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姓里的“大”党员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下乡团队走进古路镇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17-07-05
手机版

记者正在采访党员杨顺友

“习惯就是力量,你们大学生下乡给我们带来新思想、新观念,尽管我们正在建设新农村,但更需要的是精神建设。”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张李涛告诉记者,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涛哥”。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三下乡团队到古路镇已经三天了,在当地参观了红枫林、周家山大桥等景点,为古路镇拍摄宣传片而四处取材。此次活动,三下乡团队用视频、图片、稿件等方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对古路镇的经济、文化、生活进行调查和呈现,同时使西政在校大学生们体验乡村生活。

已是七月,下午两点外面正是日头最烈的时候,涛哥带领我们一一参观仙桃李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并为我们做简单的介绍。“涛哥”2003年入党,每天做着文书工作。在参观途中涛哥提醒我们:“边走边说吧,你们都穿着短裤,林子里蚊子多,注意走动。”

同德村综合服务专职干部曾开英与三下乡团队合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同德村是 “涛哥”带我们走访的第一个村子,是附近几个村庄党建的典型。该村共990户2717人,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总支部委员5名,党员63名。以“三比、三创、三评议”活动为载体,按照“一个基层组织是一个坚强堡垒,一个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的要求,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任村委会综合服务专职干部的曾开英告诉记者:“我的工作就是尽可能的为群众解决问题,群众也都很配合。当然,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该村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党建要求,还开展了村财务公开、党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等活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同德村党建宣传栏

精神建设树新风

为了建设精神文明,古路镇将慈孝文化作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大力倡导“小孝孝于亲长、中孝孝于组织、大孝孝于国家”,着力打造农村精神支撑,农民“精神粮仓”。

组织成立了一个“党员爱心基金会”,旨在帮助村里的弱势群体、离职党员等人。对于卧病在床的村民,村干部还多次走访关心、了解情况,并提供资金帮助。该爱心基金的财力来源,一方面是附近场上的企业赞助,另一方面是外出经商赚了钱的本地人的捐助。

除了“爱心基金会”,为了加强精神建设,还开展“慈孝家庭表彰大会”,对村上的慈孝家庭进行表彰。对于慈孝家庭的选拔,需要先从村上选拔,再经镇上筛选,最后才决出一定数目的家庭。

当地居民对记者说:“自从进行慈孝文化建设之后,村民之间的吵架、纠纷等矛盾都变少了,他们都很有意识的注意到素质方面的问题。”

老党员讲故事

李庭辉是一名老党员了,他1966年参军,随着部队到过云南、西藏。60年代,从重庆到西藏坐火车需要7、8天,途中高原海拔5800多米。他笑着说:“当时条件是真的很恶劣啊,这么几天就只能在路经的兵站休息个一天半天,高原反应又很强烈。”

在西藏时,他在部队里担任通讯员的职位,每天负责送送报纸。后来,跟着部队转移到云南,又负责调解当地居民的纠纷。最后,他说:“总共在部队待了五年,但参军的这段经历一辈子都忘不了!”

75岁的杨顺友,也已经有50年的党龄了。去采访时,他正拿着勺子喂猪。“进屋坐吧,进屋坐吧!”他见我们去了,一直这样招呼着。

年轻的时候,他在生产队做干部,负责保管粮食和现金。在60年代那个时候,整个村子的文化水平普遍都不高,为了给群众解读国家政策,党员们便肩负了这个责任。“尽管不识字,但是40年来一直通过新闻、党会等渠道了解时事政治,做到下传下达。”

现在,他守着一个小杂货铺,帮开饭店的儿子处理一点日常琐事,养着几只鸡,和老伴相依相伴。

最后回程时,涛哥笑着说:“等会我为你们指路,这样明天过来就可以直接搭乘客车了!”在两个小时的走访中,“涛哥”一直在旁边等我们,为我们联系负责人。

(文/许玲 图/钱俊伶)

上一篇: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多样
下一篇:泉州户籍就读泉州职业院校 建档立卡贫困生免学费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