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和孩子沟通交流过程中,不要做这样的家长!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9-11-27
手机版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们小的时候很多小秘密和小心情都会和家长分享,但随着他们升入初中,考进高中,学习任务变重,压力变大,明白的越多,就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尤其对于高中的家长来说,与家里学生的沟通可能会更难以进行,有时候出于关心会询问孩子的成绩,可能都会引起他们很大的反应。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和步入高中的学生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呢?

  

  我们就拿成绩裆里来说吧。成绩,无论是对于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还是对于这些学生的家长来说,都是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情。不然为什么会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呢?我相信每一名比较关心自己成绩的学生,在学习时也都比较下功夫,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天赋有限、方法不对、短期内的状态不好等等各种原因,造成了自己的成绩下降或者没有提升。当被家长问到成绩的时候,如果家长的询问态度或者方法不对的话,就会形成学生的抵触甚至厌烦心理,久而久之就对家长询问成绩越来越不喜欢,甚至形成不愿意再进一步沟通的情况。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哪里呢?小编总结了下面一些情况。

  

  当成绩出来后,家长如果发现学生的成绩不好,就开始数落孩子学习没有进步。这种情况无疑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但这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批评孩子真的很不好。假如学生一次考试的成绩好了,学生也不会从自身这次的成功上汲取到方法,进一步完善自己;假如成绩差了,学生的心理会更加沮丧,慢慢自己可能还会灰心丧气,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倘若家长是一个重视过程的人,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家里的学生,即使一次的成绩不好,也会很快就爬起来,再一次向想要的结果努力,并在上一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进而更加完善自己。

  

  还有一些家长,只看到了自己家孩子的成绩,但是不看排名。这是什么意思呢?要知道,高中里每一次考试的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难度也不一样,学生的成绩会出现上下浮动也是正常的情况。举个例子吧,一位同学上次考了557,在班里排名十五,这次的成绩是512,排名为十二,这种情况下,你还觉得自己家孩子没有进步吗?所以,我认为家长在判断自己家的学生学习有没有进步的时候,不要只看成绩,因为家长们有时候对每次考试题目的难度并不是那么了解。

  

  除了只看成绩不看排名的家长之外,还有一种家长是只看排名不看成绩。觉得自己家孩子的名次上升了就是好好学习了,名次降了就是没有好好学,也会在孩子面前说水谁家的孩子这次考得多少名,考得多么好。这样的比较,一次两次可能不会有什么问题,还有可能会激起孩子的好胜心,但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心理生出一种自己真得不如别人的想法,还有可能对学习失去了斗志,从此对学习厌恶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家长们不要老是拿别人家孩子和自己家的作对比。

  

  这时候,可能各位就要向我发问了,不让只看成绩,那我看排名,我用排名来判断,你又让我不要只看排名,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我一直认为,一个学生的成绩上升或者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判断自己家的学生有没有好好学习的原因,也要综合各方面来评定。所以,有些家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看成绩不看排名,或者只看排名不看成绩的做法都不是正确的做法。家长不要听到学生成绩下降了,就开始一通乱批,甚至拿出以前没有好好学习的“前科”做为这次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而是要心平气和的和自家学生一起深度剖析他们成绩上升或者下降的原因,找出关键症结,好的继续保持,坏的就改正,比不通缘由的批评效果要好的多。

  

  学生成绩上升或者下降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家长们要对自己家学生的成绩秉持一个端正的态度。学生成绩上升或者下降了都不要一直唠叨,学生本身在学校学习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无论他们成绩好坏,回到家里希望得到的是家长的理解鼓励和关心。如果家长实在不会说,又想了解情况的话,不如打电话给老师询问情况,老师会帮家长分析每次问题常出现的原因。除此之外,有些家长虽然可能设呢么都不说,就在行动中表达了对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也会让学生们记在心里。所以,小编希望家长和自己家的学生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有效沟通过程。

上一篇:英国最古老的五所大学是哪五所?
下一篇:贵阳职院“校企合作”被督查组要求整改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