠覆不了教育
互联网时代,不少传统行业被赋能而改变,逛街购物变成了电商足不出户,移动支付让钱包逐渐失去了用途。
自2018年以来,AI+教育的发展开始加速,从拍照答题、语音评测到AI批改作业、AI教学辅助再到自适应学习,技术表面带来的改变不断让家长和学生们惊呼,而背后的AI+教育的企业创新者们更是积极入场备战,等待风口的到来。毕竟,这是一个产值万亿、在校师生数超2亿的重要产业。
今年3月,钉钉在阿里总部杭州发布了“钉钉未来校园”解决方案和1000所学校的KPI;5月,字节跳动在完成2千万收购后将上线的大力课堂正式更名 “清北网校”,从名称上抢占教育资源高地;本月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将6个BG中20个教育产品重新组合为“腾讯教育”板块。另外,传统教育巨头如新东方、好未来也在不断加大对AI技术投入,以保持创新来迭代自己。“未来两到三年里AI+教育领域可能会诞生巨头。”真格基金徐小平这样认为。
当《创新者的窘境》英文版1997年出版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只是哈佛商学院的助理教授。此书一出确立了他在创新技术管理领域的地位,迄今被称 “创新大师”。而对AI+教育领域的创新者而言,看起来很美好的未来,却埋藏着多个坎儿。
首先是特殊性。
教育是个传统的行业,至今已运行千年,有其完整的运行逻辑。从过去孔子尊师重道,到今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另外教育还关乎人,人的成长。中国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美国人讲倾一村所有育一人才,都体现了教育在人生中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这种极度传统,又极度重要的行业,在接受技术改造时格外困难。
今年3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创新者论坛上,行业大咖也曾分享对于AI教育的态度:其一是肯定AI赋能教育取得的成绩,其二就是互联网颠覆不了教育。学霸君创始人兼CEO张凯磊直言“被AI武装起来的在线教育基本上没怎么撼动线下教育”。
其次,AI+教育不能只谈钱,还要谈情怀。
去年底,一篇叫《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引发了一场情怀革命。文章讲述了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直播与著名的成都七中同步上课的故事。通过直播上课,贫困地区的中学有88人考上清华北大。网易CEO丁磊为此深受触动,在朋友圈发文称将捐出1亿元投入在线教育公益,支持更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落地网课直播模式,让知识无阶层流动,让中国处处都是学区房。这种不计回报的长久投入,需要的是对教育事业的奉献情怀。
但现实中,并非人人都有丁磊的情怀和能力。
这是一个慢行业,不要想着挣快钱;医疗是解决患病, 教育是解决发展, 发展的事没有一天两天的,背后可不只是技术能改变的。业内人士透露。
除了特殊性和情怀,AI+教育还有现阶段最难跨过的一个坎儿。
数据之痛,蜀道之难
人工智能的喂养需要大量优质的数据,有了数据的沉淀,才能迭代AI的能力,继而反哺机器。
李开复曾在GMIC上预判数据是AI的燃料。如同全球过去抢占石油资源,现在比谁拥有数据谁就会在AI+教育上占领先机,就有可能再次引领行业发展,而中国的数据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多,已占据优势。
尤其是在当下AI+教育的初级阶段,百家争鸣,观点繁多, 但数据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而现阶段最难攻克的也正是数据。
包括好未来、科大讯飞、网易有道等一众教育头部企业有一普遍共识,认为AI+教育整体还处于早期阶段,数据数量少、质量低成为现阶段的主要难点。在7月27号GMIC未来教育峰会上,网易有道技术总监林会杰更是一语道破,首先必须要先解决教育内容数字化的问题,之后才能进入教育过程自动化和教育方式智能化。
得数据者得先机。
能否获得先机,加入到这场瓜分千亿级市场的竞争中,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获取数据的能力。在这方面网易有道无疑给AI+教育圈打了个样。
根据官方公开数据,网易有道全平台目前的用户数量超过8亿,是国内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品牌。
但BAT进军教育产业让这场battle再起悬念,以多种产品界面形成的巨大流量池及数据优势碾压式切入创新者的业务市场,是这些互联网公司屡试不爽的成功模式。尽管有部分声音也并非看好,但在教育产业至今未能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切皆有可能。
而这里敢于直面“刚”上去的也许只有网易有道,因为它的用户数量与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要优于BAT,凭借有道翻译王、有道词典笔、有道智能笔等多款硬件组成的学习型智能硬件矩阵,有道词典、有道少儿词典、有道翻译官等学习型APP矩阵,以及有道精品课为代表的课程类产品,完成流量池、内容建设到产品端的搭建,精准定位于学习场景,确保了数据的质量,这与只做技术没有产品接口的企业形成本质上的区别,又对一些单一智能产品形成降维打击。
AI+教育赛道逻辑:开着车换轮胎
尽管AI技术被认为是解决师资、内容等成本的重要手段,但给教育带来根本的改变要走的路却显得十分漫长,似乎重要但并不是现阶段能够解决的,目前AI+教育市场还刚刚起步。
七八月份的暑假是一年当中的黄金期,AI+教育的赛道进入白热化酣战赛段,一些企业开始重金投入宣传推广抢夺用户,据悉腾讯系和头条系的广告部门已率先完成年度销售任务。这使得很多家长在刷朋友圈时不断看到49元十节网课的好未来,在地铁站看到连续多块广告牌投放的学而思,焦虑感一阵阵的上头。
总结下来,有三队赛车手置身其中。
一队是有技术优势后来做教育的,如具备底层操作技术构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BAT,有具备专业技术如语音识别领域的科大讯飞等,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对教育行业比较陌生;二队是本身为教育公司后来做技术升级的,如新东方、好未来、学而思等,老牌教育辅导机构,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品牌与推广意识强、力度大,不过技术实力有待提升,之所以把希望寄托在AI上,是想通过人工智能来替代老师的部分低价值劳动、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最终目的是想借助技术达到精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三队是很难去界定属于前两者哪一队的,技术、AI和教育都齐头并进的做,就像网易有道的团队,与很多AI追求前沿科技或追逐赛事名次的企业不同,强项就是做产品落地,投入市场的产品面对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通过多样化的海量数据推动AI技术的发展,或许这才是做AI+教育的真正优势。
而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就像是一个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自有模式,行驶了上千年的汽车,突然让它停下来换轮胎,显然不现实。
“我们现在觉得这个车可能比较慢,有人想能不能提升性能,所以引入了AI这个轮胎。但不要为了让AI介入而打乱教育节奏,同时也要考虑到危险系数,所以一定是慢慢操作,慢慢让AI技术渗透到教育行业来,在此之前只有量变,实现质变我们还需要很长一个过程。”网易有道首席科学家段亦涛表示,AI无法取代老师,只能武装老师。
AI如何让教育这辆车更快行驶,确实是到目前为止仍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引发大家思考和关注最多的问题。因为如果之前我们常说的0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那么再过5个月20后就要出生,他们早已注定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很快他们也将面对同样的教育问题,人工智能原住民不能再乘坐千年以前的“老爷车”。
本文来源:脑极体
责任编辑:乔俊婧_NBJ11279
上一篇:学校接受捐赠感谢信
下一篇:国内知名职教专家为湖南机电职院“传经送宝”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
- 全国211大学排名榜单公布,划分2个行政级别!
- 小学语文阅读专项十五——说明文阅读的简单方法
- 线上学校为“数字化教师”赋能
- 广钢3所“大公办”幼儿园集中开园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巢湖实验中学今秋正式招新生
- 反驳俞敏洪,中小学教师绝对有资格,也绝对能胜任教学岗位
- 高考275人上清华北大,衡水中学却被质疑,看到这张图大家沉默了
- 大学生入党和不入党有什么差别?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学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妈妈听后却哭了
- “鬼才”历史老师:重大“标志性”事件绘成表,初中3年不再愁
- 如果学霸当中小学老师,会不会提升档次?网友:学霸不适合当老师
- 中学校服收2300元:家委会别没“存在感”
- 三年级语文修改病句练习题汇总,很全面(可打印),期中考试要考
- 江苏最憋屈的大学,曾是全国重点大学,如今却连211都没混上!
- 高中数学:函数和导数题型你会做吗?
-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幼儿园开学时间终于敲定了,家长态度不一,对此,你怎么看待?
- 重要提醒:国务院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否影响你?
- 重磅!四川公办民办高中取消自主招生考试,录取以中考成绩为依据!
- 西湖大学28位创始捐赠人中9位河南老乡 施一公:我很感谢他们
- 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 揭秘全美顶尖公立高中新泽西High Tech High
- 幼儿园小女生每天闯关1小时,妈妈解脱了,她却驶上“快车道”!
- 初中生“早恋”时,多半会偷偷做“3件事”,尤其第1件太真实!
- 网传贵阳一幼儿园20名幼儿食物中毒 教育部门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