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8月末8篇大报时评,借鉴指数百分百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7
手机版

  01理想的大学是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

  来源:8月31日《中国青年报》

  理想中的大学什么样?我的第一个念头是——成为自己。

  什么样的大学能够允许甚至鼓励学生成为自己?作为一个关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美国教育学者劳拉·伦登(LauraRendón)的理论给了我不少启发。在高校工作期间,劳拉·伦登有着不断观察、反思个人工作经历的习惯,对当下的高校文化提出了批判和建设性意见。在她看来,许多高校都过于依赖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评判教学成果,师生之间过多的距离和权力差异,崇尚竞争,以忙碌为荣,而无暇顾及内省与反思。她所推崇的校园文化,鼓励师生用更加多元的方式求知,倡导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与合作,并且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休息、娱乐与自我反思的时间。

  除此之外,我的本科导师——一个关注儿童养育的家庭治疗师,也让我受益良多。在我们实验室的组会上,很少有人作正式的报告,老师从不要求学生通过研读学界泰斗的著作去了解专业理论。多数时候,我们会围坐在一起看亲子类真人秀节目,随时暂停,每个人都可以对嘉宾的亲子互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把这种学术活动叫作“看小片儿”——是一种非常有创造力的求知方式。老师招收学生的方式也不是看对方的简历,而是邀请感兴趣的同学来参加我们的组会,一边“看小片儿”,一边“聊大天儿”。能够顺利融入的同学就会留下来,而更喜欢严肃风格的同学,则会去别的实验室继续追求学术梦想。

  每逢年底,老师都会带着我们挑个时间聚餐,保留项目是“资历”最深的两个硕士生竞争“大师姐”的位置,多年来乐此不疲。这几年的聚餐地点,通常是几个已经毕业的师姐一起开的工作室,大家一起包饺子。美食和小屋见证了我们之间的联结和合作。老师也不喜欢摆架子,她最喜欢叮嘱学生的话,不是做实验也不是读文献,而是要多注意休息,别太累。她甚至会幽默地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天和学生说:“你们8点钟给我打个电话确认我按时起床了,我要是迟到或者缺席的话,你们该毕不了业了。”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自己最初选择心理咨询这个专业方向,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想要帮助别人,也不是为了读文献写论文,而是因为我想要好好照顾自己。从童年到青春期,我所接触到的成年人,包括我的父母,家里的其他长辈,以及学校里的老师,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而我的本科导师大概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有意识地给自己留出时间休息、娱乐、内省的“大人”。她曾经说,“我一天只能干3件事,如果非让我干第4件的话,我就会特别焦虑,特别不舒服。”第一次听她这么说的时候,我非常震惊,大概是因为见惯了身边成年人的忙碌和疲惫,我觉得导师的这份坦然简直酷极了!那段时间,我恰好接触到了另外几位心理咨询工作者,他们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了一些照顾自己的神奇技能,我之所以会觉得这些技能神奇,是因为极少在其他人身上见到,而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展现吸引我选择了这个行业,并且一路读到了博士。

  遗憾的是,不论是劳拉·伦登对高校文化的愿景,还是我对理想大学的想象,目前都还未实现。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在正式的学术交流场合分享自己选择入行的真正原因。但这并不妨碍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对我来说,冒险选择心理咨询这个小众而不稳定的行业,是我“成为自己”过程中的一个高光时刻。而我作为一个博士生,没写出来多少论文却把自己照顾得还不错,能够真诚欣赏并愿意尝试多元的求知方式,在项目中交到了可以在生活和学术上相互支持的好朋友,常常以发呆的方式休息和内省,甚至尽我所能创造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最后,我想引用电影《你好,之华》里的一段台词,来结束我对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的描述,“人生有艰难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在那样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一定都会想起这个地方。这个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梦想还有无限可能的地方,这个让我们所有人都平等、尊贵、闪耀的地方。”愿每个人都能坦然地成为自己,做自己相信的事情,说自己相信的话,然后以自己本来的样子活得平等、尊贵、闪耀。

  (作者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目前于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02

  将夏天的“能量”注入“开学第一课”

  2022/08/31 21:18 新华报业网 

  又到开学季,沉寂了两个月的校园又将回归往日的生机。开学,意味着新起点,寄托着新希翼。“开学第一课”作为每年开学的必备大餐,已经成为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凝聚奋斗成长力量的加油站。

  从2022年度央视“开学第一课”主题围绕“奋斗成就梦想”,到江苏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聚焦“梦想与担当”,再到一些地方将劳动实践教育、安全教育、“长江大保护”等融入“开学第一课”,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引领学生迈好新学期的第一步。生活即教育。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而有趣的变化。回归生活本真,展现人文关怀,才是更好的教育。夏天里发生的故事,都是“开学第一课”的鲜活素材。告别夏天的酷暑,带着夏天的“能量”,上好“开学第一课”,激励同学们向着自己的小目标进发。

  这个夏天,我们收获了什么?安徽“扭扭车男孩”张亮如愿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向着“我想见到更广阔的天地,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海空卫士”王伟外甥、苏州吴县中学毕业生蒋宇凡接棒成为飞行学员,续写“星火不灭、信念永存”的故事。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见证榜样的力量,收获满满的能量。

  这个夏天,教会了我们什么?教会我们责任:汗水湿透了衣衫,却透出了脊梁,高温下坚守的劳动者,诠释着责任担当;教会我们团结:重庆山火中“逆行”的消防战士和志愿者,凝聚着众志成城的力量;教会我们超越:神州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向着星辰大海的求索,永不止步;教会我们热爱:中国男排时隔十年重夺亚洲杯冠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BA”火爆出圈,因为热爱而闪闪发光。

  把夏天的故事融入“开学第一课”,将夏天的“能量”化为前行的“力量”。汲取夏天的“能量”,激发青少年奋斗“因子”,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启新学期、播撒新希望。汲取夏天的“能量”,引导青年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不断加强历练、增长本领,让刻苦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上下求索”、增长才干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汲取夏天的“能量”,以“开学第一课”唤醒青少年对生活的感知,呵护学生的全面发展,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03

  三千万人围观抓捕鳄雀鳝,也是一堂公开课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8.27

     近日,河南省汝州市抽干当地城市中央公园内的云禅湖水,抓捕“水中怪鱼”鳄雀鳝,直播画面显示有逾三千万人“云围观”。

       抽干湖水捉鱼,网民看了个稀奇,但这劳师动众之举,却属不得已而为之。专家介绍,鳄雀鳝系外来物种,是肉食性鱼类,对生态有极强破坏性。另外,鳄雀鳝性情凶猛,在无天敌环境中能长到3米长,可能危害游客特别是儿童嬉水安全。

       三千万人“云围观”抓捕鳄雀鳝,是一堂防范生物入侵的公开课。这两天,陆续还有多地曝出在自然水体中发现鳄雀鳝,它们与汝州云禅湖中发现的一样,最大可能来自人为放生。这种不经意的盲目放生,给针对性捕捞出了难题,更耗费了大量公共资源。

       生物入侵,危害严重。鳄雀鳝的这次意外“走红”,当起到防范生物入侵的常识科普作用。对来路不明的外来物种“放生”,可能是对其他本土生物的“杀生”。从福寿螺、美国白蛾到非洲蜗牛,殷鉴不远!

  链接阅读:

        不过一条鱼,花费数十人近一个月的功夫,将一整个湖二三十万方的水抽干,这条鳄雀鳝真可谓:来者不“鳝”,“鳝”者不来。当地之所以不惜代价抓鳄雀鳝,不是这条鱼有多宝贵或者有科研价值,而是因为它是生态“杀手”。作为一个外来物种,在国内的水域内没有天敌,“只要是水里的活物,它几乎通吃”,汝州市发现的鳄雀鳝,根据其体型大小,一口足以吞下25厘米长的鱼。抽掉湖里的水,短期内会影响到的湖中原本的生态,可如果不把鳄雀鳝抓住,任它在湖里祸害,危害将更为长远,甚至可能导致部分本土水生生物种群消失。

      令人担忧的是,仍有一些人对鳄雀鳝充满了好奇,被它凶悍的外貌所吸引,继续从国外引进或者繁殖后进行售卖。一些人购买作为宠物,可在鳄雀鳝越长越大后往往难以承担喂养成本或对其失去兴趣,就“放生”到相关水域。对鳄雀鳝而言,放生似乎是善举,可对其他将被鳄雀鳝猎食的水生动物而言,这就是放虎归山、是助纣为虐。专家表示,国内水域出现的鳄雀鳝,绝大多数都是养殖者盲目放生的。像百旺茉莉园小区、靖江市一小区景观池以及云禅湖中发现鳄雀鳝,无不是放生的恶果。

       鳄雀鳝在中国到底有多少,又分布在哪些水域?亟待相关部门详细的调查,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才能采取更为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对于擅自引进、繁殖、交易、放生的行为,要制定更为明确的惩罚细则。不能、不得等原则性的要求,就算话说得再狠,也难以撼动利益驱使的心。因为一条鱼抽干一个湖甚至毁坏一个生态系统的事儿,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了。

       鳄雀鳝来者不善,收起放生等狭隘的善举,就是对本土生态系统最大的善意。

       ——北京晚报 《为抓一条鱼抽光一湖水?放生鳄雀鳝就是放虎归山》

      有资料显示,鳄雀鳝属北美本土鱼类,主要出现在我国的观赏鱼市场。目前一些网购平台仍公开售卖此类“怪鱼”,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有必要追问,“宅”居鱼缸的家养鱼缘何“游”入人来人往的公园、社区池塘内?综观近几年的有关报道,人为丢弃或放生是来者不“鳝”的主要原因。一般讲,鳄雀鳝食量大、长得快,用不了多久就可达至1米。部分饲主或因新鲜感渐失、或因承担不起“抚养费”而选择“放手”,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观赏鱼沦落为“流浪宠物”。

      从理想状况看,动物回归大自然确是不错的归宿。反观现实,诸如抽水抓鱼等耗时耗力的后续行动令人思考“放手”的正确姿态。为此,有必要再次重申:当地生态环境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某些人切忌好心办坏事、放生变杀生。来自生态环境部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有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具体到此次出现在河南汝州市的鳄雀鳝,其早在去年就被多个国家部委写入《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文件重点提到“推进鳄雀鳝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由此看,向野外放生一些会打乱生态平衡的外来物种绝非善举,而是一种因无知而起的恶行。

     小物种,大威胁。针对此次鳄雀鳝惊现人工湖一事,当地警方也已表示“如涉及违法,会移交公安部门处理”。正所谓“善者不来”,为更好地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有必要加强对包括鳄雀鳝在内的外来水生物种的风险评估、技术防控,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关口前移,坚决杜绝因人工放生、弃养等原因造成的生态灾害。04

  踹伤观影女子,“熊家长”岂能如此给孩子做榜样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2022.08.27

      甘某某被行拘了!据报道,一名女网友在微博发文称,8月22日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后排座椅孩童多次踢其椅子,制止无果后,孩童父亲用力踹座椅靠背。接报后民警当即依法受理,为报警人开具验伤通知书,传唤了肇事人甘某某,并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毫无疑问,孩子是熊孩子!在影院里不老老实实看电影,多次踢踹前排座椅,太调皮、太不安分了!孩子小,不懂事,家长也不懂事?甘某某夫妇身为成年人,所做的事,既没有基本的修养,也缺乏起码的是非观。

      且看其恶行,对受害者不仅不安抚,不诚恳道歉,反而做出猛烈踢踹座椅的动作,还出语狂妄,特别是观影后欲对受害者挥拳相向,太让人震惊了。

     “没想到散场后跟他们一家四口沟通时,这位父亲不仅没有愧疚之意,还从远处冲过来要打我,要不是工作人员拦着肯定被打了。他对我说‘信不信我一巴掌打死你?’,孩子的母亲也一直在辱骂我。”受害者的描述,绝非夸大其词,有视频作证,也有影院工作人员作证,面对这样的恶徒,法律岂可饶恕?

       人们常说“恶人还得恶人磨”,其实,更严谨、更可行的是,恶人还得法律“磨”。你不是狂吗?你不是嚣张跋扈吗?你不是无法无天吗?执法部门不会坐视不管,法律不会袖手旁观。

      这起事件以甘某某被行拘而收场,但留给人的启示有很多,比如面对熊家长、恶家长,千万不能退却。这名受害者就善于维权,从保留证据,到报警,从求助影院工作人员,到严辞表达立场,每一步都可圈可点。再比如,敢于较真,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一个细节是,受害者拒绝和解,她表示:“我不需要对方道歉和赔偿我医药费了。我要他被行政拘留。”这一诉求,合情合理合法!甘某某被行拘就是明证。这也提醒我们,面对不平之事,不要忍气吞声,不能姑息施害者。

        最后想说的是,熊孩子的问题根源在家长身上。批评熊孩子不是不爱幼,更不是欺负幼小。没有谁跟孩子过不去,人们不满的是家长缺少担当。如果家长通情达理,即便孩子熊一点,也不会激化矛盾,闹得不可收场。

  链接阅读:  

      应该意识到,这类带有“排幼”情绪的设想既不切实际,也模糊了争议的焦点,事实上也不利于真正解决问题。首先,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未成年人的规则意识需要逐步培养,经历磨合和改变的过程。更何况,任何一个成熟、健康和理性的社会,都绝不可能在法律规定之外,通过将某一群体隔绝在特定环境中的方式来建立和维护公共秩序。

      其次,从众多事件中不难发现,“熊孩子”往往是表象,大部分人在遇到类似情况中还是展现出了包容的一面,事实上进一步激发矛盾、致使状况走向失控的是“熊孩子”的家长。此前事件中,高铁上孩子家长脱口而出的“我控制不了他”,折射出其不负责任的态度;而电影院里的这一幕,则更说明有些家长不仅管不好孩子,还管不好自己。人们可以不跟顽皮的孩子计较,但家长们却不能以此为挡箭牌,逃避应尽的监护义务。

      归根结底,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意踢踹,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治理的双重责任,要解决问题,就不能只盯着“熊孩子”的标签。往小了说,家长的做法会潜移默化影响和塑造孩子的是非观念;往大了说,这类事件的处理结果,关系到社会中每一个普通人的安全感。那么当道德秩序无法有效制约孩子及家长的言行时,法律应该及时发挥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社会风气向善。

      此次事件中,踢踹前排座椅的孩子家长最终被行政拘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但在此过程中,当地警方的处理方式受到了一些质疑。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和第四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公安机关根据情节轻重,先进行调解处理,调解失败后再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属于正常流程。这一点,或可在警情通报中体现得更明确些,避免造成误会。当然,根据过去的经验看,公众更希望包括调解在内的每一步都做到严格依法处理,这种期待理应被正视和满足。

       其实从行为性质来看,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意踢踹,应该是一件非常小的“小事”;从造成的后果来看,此类事件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奇特殊的新闻点,却屡屡掀起争议,占用公共资源,这本身也值得反思。

          ——光明网《“熊孩子”这件小事为何越闹越大》  

         孩子幼小的心里,可能会觉得,不仅看电影时踢前排的椅子没什么错,对他人进行肢体暴力攻击也没什么错。这便是这起事件中,这位家长以身示范“教给”孩子的。他也许以为自己赢了,赢得霸气、神气、解气,但殊不知,他“亏大了”,他不仅伤害了前排乘客,更“毒害”了自己的孩子。这一脚,不仅踢在了前排椅背上,也踢在了孩子的记忆里,甚至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个绊子。

      有位网友说得很有道理:“小孩不懂事,但大人是知道的。”其实还应该补充一句:有些行为已经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了,还上升到了法律问题、教育问题。比如在这起事件中,当事家长就已经被行政拘留了。

     当然,也有网友猜测说,被踢女子可能在沟通时言语不太友好,甚至说了脏话,这才激怒了后排家长。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目前也还未有相关细节性信息。但我们必须强调,在孩子面前“表演”暴力,既不是解决纠纷的方式,也不能彰显一位父亲在孩子面前的“担当”。

      另外,这起事件中还有一些隐性的“受害者”被很多人忽略了。比如,同在一个影厅的其他消费者,观影体验是不是因此受到了影响?对于影院来说,被踢的椅子存不存在损伤?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其实恰恰反映了人们应该具有一颗公共敬畏之心:在公开场合,应该要有最起码的自我约束。

      可能很多人觉得,天大地大自己最大,在公共场合可以我行我素,却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周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视频中踢椅背的家长,就显然是缺乏公共意识的一位。希望这次拘留,能给他结结实实地上一课,也希望更多家长能引以为戒。

     ——成都商报《“熊家长”踹伤观影女子,害的是自己孩子》

  05让更多口袋公园成为幸福乐园(评论员观察)

  来源:8月31日《 人民日报 》

  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也是在见缝插针改善城市环境,努力实现城园相融、人城和谐

  把公园装进“口袋”,将绿色拥入怀里,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新风尚。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提出,在2022年推进全国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一个个精致、美观的口袋公园,让更多人健身锻炼、亲近自然有了好去处。

  口袋公园是丰富城市绿化景观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成为市民的普遍期盼。作为面向公众开放、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口袋公园因其小巧多样、环境友好、方便使用等特点,也被不少人称为“袖珍公园”。尽管“口袋”不大,但胜在星罗棋布、绿意盎然,满足着人们对宜居宜业的要求,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勾勒出一片片休憩的空间。

  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园,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体现着发展的气质、生活的品质。从城市规划发展的角度来看,口袋公园大多是“点空间”,往往在城市景观中处于不起眼的位置。然而,从使用频次角度观察,口袋公园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则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从街角的绿地景观,到楼宇间的小花园,再到社区里的健身区域,就近布局、简约时尚的开放性空间,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让城市变得更加绿色、宜居,为人们在家门口拥抱“诗和远方”提供了更多可能。

  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也是在见缝插针改善城市环境,努力实现城园相融、人城和谐。在湖北武汉,“辉煌口袋公园”不仅让当地卫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为附近居民增加了急需的配套活动设施;在福建泉州,口袋公园建设注重融入闽南建筑文化,利用街头巷尾搜集的旧石构件等砌筑花池,赋予小微绿地以文化内涵;在山东青岛,以社区音乐、爱情花卉、大海为主题的口袋公园成为当地地标,集休闲游览和文化体验于一身……各地的实践证明,让更多口袋公园成为幸福乐园,不能只对城市的小空地做简单修饰,而要在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强调历史文化、原有地形地貌和大树老树保护等前提下的“精雕细琢”。这是口袋公园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当口袋公园绣出城市的方寸之美,如何让口袋公园得到可持续的管理维护,从“增绿”变“常绿”,是各地必须面对的治理课题。如今,有的地方聘请当地居民担任“市民园长”,他们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城市鼓励企业参与相关服务供给,解决好长期存在的管护难题;有的公园专门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可见,愿意在建设上费心思、在维护上下功夫,家门口的公园就能长久发挥绿化、休闲的服务功能。让更多人既是发展城市、建设家园的受益者、共享者,也是服务城市、守护家园的参与者、贡献者,才能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

  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口袋公园是城市的风景,也是人们身边的小确幸。以顺势而为的设计、与时俱进的改造、多方共建共管的努力,不断扮靓身边的微空间,我们一定能让山水草木更好与城市相融相生,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06“停课看云”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来源:8月31日《北京青年报》

  近日,在云南昭通一所学校,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天空飘来一片七彩祥云。她立即冲到教室,暂停了晚读课,叫上同学们一起走出教室,到走廊上欣赏美景。“其实能看到七彩祥云,是一件很幸福、很幸运的事情。这么美好的东西,大家要一起分享才好。”李老师的一番话获得不少网友点赞。

  老师叫同学们暂停晚读去欣赏美景,这一举动并不难,难的是有这样一份心。这一举动之所以打动大家,是因为这样的举动让人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老师不是死板地教育大家背书、做作业,而是让学生体验成长的过程,欣赏成长过程中的风景。好的教育,就在于给每个学生完整而丰富的教育体验。

  也有网友说,这名教师只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走廊上去,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虽然老师的这一举动,只是让学生从教室走到走廊,但是能让学生“牺牲”晚读时间去欣赏美景,在当下已经难能可贵了。不少学校的老师是要求学生争分夺秒学习,担心学生分一点神,浪费一分钟。学习本来就不应该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而应该以生活、社会、学生为中心。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重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存在对学生进行“圈养教育”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要求学生在课间也不得离开教室。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构成,一方面,学校应试化办学,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学生的学科知识教育,而忽视这之外的美育、体育、劳育。另一方面,面对“安全高压线”,有的学校、老师为规避安全管理责任,就取消本该进行的教学活动,如不组织学生进行春游、秋游,不组织运动会或者取消某些竞赛项目,消极对待学生社会实践与研学旅行活动。其结果是,校园里缺乏应有的朝气与活力,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变得枯燥乏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与身心健康成长。

  2018年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学校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一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并具体到“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这是从保护视力角度提出的要求,而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出发,就更需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利用学校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教育。

  这名老师的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是在对应试教育做出突破,也正因如此,这件事也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这表明社会舆论对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让学生获得更多成长体验的期待。在某种意义上,“停课看云”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要想扭转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力。从宏观层面上,这需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并推进学校进行现代治理,清晰界定学校的权责。而从微观层面上,则需要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坚持教育情怀,践行教书育人。正如网友对此的评论,“课本上的知识很重要,学会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多年以后,孩子们可能会逐渐淡忘课文中的句子,却依然记得教室窗外的风景,和一起看风景的那些人。”教育关乎一种影响力,而好的教育对学生起着点燃与激发的作用。07晒上学轨迹,不只是“凡尔赛”

  来源:8月30日《红网》

  “集齐清华北大是什么体验”“小镇做题家的成长路线”“北方十八线小城到剑桥大学”……近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种新玩法:晒自己的“上学轨迹”。

  一些网友把自己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的学校定位截图晒出,后面配上一张生活照,结尾再附几句个人感慨,大多是“浅浅地跟个风”“看看能不能找到我的校友”“我们在哪里相遇呢”。(8月29日 央视网)

  面对着这波晒图潮流,部分网友将其视为一种“新型凡尔赛”,甚至感慨:“我原本以为二舅文学已经终止了精神内耗,没想到有人更含蓄地加剧了我的学历焦虑。”但,对于这股晒图新风,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它“凡尔赛”的一面,换个角度,或许就没那么“焦虑”。

  其实,早在几年前,类似的“晒”和“秀”便在互联网上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潮,它可以是晒大厂“工牌”、晒企业食堂,也可以是晒录取通知书、晒各种荣誉证书……不同的是,这波对上学轨迹的“晒”更多地融入了一种“怀旧”情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和当下流行的“怀旧热”“回忆杀”息息相关。从周杰伦的演唱会重映到王心凌的《爱你》再度出圈,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再到《披荆斩棘的哥哥》,回溯过去、复古怀旧似乎成了当代人的“通病”,人们热衷于从那些中老年明星身上寻找自己逝去的“青葱岁月”和“独家记忆”,而绘制自己的上学轨迹则可以看做是当代年轻人将这波“怀旧热”从他人转嫁到了自己身上的体现。定位截图加感言,这张上学轨迹图不只是当代年轻人为自己打造的一张社交名片,更是对自己过往成长经历的一次梳理,这一点一线一图间,凝结着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情感与记忆。

  另一方面,这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当代青年寻求自我认同的一种新范式。根据联合国1989年的定义,青年一般处于20岁左右的年龄,精神分析学派著名学者埃里克森曾提出“人生八阶段”理论,认为该年龄段的青年渴求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追求自我同一性,一旦陷入“身份混沌”状态,便会失去方向感和存在意义,从而导致内心和行为的双重焦虑与冲突。不难发现,在这场晒上学轨迹的潮流中,参与者大多为95后或00后,作为“Z世代”的一员,他们熟谙数字科技,受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极大,网络社交平台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平民性也让他们更多地渴望自我展现和自我塑造。然而,与他们极度渴望获得他人关注的愿望不相匹配的是,大多数青年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很难从自己现处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我认同感,于是,回溯自己的上学轨迹、追忆自己的过往人生路径便成了他们寻求认同、彰显差异的个性化手段。可以说,这场在部分人眼中被视作“制造学历焦虑”的热潮,其本质上恰恰是青年群体为了缓解自身自我认同焦虑而产生的。故而,旁观者也不必持对立情绪来审视这波热潮,毕竟,被围观者本身也存在着迷茫。

  当然,最后我们也要明白,“当你开始想念过去的时候,恰恰说明你看不到未来”,无论是缅怀过去还是从过往中寻求自我价值,这波晒上学轨迹的热潮终究只是一场虚拟的网络游戏,它无法为我们提供真实的幸福感和长久的自我认同感,回望过后,更重要的是,记得展望未来。08生命归宿,当尊重个人选择

  来源:8月30日《钱江晚报》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自然规律。生命的降生令人欢欣鼓舞,如何收场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话题。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在杭州一个小区,100多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围坐在一间教室内,聚精会神地听一场有关生命归途的讲座。这群老人从志愿者项巧珍这里,第一次听到一个陌生却又直击内心的词汇——生前预嘱。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但在忌讳死亡的社会氛围下,很多人对于这种必然的归宿,缺乏应有的准备。事到临头,即便自己不想过度治疗,家人却不愿轻言放弃。一边不忍心看着亲人插满管子靠呼吸机维持受苦,一边是放弃治疗就会永远失去亲人,两难之下,纠结痛苦不已。

  医生把救死扶伤视为天职,家属则把挽救亲人视为孝道,而忽视了病人的自主权利。没有人愿意自己的生命过早终结,但面对难以治愈的恶疾,不少人希望自己能有尊严地离去。事实上,徒劳的过度抢救往往只是增加病人的痛苦,即便生命得以延续也是没有尊严和质量的。病人不但受尽了罪,还花了很多冤枉钱,“人财两空”的结局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基于上述考量,近年来不少医学界人士致力于推广生前预嘱,还有人发起成立“临终不插管”俱乐部,为自己争取有尊严地离开的权力。几年前,知名作家琼瑶给儿子写了一封公开信,透露她看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联想到自己的身后事,叮嘱儿子万一自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不需要采取各种急救措施,只要让她没痛苦地死去就好。琼瑶的有感而发,一度引发公众对于“尊严死”的持续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尊严死”与安乐死不尽相同。后者因涉及法律、医学、伦理、道德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古老复杂的问题,难以遽下定论。而前者是指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放弃抢救和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让死亡既不提前也不拖后,自然来临。如果有生前预嘱,家属和医护人员就能了解患者的真实意愿。这不仅保障了患者对生命的自主权,对家属而言也是一种解脱。

  正因如此,推行生前预嘱取得了局部性突破。今年6月23日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在临终决定权上做出大胆突破,将生前预嘱纳入法律体系。其规定:“医疗机构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即有采取或者不采取插管、心肺复苏等创伤性抢救措施,使用或者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进行或者不进行原发疾病的延续性治疗等的明确意思表示。”

  这意味着,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如果患者生前立下预嘱不要做无谓抢救,医院要尊重其意愿,让病人平静走完最后时光。死亡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很多老人得知之后,也纷纷希望自己不要“活”在病房里。与其生不如死,不如有尊严地离开。生前预嘱是尊重患者选择权的人性关怀,但当它成为一项制度,纳入立法,还有繁杂的现实问题要面对,是否推广、如何推广,还需要仔细研究。

  或许,终我们一生,也未必搞得清楚死亡,但面对这种无法避免的归宿,我们理应预做思考与准备。既然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人生考题,那就应当允许有个性化的选择。一个人来的时候无法选择,但愿走的时候可以从容自在,遵循本心。任何生命都有走到尽头的一天,有些时候,放弃治疗并不等于放弃生命,而是选择在有限的时光中如何高质量地生活。往期推荐:

  好题|2022名校作文素材:交流融合、和合文化

  佳作|2022高考天津卷的这两篇58分作文,别具烟火气

  素材|2022.8.27新闻周刊文字整理版

  素材|网红法学教授罗翔这100条经典语录

  技巧|6篇高考满分作文告诉你: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四清”原则

上一篇:男童误入电梯坠亡:别让煽情消解了新闻的意义
下一篇:· “熊猫爸爸”和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