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女孩包里翻出“小雨伞”,孩子早恋家长到底要怎么解决

栏目:行业动态  时间:2020-04-11
手机版

  要是在二十年前,初中生要是谈恋爱,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儿,双方父母必须到学校,当着老师面做保证。

  现如今,别说是恋爱了,学生“私定终身”也是常有的事儿,尤其是中专学生(等于高中生),“滚床单”的比比皆是,怀孕的都不在少数,根本不稀奇,老师也表示习以为常。

  不仅如此,社会上还流传起这样的一种言论,说“早恋”只不过是愚昧时代、民智未开的产物,它的危害并没有人们宣传的那么夸张,人们这些年只不过是自己吓自己而已。

  依据很简单,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早恋案例频繁,科技照样世界领先,也没见别人落后于我们。

  我曾经在贴吧看到这么一个帖子,一位宝妈说自己在14岁大的女儿书包里发现了“安全套”,非常恐慌。

  大家都知道,这种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它的性质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思维出错”,而是生理层面的问题了。

  网友的留言五花八门,有人建议与孩子当面对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有人表示不用过分操心,早恋是正常现象,没必要小题大做……

  前者很好理解,毕竟大多数家长都不是教育专家,像什么隐喻、迂回教育法,大家都不是很明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当然是当面对质。

  后者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早恋的危害是否被夸大?

  关于“早恋”,李玫瑾教授、樊登大师、默娜·B·舒尔博士等人都专门聊过,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人,包括国外学者,其实都不支持学生早恋,尤其是对于那些未满18周岁的孩子。

  在美国,学生早恋与校园暴力一直是教育领域的两大敏感话题,人们想尽办法去解决,却收效寥寥。

  早恋的危害,只有少说的,没有夸张的:

  1)、诱发校园暴力事件

  美国青少年保护协会曾经做过这样一份校园调查,他们发现,73.6%的校园暴力事件与女孩有关,雄性在发情期为了伴侣而搏斗,这是动物本能,很显然,人类也没能完全逃出这一范畴。

  冲冠一怒为红颜,看似威武霸气,实则愚昧透顶。

  此外,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也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成功者自然可以抱得美人归,至于失败者,自闭、低沉乃至恼羞成怒者皆有,之后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料。

  总之,不想受伤,远离早恋。

  2)、为情所伤

  2006年,山东某中学学生割腕自杀,起因就是她男票移情别恋。

  2007年,南京15岁黄某,因为无法接受女友分手要求,将圆规刺入对方腹部,造成内脏出血。

  2014年,合肥14岁徐某,在于女朋友吵架之后,从3楼一跃而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颅内严重出血。

  ……

  类似于这样的新闻,在前些年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好几例,事实证明,情商确实有降智效果。

  孩子们总是试图用极端方式挽回伴侣的心,最后发现,一切皆是虚妄,自作多情的成分居多。

  早恋=不成熟=有可能自残,家长要及时警惕起来。

  3)、败坏声誉

  早恋是小问题,可正如前文中描述的那样,要是孩子与别人发生了关系,那问题可就大了。

  小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本就不强,万一因此而怀孕,谁来承担这个后果?人言可畏,大家可别小看现在小孩子的造谣能力,只要给个开头,他们什么话都能讲出来。

  试想一下,如果某个女孩怀孕的消息泄露出去,她在学校还能继续安心呆下去吗?很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要是碰到性格恶劣的同学,对方甚至会出言侮辱。

  对待早恋,态度只有一个:理性面对,提早预防

  家长对于问题的解决态度也极为重要。早恋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道坎,我们不能将其“妖魔化”,肆意践踏孩子的尊严,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激发她们的叛逆情绪,让感情变得更加稳固与隐秘。

  父母的强硬就好比“催化剂”,让孩子情绪澎湃,做出之前不敢做的事情。

  当然,预防才是最关键的,尤其是姑娘家,不要不好意思,妈妈要主动与孩子沟通早恋危害,可以拿一些新闻做案例证实自己危言耸听。

  必要时还可以说一些“假话”稳住他们,比如上了大学才可以谈恋爱,你真要想恋爱,回头父母给你介绍对象等等。

  利用同理心与害羞让孩子远离早恋。

  今日话题:如果孩子早恋,应该怎么面对?欢迎留言交流

上一篇:为什么很多人感觉长安大学是野鸡大学?
下一篇:给娃选幼儿园的6大原则,最后一条很多父母忽略了!

最近更新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