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1988:家庭伦理的探讨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6
手机版

  1979-1988:家庭伦理的探讨

  《末代皇帝》

  1979-1988:家庭伦理的探讨

  好莱坞在这一时期展现了其敏感捕捉时代脉搏的才能,探讨家庭问题的电影屡屡触碰奥斯卡最佳电影的奖杯。第52届的《克拉玛对克拉玛》便是个中代表,该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新生事物———单亲家庭。次年的《凡夫俗子》则抓住了“家庭危机”这一命题进行探讨。探讨老人问题的家庭伦理片《金色池塘》在第54届也获得最佳电影提名。

  致敬影片:《末代皇帝》

  奥斯卡一向都由美国人唱主角,但在第60届,一部由英国人出资、意大利人主导创作、中国人协助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末代皇帝》以9项大奖创下史无前例的辉煌纪录。据分析,这是因为中国内地在上世纪70年代末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令全球吹起“中国风”的缘故。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北京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

  1989-1998:大片时代的降临

  人见人爱的“好莱坞大片”,在这个十年终于以近乎轰炸的密度出现了。第66届的《辛德勒的名单》、第67届的《阿甘正传》、第68届的《勇敢的心》、第70届的《泰坦尼克号》都是个中精品,《泰坦尼克号》成为迄今为止全球最卖座的电影之一。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好莱坞工业开始了对全球的“侵略”。

  致敬影片:《沉默的羔羊》

  在好莱坞工业中,悬疑惊悚片是一大卖座类型,但是在奥斯卡得奖历史中,这类型的影片只有第64届的《沉默的羔羊》最争气———它同时获得五项主要大奖。该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绝少使用其他同类影片中惯用的暴力血腥场面,完全用戏剧张力抓住观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篇:文科生去美国读研,不知道传媒专业有什么选择?
下一篇:如何评价电影《盲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