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1)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但我国高校课程教育中没有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指导性、针对性不明确;对校内外的生命教育资源缺乏引进和有机整合。所以,必须加快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视和改革,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和伦理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生命观教育。

  (一)生命的困顿呼唤大学生生命教育

  目前中国教育在学生“知识增长”方面做得卓有成效,而在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方面存在着缺失。当下,许多大学生出现“生命的困顿”,多表现为严重的无聊、郁闷,时常感到焦虑不安;严重者发展为抑郁症、自闭、自残、互殴;再严重者到自杀、吸毒、伤害他人性命[1]。更有甚者,一些学生由于对他人的“羡慕嫉妒恨”,不择手段残害他人的事件在高校也屡屡发生。这些惨痛的教训让教育者在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条件无疑越来越好,经历的挫折和磨难却越来越少,导致其心理能承受的压力和挫折就相应薄弱,而来自学业、就业和社会交往的压力并没有因为生活条件的提升而减少,一些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自身的外部世界,陷入了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疏离的境地,对生命也开始漠视。因此,当人生道路遇到波折、磨难,一些大学生轻视自己与他人生命的事件就极易发生。因此,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是最富有朝气、最具创新精神和具有远大理想信念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几年后他们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思想道德、生命质量如何,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状况,也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整个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生活质量,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才的志向,培养他们树立中华民族坚强的意志、自信、勇敢、坚强的品格,同时,保持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和谐[2]。然而,在校2000多万的大学生群体,其中如果对生命漠视、轻视的人群增多,学校难以向社会输送大量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亲人们会因为失去至亲至爱的人而遗恨终生。这对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要使大学生既尊重自我,又尊重他人;既肯定自我,又肯定他人;既珍惜自己的生命,又懂得珍惜他人生命;既满足自身需求,又维持与自然、他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平衡。

  二、大学生生命认识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心理和价值信仰的健康发展,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国传统教育中,学生自幼未接受过生死观的教育,缺乏对生命的认知和敬畏,而现代教育又过多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发展,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培养,缺乏对生命的关爱和自身价值的认可。

  (一)大学生主体的内在因素

  目前,总体上,大学生的生命观是积极向上的,不过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重自我发展,却感到迷茫。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成长道路大多一帆风顺,尽管大学生都非常关心国家发展、祖国统一、国际关系等,但是更加注重自我的发展[3]。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的朋友群体和生活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在和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理矛盾和行为失范。另外,大学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的影响,容易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如果没有及时良好的引导,他们会忽视甚至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2.社会压力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置学生于教育的流水线上,并且很大程度上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当心智和心理承受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无法承受竞争带来的压力时,一些责任意识薄弱、生命观模糊的学生极有可能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

  (二)家庭、学校和社会外在因素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家庭和社会中人们大多避讳对“死亡”这一话题的谈论,认为这是不吉利的,避而远之。父母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只关注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目前,虽然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往往是出了问题再关注,忽视了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生命价值的思索和引导。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也多流于形式,不仅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对于自己、家人、社会的重要意义,反而引起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排斥和反感。另外,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上的一些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也渗透到大学生思想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生命价值思考,一些学生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尤其是网络游戏里,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轻而易举,使得一些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感知和情感变得模糊和逐渐麻木。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途径探究

  目前我国高校可通过增设生命教育课程、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专题教育,重视实践教育和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等途径来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增添生命教育内容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增加人文关怀,使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和面对现实,在课堂上传递一些正面的、深刻的、对学生思想认识积极有益的信息;生命教育内容必须重视生命体验,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关注学生的根本需求,不仅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灌输,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积极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提升生命质量。

  (二)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开展各项专题教育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建立自由、和谐、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轻松自由地学习和生活,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远离喧嚣尘世的不良影响,也可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专题教育或讲座对学生的生命情感教育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1.挫折忧患教育。当代大学生群体缺少必要的挫折和磨难,引导学生认识到挫折和苦难同样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回避和选择的。人生真正的意义恰恰是在战胜苦难和挫折、挑战厄运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实现的。2.生死观教育。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死亡的思考和认知,死是生的对立面,要积极对待生命就要坦然地面对死亡。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与死,了解死亡的过程和不可抗拒性,从中去体会生命的有限与可贵,从而培养学生保持理性的生死观。这也包括了如何提高生命质量的思考,去关注生命意义、关注伦理,从而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更加注重提高生命质量。3.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医生,对学生在学习、与人交往、就业等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及时进行疏导和矫正。学校应重点关注可能因家庭、情感、病史和突发事件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学生,要做好定期筛查、积极预防,减少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更要及时发现和提早治疗。另外,近年来我国高校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上升。预防大学生患抑郁症,首先应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自我,认知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一旦发现学生有抑郁症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生命教育不能仅满足于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熏陶,应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保护生命和救助的技能,强化生命责任意识。例如:高校应定期举行消防演习火灾、地震、逃生等灾难的应对方法,锻炼学生逃生本领与救助技能,提高突发危险的应对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学生走进孤儿院、养老院等机构,在关怀他人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意义,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和懂得感恩和奉献;也可带领学生参观医院急诊室,体验生命可能会转瞬即逝,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可通过和孕妇交谈,了解孕育生命的艰辛和感受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之情。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来见证生命的珍贵,认识到生命责任是人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到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2)

  二、语文的课程属性与生命教育的可能

  大学语文何谓?早在1996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高教司就把大学语文界定为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语文,大学语文与此前三个学段的语文存在怎样的区别?大学语文教学界就此进行过充分论争和探讨。其中我们也看到这样一种比较折中或者说比较综合的理解:在工具层面,大学语文应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在人文素养层面,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经典作品,深入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起到情感陶冶的作用;在文化层面,大学语文承载着继承和传播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任务。然而这样的阐释对于大学语文而言其实大而无当,因为从小学到中学,我们的语文其实都承担着这样的使命。我们认为,大学语文首先得回到“语文”上。大学语文在其课程本质上,不是政治教育,不是人文概论,也不是思想史。大学语文应该是通过经典文章的赏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小学的语文,应该回归并深入到“文章”中。如果我们强调大学语文的文化功能,那么“,以文化人”的思想就应该是我们的借鉴。从字源学上看,最早的“文”在甲骨文中像一个正立的“人”,其胸部有纹饰。因此“,文”的最初意义大约是指人类对自身的装饰和美化。“文”中包含着秩序、节奏、规律之意,因而又引申为礼节仪文。当然,无论是“文字”之文,“文学”之文,还是“文化”之文,它们都同时具备形式创造的意味,正是因为这种包含着一定秩序、节奏、规律的形式能指,引领人们进入更为丰富的意义所指。所以“,文”的情感性、形式性和审美性就应该成为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标准。《大学语文》的教育体现为高度的融合,是多样中的统一,是在大学之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教育。因此,大学语文从课程属性上具备了通过优美文章进行生命教育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无不是作者情感的完美结晶和思想的审美化和艺术化,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其实也就是与这些作者跨越了时空的生命对话,通过情感的激荡、灵魂的洗礼和思想的深化,学生理解了生命的真谛,懂得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追求生命超越的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同意孔庆东先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学语文,首先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3)

  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延伸,而其教育的水品却长期的低下,现今已经成为了各个大学思想教育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即关于生命的教育,大学的生命教育即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生命安全的教育。对待生命的态度、生命的认知以及生命价值是生命教育主要包含的内容。具体的理解是教育者教导受教者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完成生命的传承、寻找生命的源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真爱生命的本体。通过生命教育致使受教者增加对生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内涵,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1]。

  二、在思想教育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可增加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现今的大学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理论,而不是向学生进行感情教育和道德教育,过于虚拟和抽象化。而通过属于感情教育的生命教育的开设,以及在思想教育中的融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度和学生的喜爱度都得到大的提升,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加。

  (二)生命教育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化性质。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的“人的解放和人的发展”学说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观点,都表明了人本化的重点。然而在当今的大学思想政治的教育中人本化的程度很低,而以教导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为目的的生命教育刚好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化的程度。

  (三)生命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精神成长。生命教育中强调给予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尊重和敬畏,以及尊重、敬畏、责任和原则四个基本的对待生命的态度,尊重使生命的意义得以体现、敬畏使生命价值得以体现、感恩使生命充满甜美,而责任体现了生命的厚度。这样的教育方式使每一个受到教育的人对自我、他人、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热爱和责任,从而更好地去生活。

  三、在思想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生命教育要渗透在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中。首先,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给出专门的章目来介绍和学习生命教育,在关于树立大学生三观的章节中更需要强调,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其次,还需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生命教育者到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师资力量;最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授课方式上,要体现更多的精神情怀和人文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目标。

  (二)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现今很多的大学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主要以培养“社会人”和“政治人”为主,这是一种落后并错误的教育理念。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体育人,培养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多元的价值观。

  (三)建设具备生命教育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大学生如果在校园生活中体会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那么他在潜移默化中就会体会到生命教育的本质。因此,大学在物质文化的建设要特别的重视人文关怀,合理地规划的校园的人文景观。同时学校在校园文化的软件方面也要注意人文关怀的体现,校风、教风、学风都要深含人文的关怀,用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较少生命的焦虑感与不安感。

  (四)学校应开展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研究。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问题日益严重,而现今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作为生命教育主阵地的大学必须为该问题担负一定责任,必须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学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成立独立的课题研究。根据中外的已有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情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命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4)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陷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冲突、困惑、迷茫、焦虑等生命困境,不少大学生感到“活得没意思”。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展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心理断乳期”,无法合理排解种种压力、焦虑、冲突时,又由于对生命的重要性和对死亡理解的淡薄,便极有可能走向不归路。要解决大学生生命发展中面临的这些诸多问题,就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人不仅同其它生物一样拥有自然的生命,更具有社会的、超越的价值生命。生命教育是指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引导人们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生存能力,提升生命价值,最终使人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要认识生命现象,而且要感悟生命境界,对各种生命现象持尊重的态度和人道的关怀;生命教育是一种自我认识及自尊的教育,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个性特征,并充分接纳自己、珍视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和体验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笑对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践行生命教育的理念,提升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识生与死的自然过程,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会和掌握个人生存和发展必备的心理素质和技能,热爱生活;学会感激,学会爱和给予爱,负起生命的责任;开展忧患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战胜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的知识,积极预防和干预心理危机,有效地挽救生命。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正确的、审美的人生态度。它承认人生现实不可避免的苦难和逆境,但却敢于正视、勇于超越人生的生存困境,面对人生的挫折和挑战,不断的探索和追求。

  二、生命教育的发展

  我国大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这被认为是我国开展生命教育的前奏。2003年,吴甘霖教授出版了《生命智慧--一活出自己的阳光》,此书被誉为吹响了我国“生命教育的世纪号角”。2003年4月,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这是全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以“防止大学生自杀”为主题的大型会议,体现了对大学生生命的关注。2004年,清华大学开展了生命教育的拓展训练活动。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吴甘霖教授作了题为“中华生命教育的前景与策划”的主题发言。2008年4月,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暨《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编写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就如何教育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内涵、激发大学生热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展开讨论,并一致认为这己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1]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和学校教育体制的客观呼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物质文明得到高速发展,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出现了享乐之风、个人主义,网络文化虚无主义等,让大学生陷入了价值与意义难定的人生观困惑之中。同时,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承受的生理、心理压力空前增大。,生命教育。特别是属于“80后”的一代人,被认为是非观念淡薄,价值观念不清,生命观模糊,易受压力影响,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生命教育。[2]

  学校教育不应该只是训练学生谋取职业或获取知识,还应该引导他们充分体验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作好准备,迎接人生的挑战。,生命教育。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从人生的终极问题上思考生命,理解生命,从而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捍卫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正确态度和对人生的崇高追求,这不仅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客观需要,也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选择。

  尤其在相续发生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等大灾难后,需要大批的志愿者去参与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的医疗与心理的服务工作。所以,在大学里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也有助于今后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危机事件中。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传统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抽象剖析对人的本质、人的理想、人生价值和人生准则等方面的剖析来进行的。,生命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抽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于道德知识、价值准则的宣讲,忽视了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淡漠了生命的激情需要,也就淡漠了对人心灵和智慧的开发,淡漠了对人生命环境的热爱,淡漠了对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陶冶,导致使他们缺少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欣赏,从而面对挫折和打击缺少耐挫力和宽容度。[3]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提升人、完善人,使个体生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教育要直接面对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灵魂,强调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人存在的价值。教育有责任对个体生命的完整性、人文性、过程性加以关注,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培育学生的生命意识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孔子的著作《论语》中就体现着强烈的贵生重死的生命意识,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是极其宝贵的,不仅要尊重别人的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尽情地释放光彩,让生活过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当前大学生漠视、践踏生命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率先担当起生命教育的责任,并应该将生命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突出的内容就是对生命的关注和关爱。[4]让学生有生命觉悟,从而提升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提高生命质量,敬畏生命、关怀生命。

  生命利益是学生的根本利益所在,生命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应根据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教育,满足了学生了解生命的欲望,使之懂得珍惜生命、延长生命,在有限的人生中充分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这正是德育实效性的终极追求。而且德育以生命教育为切入口,满足了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增强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全面进步。,生命教育。[5]

  3、大学生个体的主观需要

  生命是由出生、成长、老化、死亡等构成的连续过程。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作为青春期学生个体,各个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成熟,精力旺盛,容易冲动,正处在一个极富生气却又极不稳定的时期,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称此阶段为自我同一性危机的阶段,如未顺利度过极容易出现自我角色的混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生命历程的升华,只有重视生命质量,才能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因此,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社会栋梁的青年学生个体就更需要接受生命教育。

  四、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途径

  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高校中的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课程中虽然也涉及一些有关人生的问题,但不够全面和系统,高校应该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把良好生命意识的培养提升到课堂教学的高度,把生命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的主要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因此课堂也应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

  同时,高校也要注重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力度。在教育方法上应本着创设生活情境,注重生活体验,营造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参与的原则,避免空洞乏味的说教,运用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从情感入手,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逐渐内化为自觉的生命认识。,生命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个人生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变,获得生命的成长。[6]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不应局限于教室里和课堂上,还应该体现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扩展大学生的求知领域,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使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充满乐趣。社会实践也不仅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巩固知识、增长才干、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大学生体现自身价值,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大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回馈社会、服务群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获取自尊感、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感,激发其对生活的积极情感和对社会的崇高责任,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3、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健康、和谐、统一发展,涉及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个历程,追求一种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追求主动发展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一种不断完善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从生命意义的角度来说,生命成长过程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更是心理的精神气质的存在。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重要的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纳入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去,将学校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有机整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示范、催化、矫正与疏导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真正把握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特点,理解生命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解决生命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压力。[7]

  参考文献:

  [1]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

  [2]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对广州地区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12-17

  [3]张晓媛,王志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关怀教育体系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09(6):7-11

  [4]梁晋.生命教育:高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责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1)

  [5]邱伟光.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兼析非典的德育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03 (6)

  [6]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8):12-16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5)

  生命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生命教育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生命教育的关注点也日益广泛。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文生命视角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文生命视角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突显,对人文生命视角的研究、推广和弘扬成为热潮,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不断涌现,良莠不齐的文化冲击着高校学生的生活,人文生命视角作为在中国革命建设中形成的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探讨人文生命视角与高校精神文化相融合的问题,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再审视,而且可以通过挖掘人文生命视角的现实价值发扬其先天的育人功能,为高校的生命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1.生命教育的理论内涵

  生命教育,英文名为Life education,其核心就是一个“全人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的概念,它是以“人”为中心,做横的延伸,纵的连贯,包括身、心、灵的健全成长以及德、智、体、美的平衡发展,帮助学生将内化的价值理念统整于人格内,透过“知、情、意、行”的整合,达到“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目标 。生命教育主要是指针对生命本身及其相关因素的教育,在生命教育的定义中,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理解。狭义的生命教育主要是指对生命自身的关注,主要针对个人生命、他人生命、自然生命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而广义的生命教育则针对生命及其相关的因素,不仅仅包括生命本身的内容,而且进一步拓展到对于生命意义、生活方式、生存价值等相关抽象因素的教育,关注个人及社会生命价值的提升,从多个角度强调对生命及生命个体的关注。在生命教育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引导个人了解生命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也就是对学生生命化的教育理论。生命教育基本理论建构的基础在于确立“生命化”的理念,包括对“认知体”如何经由“具体个人”而回归“生命体”的综合研究。可以说在生命教育中,“生命化”理念是教育思想发展历史生成的逻辑选择;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引导学生以更加宏观的角度了解生命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个体生命的活动轨迹,形成对生命的全新认识。

  2.生命教育理论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状态,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加强对生命价值的重视,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和发展模式进行指导,包括哲学基础、生命伦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教育学基础。生命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和个人情况会进行相应的调整,生命教育的理论体系也非常丰富,具体包括生命化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情感教育理论等。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生命教育的现状,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如下: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三个层次,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六类基本教学任务:第一,关于学生的人生教育,主要包括出生教育、养生教育和生死教育;第二,社会道德和人伦教育,涉及到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人际教育;第三,社会性格和人性教育,包括信仰教育、善恶教育、真伪教育、美丑教育、利害教育;第四,学生个人人格教育,主要结合心理教育、个性教育、品格教育,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五,人文历史教育,具体包括历史传统教育、哲学反思教育、社会关怀教育等内容;第六,伦理人道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的教育、爱护环境的教育、敬畏宇宙的教育等。

  综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认识到,生命教育视角是大学教育实践领域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在国外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中,主要是从生命理念、生命引导和生命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文化意识、社会价值等角度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的产生机制和思想特点。美国被称之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生命教育的国家,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虐待儿童,自杀,他杀,暴力,吸毒等严重的问题,美国针对这些问题开始研究并实施生命教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命教育教育的角度以及工作的艺术和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受助者的帮扶效果。在当前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针对生命教育视角的效果进行了总结,明确提出在心理引导、精神指引以及人文关怀等过程中,科学的生命教育及其应用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命教育介入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τ谏?命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生命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积极传播生命教育理念

  在大学生命教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将对生命教育的感悟作为学生语言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对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视,避免应试教育的功利思想。对于大学生命教育课程而言,价值观的培养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生命教育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因此,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帮助中学生经历过入门理论理解之后,加强对学生价值观、责任感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引导,督促大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价值理念,引导孩子体会课外实践的乐趣,了解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形成学习文化、丰富自我的意识,改变单纯的应试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帮助学生进行内涵积累,可以采取互动交流、实践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社会生活,加强对自身的了解,利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考能力,通过日常的教育积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价值道德水平。

  2.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念理想

  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健康向上的理念,建立生活与生命的平衡。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追求快乐和幸福是生存的本质和个人的基本目标。在生活和生命的权衡中,很多人会面对个体幸福感和社会责任等要素的取舍。通过生命教育,会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到生活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是物质表象的体现,更深深凝结在个人的精神和内在体验上,通过生命教育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追求精神幸福的方法,抛却单纯的物质和肉体享受,领悟更加深层次的精神快乐。

  3.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04-02

  高校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强调在生命感悟、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追求生命的价值,建构生命的意义。但在实际的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理论表达与语言述说的紧张性,致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对大学生教育的实际效应。因此,本文在生命教育的课堂教学语境下,从教育叙事的角度出发,探究生命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生命教育的独特性:理论表达与语言诉说的紧张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是以“生命”感悟“生命”的教育活动。作为主体的“生命”(教师)以“生命”的丰富性与发展性为教育内容,通过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对每一个个体之“生命”(学生)的教育。①生命教育就是要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它强调人的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它关注人际交往中精神能量的转换;在保障机制上,它注重生命主体自主能动的投入和合作。②

  由此可观,生命教育的“生命”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目的,既指向一种教育的内容,又包纳了教育的对象,同时还涉及教育的方式。生命是一种动态的多维关照,无法用一种逻辑性的、纯理论的言语对其进行诉说和表达。因此,在生命的事实中无法找到理论与现实的绝对符合,难以用某种理论去解释生命的现实,从而造成理论的有限表达和意义的不完整诠释。

  二、教育叙事与生命教育独特性的契合

  叙事既是一种推理模式,也是一种表达模式。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述世界”。叙事打破了科学逻辑推演的语言局限,解释了现实社会生活领域的复杂行为关系及其随时间流动的变迁特征。因此,它也是一种思维的模式和意义生成的工具。随着时间不断的发展,叙事学逐步向教育研究领域扩展,成为广大教育者表达自我教育生活中的教育经验、体验的有效方式。它通过叙事来描述教育者的教育经验、行为以及作为群体和个人的生活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③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种活动,就其本意来说,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④生命教育的价值诉求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达到对生命真正意义的追寻,培养受教育者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的珍重,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升。在生命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从生命的基本知识出发,从珍爱生理层面的生命入手,在引导受教育者感悟与体验生命的过程中,通过拨开围绕在日常生活中的迷雾与困顿,从而升华至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内在生命,并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价值回归。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的经验世界,帮助学生体会、感悟和思考真实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不断建构生命的意义。

  生命教育的价值诉求规约了教育者的理论表达。在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时,任何理论性话语都难以表达出人类最真实的情感。而叙事从现实生活中摄取题材,讲述经验的方法为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方法。教育者在生命教育中,用叙述的方式对生命经验进行表达,对生活故事进行述说,引导学生在学习叙事和进行叙事的过程中,或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或分析和诠释文本或故事,在交流互动中建构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并获取知识与文化的意义,在意义的生成中,实现对生命的诗意追求。⑤

  三、叙事视角下生命教育教学的策略构建

  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蕴藏于日常生活中,在不断重构的生命灵动中。生命教育教学中叙事的运用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命的存在本质,通过收集并叙述现实生活中的生命故事,在注重叙事伦理的基础上,对生命事件、个人的生命故事进行诠释,以求透过生命现象寻求生命的真实,探求生命的意义。

  1.收集生命故事,挖掘最真实的生命事实

  生命教育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生命往事的生命个体。因此,只有切合不同生命个体的需求,才能契合教育实践的诉求。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生命事件,着力关注生命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感受和体验,通过这些来表达不同的生命诉求,彰显出丰富多样的教育意义。

  因此,生命教育叙事的有效表达首先要进行生命经验的收集。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有关生命的事件都可以是叙事之物。在教育叙事中自我与社会均是叙事之物,社会条件、话语和叙事实践交织在一起,塑造了自我及其身份的属性。⑥对于社会的叙事之物,可以通过对典型的关乎生命事迹的故事叙述,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可贵,进而尊重一切生命。个体自我的叙事故事包括讲述者与一系列意义重要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的故事,这里既包括了发生在自我身上的生命故事,也包含了自我所经历的生命事件。通过对个体成长轨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的叙述与分析,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方法去面对痛苦和失落,从而追寻更高的生命意义。

  2.诠释生命意义,构建温情的生命世界

  叙事不仅仅是记录和叙述故事,而是要对故事本身进行持续的反思与追问,进行经验的重组和意义的诠释。当一个鲜活的生命故事呈现在面前时,不仅仅是对它做一个简单的描述,而是要去挖掘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意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诠释,使这些故事和经验的内在意义让受教育者领会和把握。无论是对社会生命现象的诠释,还是对个人生命经历故事的诠释,首先都可以从需要探究的主题出发,将事件的关键点或个人生命经历故事的关键阶段提炼出来,然后对这些关键的事件和阶段进行分析,分析关于这些现象事件的基本特征和状况说了什么,最后进行关乎生命意义的重构。并通过生命意义的追寻,构建起一个充满温情的生命世界,而在这一充满温情的生命世界中师生双方的感情就能得到升华,人性得到丰富,心灵得到沟通,生命得到关爱和呵护。当然,合理的叙事语言是必要的。教育者通过叙事性的语言,将抽象的社会生命现象以叙述的形式具体地呈现出来,同时需要确定好叙述的顺序,是运用顺叙、倒叙还是插叙的方式把这些事实或事件组织起来,从而使叙述过程条理清晰、主题鲜明、详略得当,有助于他人进行理解和把握。而对于个体生命经历的叙述则要求个体语言叙事关切生命“实存”状态,抒发个体语言认知体验,描述个体生命的发展轨迹。通过语言叙述,表达出受教育者的生命感悟,构成生命意义的统一体,并在意义统一体中产生更多的体验,实现更多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和生命意义的发现。

  3.体验与对话,促进学生主体对理论知识的内化

  叙事不是单个生命体的内心独白,叙述也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是存在于说着与听着间的交互关系。哈贝马斯认为,“交流的经验,如这个名称所表露的,起源于至少把两个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交互行为的关系,它发生于通过语言而建立起来的对稳定的意义的理解的主体际框架中。”⑦因此,生命教育的过程其实是知行双向结合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把生命的意义内化为学生主体自身的思想,而内化过程只能在学生主体自身的体验与教育教学主体的对话中才能完成。在生命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通过叙事将抽象的概念融入具体的叙事经历中,以生动有趣的叙事方式提出一个合乎生命教育价值主旨,合乎个体特征的命题进行探讨。同时,教育者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成为个体生命经历的叙事主体,并通过各自生命事件的叙述与交流,形成生命意义生成的共同体。在叙事活动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点评和总结。总结叙事活动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已为学生内化和吸收的知识,并针对在学生叙事活动中出现的认知偏向、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以促进叙事活动的良性循环。

  4.注意叙事伦理,尊重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生命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涉及到以师生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会涉及到伦理问题。因此,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教育过程中要持守的伦理底线,担负的伦理使命,并在这种底线与使命之下对涉及到的教育事件、教育人物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判断。对于社会生命事件的叙述,教育者一定不能超出事件本身的伦理底线,哪些是该讲的,哪些是不该讲的。尤其是从人性或者尊重生命的角度看,生命叙事不仅要帮助受教育者认清生命的产生与逝去,同时也要预防道德安全问题的出现。而在个体生命经验的叙述中,教育者要确保叙述参与者自愿对他们的生命经历进行叙事,教育者不能强迫性的要求学生叙述不愿讲述的事情,同时不能妄加评论。

  四、结语

  教育叙事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行之有效的表达方式。生命教育中叙事的运用,将从生活中撷取的教育真实转化成教育意义,将文本、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消解理论表达与言语诉说的内在紧张性,促使学生实现对生命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实现生命基本知识的传授,生命教育价值的彰显,完成生命意义的构建,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

  注释:

  ①郑晓江.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0,

  32(2):1-7.

  ②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9.

  ③邓达 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3):106.

  ④叶澜.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⑤邓达,熊沐清.外语教学的叙事表达:一种教学论视角[J].外国语文,2010,(3):105.

  ⑥丁纲.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3):73.

  ⑦[德]哈贝马斯.社会科学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56.

  参考文献:

  [1]丁纲.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郑晓江.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2).

  [3]陈晶.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徐园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9).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7)

  20世纪以来是一个国际教育思潮分外活跃的时代,各种教育思想潮流如终身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全纳教育、女性主义教育、生态教育、后现代主义教育等等汇聚激荡,为教育发展注入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生命教育无疑也是当中十分重要的一股潮流。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是关注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教育,它是在社会运动中过程中形成的、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盛行于当今各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在上述背景下,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似遇春风春雨,一下子欣欣向荣起来,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发展势头良好,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生命力旺盛,令人喜慰。

  中国提出生命教育的直接现实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对现代学校教育中“无人的教育”的反思,其实从深层次原因来讲,是对“教育异化”等问题的认识的结果;二是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问题突出,如自杀观念增强、价值观念模糊、生命意识淡漠肤浅等,这其实是严峻的生命问题在生命个体上的现实反映,从而折射出了当代社会与教育的某种重大缺失和危机;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其实是理想的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使命。而开展生命教育研究是为了探寻生命教育的规律,以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解决教育面临的时代问题。

  “生命教育”一词在我国(这里指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上世纪70年代就已提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看作是一种生命教育,对生命教育本身尚未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知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发表了题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的文章,唤醒了中国研究者的生命意识,“从而使教育研究中的生命从隐性走向显性”;中国人民大学黄克剑教授对生命与教育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教育有三件事情要做: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并提出教育当是“生命化”的教育,还从哲学和实践两个向度上建构了一套较严密的理论——“生命化教育”理论(详见张文质《回归生命化的教育——黄克剑先生访谈录》一文)。叶澜和黄克剑等人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当代生命教育早期研究的代表人物,其功不可没,此后我国生命教育研究逐渐兴起,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形成一股新的热潮。

  2000年以来,我国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明显兴起,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国家教育系统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如:1977年,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首先提出“生命教育”概念与愿景,同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台中市晓明女中设计生命教育课程,还制定了“国民中学推展生命教育实施计划”,2001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该年也被定为“生命教育年”;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该省教育厅特为此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同年,上海市也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湖北省咸宁市从2004年开始就启动了“生命教育”研究,2005年组织专家撰写了教材《生命教育》,2006年其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系统的生命教育教材《生命教育》;2008年,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和《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三生教育”在云南兴起。

  第二,研究者或队伍日益增多、壮大:专家教授等领军型人物(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刘铁劳等,南京师范大学的冯建军、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河南大学的刘济莨,江西师范大学的郑晓江,北京教科院的冉乃彦,等);研究生群体也参与到了其中(从2008年搜索的硕士论文数量和质量来看,很明显,说明硕士研究生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研究生力军)。

  第三,初具规模,研究成果初步丰富:一定的著作成果出版发行(仅笔者已收集到的已有接近20部,参考文献中已列出部分,而且从出版时间来看主要集中于2003年以后);一定的研究论文公开发表(仅笔者已收集到的公开发表的关于生命教育的期刊论文就有200多篇,“三生教育”在《昆明学院学报》设有专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刊登相关论文20多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研究增多。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检索,笔者发现,2008年度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的优秀硕博士论文就有50多篇,这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说不算多,但相对于2008年以前研究甚少或几乎没有的情况而言,这已经预示着某种极大的进步了;而且研究生在选题时多受到其导师的影响,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中国有了更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生命教育研究者”或支持者。

  第四,研究视角多元: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我国生命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生命教育研究时主要的视角有哲学的,教育学的、心理学的,伦理学的、社会学的等,有单独从某一视角出发的,有以某一种视角为主同时兼有其它视角的,有专论生命教育的,也有在研究中涉及生命教育的,但最主要的和更多的还是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研究。例如:张文质等编著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石中英等人的《价值观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等主要是从哲学的视角来论述生命教育,王北生等人编著的《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域拓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则比较明显地从心理的视角来研究生命教育,而像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系列著作、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及《生命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王晓虹的《生命教育论纲》(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等则多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生命教育的。另外,如硕士研究生朱清华的《伦理学视野下的中学生生命教育》、唐瑛瑛的《生态学视野下小学生命教育之研究》等则是从伦理学、生态学及其它视角来研究生命教育的。

  第五,研究涉及的层次:(1)年龄层次:幼儿,青少年,成人及老年人生命教育皆已涉及到,如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金香在其导师郑晓江教授(我国著名生命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就做了《老年人生命教育研究》;(2)教育层次:从基础教育(中小学)生命教育到高等教育(大学)生命教育,不过最多的还是在中小学层面,大中专及高职等职业院校涉及极少,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如欧巧云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一书便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做的研究;还值得一提的就是云南省教育厅做出了要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三生教育”的决定,目前也基本得以落实开展;(3)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并行(从教育理论到学校教育活动开展及学科渗透的课堂教学)。

  综上,虽然台湾和香港生命教育相对起步较早,大陆稍晚,但总体上看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系统、严密和成熟,研究机构不健全(极少),理论框架尚未(完全)建立,研究的空白也还不少,实际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强(主要是指生命教育引起的社会变化方面的成效);不过这也与教育本身的特性有关,教育不能只讲短期效应,也不可能立杆显影,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也,教育事关人类社会长远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切不可急功近利,而当思“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非有“垒土”不可“成丘”。尽管如此,生命教育这样一种新的趋势和力量在中国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其前景不可小视,其未来影响不可低估。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8)

  1、生命化体育教学的诠释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随着体育科学的建立而出现的自然现象,也是一个有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在中国最早的《体育教学论》著作中(王伯英等著),对体育教学的定义:它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的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揭示体育教学质量。关于体育教学的权威定义:第一种:所谓体育教学,乃是指学校教育中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得以积极主动地通过掌握技术技能、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及自然或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教育过程。第二种:体育教学是一种以体育教材为中介使学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掌握体育知识及技术技能、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以促进其身体、心理、社会等适应能力且使之得以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有学者从生命的角度,将教学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绕过人的生命直接企及知识目标的教学;第二种,利用人的生命为有效掌握和发展知识技能服务的教学;第三种,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人的生命自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本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生命化应该是以尊重生命、关注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为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生命的价值取向。本文生命质量是指自然生命的质量(基本身体形态、生长发育与体质状况等)、精神生命质量(态度、情绪、意志品质与价值观等)和社会生命质量(自我实现程度、社会适。

  2、体育教学生命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生命化特点更为凸显。体育教学不仅将目标定位于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学生精神层面的生命,教学中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如顽强意志力、探究意识、协作能力等,即学生社会生命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能够协调发展和完善。体育教学的鲜明特点即实践性,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身体运动,体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是一种动态过程。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生命在于运动。”“动”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它教学的主要特点,生命的价值、意义和智慧都在“动”中得以体现。

  第一:体育教学环境是动态的、开放的。

  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而言犹如空气和水,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体育教学环境作为学生主体直觉背景,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生命源于自然,生命发展需要空气、阳光。体育教学使学生在自然中呼吸自由的空气,享受阳光照射。体育教学环境需要物理环境是复合的,需要场地器材等等这些与阳光、空气、水、树木与草地等自然环境紧密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体育教学的心理环境也是复合的,空间变化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动态变化。体育教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生命的自由与激情在体育教学动态中的释放。

  第二: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是体育教学主要活动形式,老师通过自身内化的知识与技能展示给学生,用内化的生命价值,唤起学生活动的激情与兴趣。通过师生的互动,身体交流逐步把学生学习的技能知识转化为生命的价值,为学生生命的完善与发展投入资本。

  3、从教育角度审视体育教学师生关系

  毋容置疑,体育教学和生命关系密切。师生之间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提升生命价值的重要手段。由于近代体育思想都是以学生为关注对象,而忽视体育教学中另一有生命的群体—体育教师。从以下三方面讲:

  一、体育教师不能等同于“运动员。”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一部分大学生进入校园之前,就已经掌握了某些项目体育技能而且水平很高,面对这样一个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如何实施体育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技能更优化,这是摆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技术水平高的大学生会用“高水平运动员”的标准来要求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来说是一种巨大挑战。

  其二,体育教学注重生命科学性。

  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所承担高度安全责任意识是其它课程教师无法体会到的。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超重儿、心肺功能与体质差的大学生在课堂上因运动量不适而出现异常现象,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高度责任心与安全意识每时每刻都让体育教师坚守着课堂。这对于体育教师是一种无形心理压力。

  其三,教学中的困惑。

  长久以来因“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好多人眼中体育课就是简单的“蹦蹦跳跳”,不用备课、不用批改作业,没有任何含金量。以至于体育教师在劳动价值、社会地位与职称晋升方面有时无法得到认可。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伤害。以上体育教学思想,虽然用“快乐、健康、天性”来表述但仅仅是生命的一种表达,不代表生命的全部,体育教学生命化是生命发展与完善更深、更广的内涵。任何一个学科教学定位从生命角度审视体育教学,是人类回归生命的要求。冯建军强调教育中几个方面:“人文教育的失落,缺失了生命的另一半;教育与生活的割裂,丧失了生命的意义;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泯灭生命的灵性;极端的道德理想主义,培育无根的生命;压抑规训,自由的生命;生命不能承受病理性教育之重。”狄尔泰从历史文化哲学视角解读生命:“自然我们解释,生命我们理解。”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意义。基于传统体育教学对生命意义理解肤浅,从生命深度发出对体育教学回归教育本义的呼唤。

  4、总结

  体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象形字角度来诠释“体”即“人”与“本”的结合,即体现“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生命意义在于对教育本义的回归。关注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并非单纯看见生命的存在,而是挖掘体育教学中个体生命潜在的精神能量。体育教学中存在两个有生命的个体,一个是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占据主体地位;两个有生命的群体:教师与学生,都需要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不仅要注重他们自然生命的发展,更要注重他们社会生命的发展与完善。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层面上的公平与和谐。

  参考文献:

  [1]丁留国.学校如何实施生命教育[M].文教资料,2006,(5).

  [2]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5).

  [3]英,洛克著.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

  [4]杨文轩等著.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5]杨文轩等著.体育原理导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6]张伯苓著,王文俊等编,张伯等.教育言论选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48-05

  [作者简介]王倩(1989―),女,江西樟树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

  当前,我国高校内大学生自戕事件和校园暴力案件一再发生,且愈演愈烈之势迅猛,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悲痛,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的今天,面对着急速发展的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不断攀升的科技水平,我国的学生们却普遍陷入了生命的困顿中。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生存危机感加剧,自身失落的心灵家园难以寻回,加之社会快速变迁所引发的不安定感,演变成了大学生群体对“生命”敬畏感和尊重感的群体性式微,且普遍陷入到了怀疑生命价值的迷惘当中。因此,近年来诸如“复旦大学投毒案”“药家鑫杀人案”等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事件才会屡屡发生,难以断绝。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高校内部全面地开展生命教育,积极构建生命教育课程,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敬畏、珍惜生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生命教育的研究进展及概念解析

  (一)生命教育的研究进展

  “生命教育”思想最先由美国人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与此同时,他还是最早将“生命教育”思想付诸实践的人。1979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命教育研究机构“生命教育中心”,推动了世界生命教育研究的发展。

  在我国,生命教育还是一块全新的领域。生命教育的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传入我国,并逐渐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但是近年来,校园内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的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使专家学者们越来越感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也随之达到了新的高度。1998年,黑龙江省成立了“人生科学协会”,2004年,辽宁省出台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8年,云南省开始开展以“生命生存活动”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同年,在浙江传媒学院率先成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以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辅导为主要内容的“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2009年,浙江传媒学院的“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还成功地举办了“海峡两岸大学生生命教育论坛”,吸引了200多位从事生命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前来参与。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生命教育”列入其中。

  经过多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生命教育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与其他走在生命教育研究前列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方面,生命教育的课程建构并没有能够得到专家学者、广大师生和家长的重视。

  (二)生命教育概念解析

  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不同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从不同的维度和理论层面,分别对生命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思考。安庆师范学院许世平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这一概念强调生命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全过程教育。有的学者站在生命的价值诉求和社会意义层面表述生命教育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张美云博士认为:“生命教育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2]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北生教授则是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的活动。”[3]尽管这些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强调通过教育活动启发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渴望和尊重。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提倡“生命具有最高的价值”“生命平等”等观点,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生命教育课程是以人的生命为主线,围绕生命的活动和生活的内容而组织的,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4]生命教育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途径。实施生命教育课程是引导大学生主动思索生命意义、正确认识生命价值的应然选择。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支撑,指导课程的顺利开展。

  (一)本能理论

  本能理论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创建的心理学理论。本能理论认为人有生和死的两种本能。生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建立更大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这种统一体的聚合、亲和;死本能的目标在于破坏、分解或毁灭这种亲和体。[5]

  当前的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在倒金字塔型结构的家庭(即我们常说的“421”家庭)中。这些家庭出生的“80后”和“90后”大学生,从一出生起就开始受到家长们的庇护和溺爱,是家庭的绝对中心和“重点保护对象”。他们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成长道路顺利,几乎没有遇到过失败和挫折,以致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抗压能力极其欠缺。一旦遇到打击或失败,他们一方面缺乏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采取极端手段逃避失败和苦痛。这就应和了弗洛伊德在本能理论中所阐释的死本能。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获得生命体验来丰富他们的人生阅历,提高他们正确对待人生逆境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学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生命教育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最体现人性关怀的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生命教育课程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6]。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普遍淡薄,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对生命基本信念缺乏应有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需要人们后天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体验才可能习得。教育是人的教育,生命教育则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时,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做到尊重每一位大学生生命个体,要以人文关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摒弃以往传统的工具性取向的课堂教学,要让大学生们切身地感受到被关怀着的温暖,体味到“活着”的美好。

  (三)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思潮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法等国,柏格森是其生命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基本核心思想是把揭示人的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及其全部认识和实践,再由人的生命和存在推及人的历史和文化,乃至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7]

  人类对于生命哲学的不断追寻,几乎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漫长而久远。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命依赖教育的程度也越来越深。生命正是在与教育的这种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中,才使得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获得了超越于自身生命的智慧力量,而生命哲学的丰富内蕴则为我们以后的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系统而缜密的理论方法和思维方式,相信将来必会对围绕生命轴心来构建的生命教育课程产生直接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构建的原则

  生命教育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形态,想要构建起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课程,就不能像过去的某些新兴课程形态一样,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将以往传统的课程原则,生搬硬套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课堂上。坚持适当和适度的原则,这既是构建起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前提,也是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想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以人为本原则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8]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求,生命是教育的原点,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应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应该关注每一个大学生生命个体,并且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同特点和每位学生对于生命教育课程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让每位大学生都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参与到学校所构建的生命教育课程中来。离开每个学生个体,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背离了其初衷,最后难免会沦为空洞而无效的教育口号。

  (二)体验性原则

  生命教育课程的逻辑展开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的,要围绕日常生活中学生遭遇的种种生命现象,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生命保护的技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判断、体验他们自身的经验。[9]人的体验是人生命存在的方式,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深刻感受和内心情感,并且在人的生命升华和精神解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个体生命经由体验获得意义,人的有意识生命存在就是在生活中其生命体验的获得。

  当代大学生是现代社会朝气蓬勃的新一代,他们热情、充满活力,热衷于参与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学校活动,他们渴望融入社会,并且热切盼望着自己能够成为社会大家庭中被认可的成员。但是与此同时,在他们身上却又有着我们不容忽视的缺陷。譬如,他们做事普遍浮躁且急于求成,以至于他们不会想着去留下多余的闲暇时间,去思考人生、去思考生命。生命的存在和内在价值就如同流动的活水,源远流长却又神秘莫测,它在那里,却又似乎永远讳莫如深,绝不会自发地揭示自身的奥秘,而是要靠生命个体独自通过自己的体验去感悟生命之真谛,体验生命之美,因为这种生命体验才是最真实且令人记忆犹新的。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就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当代大学生不断地去体验自己的生命价值,生成生命感悟,更新自己的内在生命观和价值观,感受超越自我、超越人生的无限可能。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构建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一)确定课程目标

  从理论上来说,课程目标设计的具体化程度和可操作性的高低与其达成度成正比。[10]生命教育课程作为新兴的课程形态,应及早确立自己的课程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细分为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直接目标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大学生们的普遍需求。当代大学生普遍生命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低下且生存能力较弱,并且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生命教育的经历。基于此,我们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直接目标设定为:教会学生科学地认知生命,理解生命由来,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生死,珍爱自己的生命,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需要兼顾知、情、意、行等多个层面,因此我们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定位于:1.敬畏生命;2.尊重生命;3.热爱生命,享受生命幸福;4.实现生命价值。

  (二)组织课程内容

  构建和规范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要积极开发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新颖、意蕴深刻的生命教育教学资源。[11]概言之,就是要想构建起系统而又不失生动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就必须在课程内容上下足功夫。依据生命教育课程的总体理念和具体的课程目标,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应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课程内容:

  1.生命意识教育

  综观当代大学生的自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多数悲剧的发生大都源于自杀者自身的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于生命的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为此笔者认为,在生命教育课程中引入生命意识教育是十分迫切且有必要的。

  2.生存能力教育

  生命的存在及安全是一切生命价值发展和提升的基础。[12]在今天,由于物质欲望的过分扩张、人性的失衡,人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社会,恶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在高校,大学生伤害生命和生命被害的事件也是未可断绝。面对此种种状况,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在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生命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大学生们的生存能力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护卫生存能力。

  3.生命信仰教育

  一个人没有了信仰也就失去了全世界,没有了信仰也就无所畏惧,无法形成自我道德约束感。当代大学生中的许多人就是因为缺乏了基本的生命信仰,才最终走上了自戕抑或是谋害他人生命的不归之路。由此可见,生命信仰教育在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是十分有必要得到大家充分重视的。

  (三)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到生命教育课程的整体实施趋向和实施效果。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了解到学生有关课程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评估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进程。

  1.知识掌握情况

  形成性评价是事物在发展或过程中的评价。总结性评价则是事物发展完成后实施的评价。采取形成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查学生对生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能综合了解学生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情感及态度

  这一层面的评价比较复杂,因为一般人的情感态度很难捉摸,而且大学生一定程度上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建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感,以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教师还需经常了解学生在接受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适当加以点拨或及时予以帮助。

  参考文献:

  [1]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5-8.

  [2]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24-25.

  [3]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92-94.

  [4]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77-81.

  [5]黄希庭,马欣川.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2.

  [6]肖明玉,冯辉辉,张平平.人本主义心理学视野下的生命课堂[J].现代企业教育,2012(8):243-244.

  [7]何仁富.生命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30.

  [8]叶澜,李政涛.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而努力[J].教育研究,2004(2):33-37.

  [9]冯建军.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及其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2007(7-8):23-25.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2)03—0077—05

  近些年来,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我国高校中悄然兴起。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在2001年“生命教育年”后由高中及初中推广到大学的,大陆地区在2003年召开了“预防高校大学生自杀专题会议”,“算是大陆有史以来第一次关注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问题”[1]。同年高锦泉发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2],是大陆地区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本专题论文。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并在最近几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公布实施表明,“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必将掀起新一轮热潮,所以对近年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专著来看,我国大陆地区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专著较少,通过检索国家图书馆的馆藏发现,只有8本这方面的专著。另外,还有部分专著是从安全教育角度来谈生命教育的,加上这部分,专著的总数也不超过20本。这其中梅萍等所著的《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4]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他的像欧巧云[5]、张旭东[6]、吴伟花[7]等人的专著也有一定影响力。此外,有些学者在其著作中也有许多涉及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刘济良的《生命教育论》[8]、冯建军的《生命与教育》[9]、何仁富的《生命教育引论》[10]等。

  从期刊来看(参见表1和图1),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相关文献的搜索,直到2003年才出现了以大学生生命教育或高校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文献。之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相关文献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11年,八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已达950多篇,仅2011年就新增相关文献243篇。在文献数量增长的同时,文献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其中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文献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但增长速度还远落后于普通文献的增长。目前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上的文献数只占全部文献总数的11%,所占比例仍旧偏低。

  表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统计表

  图1 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文献增长趋势图

  由上可知,我国大陆地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的成果却很丰富。这其中,既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探讨,也有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原则、内容和体系构建的研究;既有对生命教育实施现状的剖析,也有对实施途径的探索。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的研究

  在查到的文献中,高锦泉是最早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界定的。他认为,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从生命本体尊严和生命实践价值两方面来定位,即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与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热爱自身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维护自然生命,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1]。

  赖雪芬认为高校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12]。这种教育应该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

  张国民则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关于大学生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具体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可以界定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帮助与指导大学生树立生命意识,认识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潜力,促进生命成长,提高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13]。其内涵包括教育的方向性、教育的过程性和教育的目的性三方面。

  王建林、党刘栓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以大学生为生命教育的受体,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和人本性教育,传授生命的本质、特征、属性、发展规律、意义、价值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过程[14]。

  由上可知,虽然学术界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并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一般都主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认识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

  大学生生命教育论文篇(11)

  论文摘要:在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往灵魂之路,对生命的异化和漠视使教育迷失了方向,离生命的原点越来越远,一个呼唤教育回归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已经到来。文章基于对生命与教育关系的理性探索,探讨生命性教育教学的理念、特点,并努力探索出一条生命性教学的实践之路。

  人是由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所构成的,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工具”,对教育的关注不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直接需要,为培养社会人而存在。这种工具主义的思维方式导致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意识的缺少。

  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该理论在认识到生命与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可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不仅在理论上将生命教育的理解上升到新的层次,而且在实践上也探索出具有创造性和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下将首先从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并对生命性教学的特征和实践性进行探讨。

  一、生命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纵观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面对传统教育留下的一系列漠视生命的弊端,新世纪的教育迫切需要一个以人为本,为人自身发展,体现人的生命意义的教育理论。生命性教学理论的提出正是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也由于中西教育历史上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使整个生命得到全面发展,为生命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西方教育思想奠基。古希腊哲学确立了人的理念,强调对人的尊重,并使其充分发展。他们认为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引发潜能说,亚里士多德把教育看成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展开和自我实现的过程。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把人从中世纪的经院教育模式解放出来,赞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尊重人的个性,走向人文主义教育。人文主义的教育是对生命的第一次追寻,他强调教育按照人的天性,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另一个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倡教育要顺应自然,培养反封建的“自然人”,主张根据儿童的特性实施教育。自卢梭的《爱弥儿》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关注儿童当下的教育再到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关于“教育即自然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尊重人权到尊重童权的过渡。六十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教育是以马斯诺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为先导的,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充分发挥潜能的基础上,实现丰满的人性,强调人要理解自己和他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强调人向自我实现的发展。这种教育将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人本主义体现了教育对完整生命的复归,对个体自由的诉求,对生命的个性呼唤。

  2.中国教育思想探索。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更整体偏重人文伦理,就教育而言,由于封建制度和宗教法制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及西方,在关注个体,关注自由和个性上受到压制。但是在历史上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群雄争起的多元文化,影响至今的是儒家和道家文化,儒家思想以孔子为先导,其中,孔子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等都是主体教育的成功实践。如果说儒家是通过伦常礼教来规定生命的内涵,那道家就是将人性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认为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他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这就是道家的“无为而治”。

  近代受资

上一篇:人们常说,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有专家指出,读书还可以治病,特别是对于一些
下一篇:热映影片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