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聊了七次越来越焦虑,甚至躯体化更严重怎么办?
我的咨询是每次写问题给咨询师看,他有时讲第一个问题有些久,时间不够了就草草结束下面的问题。而且我有时不认同他,或者他有时为了推动他的咨询巧妙地让我少说。
我是一个高中生休学了,本来我挺焦虑的,然后我投入了看剧游戏,偶尔看看书。但是我内心深处仍然想要自己变得更好,遇到心理咨询师第一次他肯定了我的想法我觉得不能逼迫的去读书而是应该给读书找兴趣,他说我是觉醒之人。我在这过程中越来越胡思乱想,他说这是很好的,比之前不想好很多。我脑子越来越乱,我希望自己讲思考傍身行动而不是空想。
可以要去行动我的内心总有抵触和恐惧。我看了《心流》 这本书时,“除了痛苦,社会控制也以快乐作为使人就范的诱饵。工作一辈子并遵守法律的报酬就是美好生活,这一招其实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我就感觉就好像是在否定我之前的生活意义了。我开始更开始陷入巨大的恐慌用书中的话讲就是这种感觉“内在秩序的缺失,表现在某些人所谓的存在焦虑或存在恐惧等主观状况上。基本上,它是一种对生存的恐惧,一种生命没有意义、不值得继续的感觉。”
还有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允许他人在旁边,以及咨询过程中一直多次接听电话。这样的行为是否被允许?
我的咨询师还说很少有人不接受他的治疗,不接受的都是神经病是有精神分裂症的情况的人。今天,我去把咨询中让我不适的地方委婉的讲述了,但是我估计他还是察觉到我私底下对他的不满。于是,他说了一个他失败的案例。是一个十四岁女孩医院诊断是抑郁比较严重的,咨询第一天回家后那个女孩十分不满我的咨询师在微信上进行攻击。他说,那女孩当面不会说也说不出来的。于是,他就说那个女孩有精神分裂。我有时候因为他的每次咨询会带来脑袋很乱的思绪和想法一点也不轻松时,我也会生气因为很痛苦,我也会自己悄悄自言自语的攻击他。他说了这个故事我更恐慌我自己。
他老是说,幸好你遇见我了不然你肯定就发展成人格障碍了。有些我难受的体验,我跟他说,他说别急你在之后会好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咨询都会每次产生痛苦呢?
希望真的有人能帮帮我,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感觉快要疯了,看什么东西都是模糊的了。我的咨询师是不会在咨询时间答疑解惑的,离下次咨询还有很长时间。求求了。
我换不了咨询师,我妈很相信他已经有开始新疗程了。这一次新的治疗又开始了,我已经和我妈说过我想换一个,我妈叫我相信他一次,把自己不舒服的地方说出来。我尝试过的,我很委婉的表达过,我说交流让我不适,脑袋想的太多太乱很不舒服,很焦虑,他说是我自律神经偏向交感的原因,是我自己神经的问题导致我想的乱七八糟的事情。
我不敢反驳他,我有些怕,要是我反驳了他也说我是神经病精神分裂怎么办啊。我把我和妈吵架的事说给他,他叫我理解她,我说理解不了,他就叫我理解她说这是上策,我说就是理解不了才休学(我是想讲理解不了才来找你解决啊)。他竟然说叫我和我父母断绝关系,他帮我理合同。我说我不愿意他就一直劝我说,他治疗的有个人就是这样好的。我说我不愿意说了好几遍,他说为什么不呢?我说我不愿意。他让我父母当从没我这个女儿,我也当没我父母,叫我自己在外面挣钱。我说我在学校里比在家里快乐,学校学习时也不痛苦很有动力。他就说我,是错的,落入错误信念了,说我功利性读书。我说那是因为我想当科研人员我想读书想了解知识,他叫我不要去做。他说神经受损了,反正做也做不出什么成绩,而且不要过度思考这些。我说我就说是想去。他就说我要像美丽心灵的男主一样吗,搞学术就要年龄心理痛苦精神折磨。我已经很讨厌他了,那么执拗。他老是说读书也没多大用,不要把读书看得多重要,可是我不读书能做什么呢,我找不到我所信仰的,我觉得学习了更多知识,到了名校就有更多更大的视野来找到我的信仰,这也不对吗?好像认真学习就有错似的,我觉得我又被冒犯到。我准备和他说这些感受了不知道会怎么样。
题主你好,小编分享的这篇文章也建议给你的母亲看一看。以下这4个步骤,让你避开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判断心理咨询师是否靠谱:咨询前、咨询中以及咨询后。
咨询前
确认专业资质和能力
1. 教育经历
在一些西方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已经有相对完善的机制,大多是学历培养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比如美国各州对想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最低学历要求是硕士,而且基本上是从偏临床心理学或咨询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硕士;(中国)台湾地区也是要求硕士学历起。
而在中国大陆,非学历培训是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主要培养方式(张婕等,2011),相关部门/机构也没有出台统一的法律或制度规定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
国内从事心理咨询的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刘勉等,2012):精神科医生(医学背景,主要在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工作);临床心理治疗师(医学或心理学背景,主要在综合医院的医学心理科/心理咨询室工作);学校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主要在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及中小学工作);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各种学科背景都有)。
在选择咨询师时,优先考虑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背景的人群。考虑到国内临床心理学类的学历教育十分有限,且在学历教育中,对科研训练的重视也高于临床训练。硕士博士等学历水平以及副教授教授等职称,更多时候是代表着科研能力而非临床执业能力,所以只能说高学历高职称相对有保障,但并不绝对。
2.执业资格
除了学历和心理学相关专业,还需要考虑咨询师是否具有法律规定的执业资格。
2018年前国内的咨询师需要通过人力资源保障部门的心理咨询师考试(该考试分为三级和二级),取得证书后咨询师才正式入门,开始执业。为了心理咨询行业更规范地发展,2017年下半年颁布新政策取消了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之前考到的证书仍然有效)。
但即便有证书,也不代表就有能力做个案,心理咨询师证只是基础准入门槛,并不是能力资格认证。毕竟很多人考试能力很强,但实践机会很少。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除了考虑证书之外,要综合考虑咨询师的教育背景,心理咨询相关课程培训经历,实践经验、以及被督导时数等。
3.咨询经验和被督导经历
督导是指,咨询师作为学习者和交流者,定期接受资深咨询师的专业指导,以提升临床咨询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学习过程。
咨询时数和被督导时数是至关重要的。很多西方国家和先进地区都会规定临床心理从业者在执照考试之前须完成一定时数的实践训练。
“在美国,咨询师在取得咨询硕士后,还需要继续在执业督导下完成至少一年或1500小时的实务训练,时数必须是个案直接服务时数。
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咨询师,须完成一年全职实习,积累1500小时实习数,且其中360小时数必须是个案直接服务时数,才能进行执照考试”(林家兴,2015)。
而在国内,取得证书是不要求临床实践时数和被督导时数的,这也是为什么说国家心理咨询等级证书并不是最关键的标准。在选择咨询师的时候,可以问一下咨询师的临床咨询经验(而不只是工作年限)和被督导时数。
4.继续教育(其它系统培训经历)
继续教育对于咨询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咨询师在攻读学位或者在考证期间,只是学习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并没有深入地学习每个流派的理论和咨询技能。
而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式也会更新,咨询师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来访者服务。
国内外对咨询师都有一定继续教育受训的要求,比如:
“美国加州(不同州法律规定不一样)规定心理治疗师和专业咨询师每两年要更新一次执照,更新执照时要出具36小时的继续教育证明。
在(中国)台湾,心理师法及医师人员执业登记及继续教育办法规定,心理师应每6年更新执业执照,更新执业执照时要出具至少150小时的继续教育证明。
中国心理学会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注册标准》要求注册心理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至少20小时”(林家兴,2015)。
市场上流行的心理学培训种类繁多,短则几天的工作坊,长则几年的系统培训。选择咨询师时,可以询问参加过哪些长程(至少半年以上)的课程培训。
5.个人体验
个人体验是指,咨询师自己作为来访者,定期接受心理咨询。
咨询师作为来访者接受咨询,是咨询师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从开始进入专业领域学习理论知识到持续不断的临床实践中,个人成长一直都是咨询师专业生命历程的主题。
在咨询工作中,咨询师能带进房间最有效的资源就是Ta自己。研究也表明,心理咨询是否成功的一大关键因素在于咨询师本身的个人修为(Marshall et al., 1996)。咨询师经历过个人体验,体会过改变过程的艰难,这些感同身受的经验能够帮助Ta对来访者的问题理解地更加透彻和深入。
“如果咨询师欠缺个人成长的体验,就难以拥有工作中所必须的个人安全感、自信心与活力,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发挥也会因此受到限制。
只有自己是体验着成长并具有成长功能的人,才可能接受别人的成长,才能体会到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求,也才能真正促进别人的成长”(孟莉,2004)。
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水平与咨询能力是成正比的。选择有一定个人体验小时数的咨询师。像美国著名团体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更是在自己的书里提到他终生都在进行个人体验。
*咨询师的个人体验咨询师和督导师一般为不同人担任。
6.基本的心理咨询设置
西方国家对心理咨询从业者有很严格的职业伦理规范,国内目前没有统一的道德规范(除了注册系统有提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一般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只是常见的伦理道德。如果有任何一项违背伦理的行为,建议考虑其他咨询师。
保密
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师会遵守保密原则,这是对来访者的负责。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涉及生命安全等),心理咨询师也需要打破保密原则。心理咨询师会在第一次面谈的时候强调。
安全
心理咨询是需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的。心理咨询是不能约来访者在咖啡厅、茶社、或者家里的。
无双重关系
心理咨询师不会和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心理咨询师是不能接待自己的亲朋好友,上司,或者熟人等。同时咨询师严禁和来访者建立恋爱/性关系。
不收礼
心理咨询师不能接受来访者的请客或者贵重礼品。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只有在咨询室才会与来访者见面,不会在咨询室外约吃饭或者出去玩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会收取来访者贵重的礼物或者红包,但来访者写给咨询师的感谢信是可以接受的。
不乱收费
心理咨询师是不会乱收费的。然而目前国内心理咨询收费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每小时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的价格都存在。
“虽然许多机构会根据咨询师的资历、年龄、学历、咨询量等客观标准来制定咨询师的收费标准,但并不表示高收费的咨询师就一定比低收费的咨询师更具有良好的咨询效能,咨询效果更好。
在市场上,甚至一些机构在收费上只面向‘高端消费’人士,在损害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的同时,也让心理咨询变相成为奢侈品,失去其原本的意义与价值“(张爱莲等,2017)。
此外,市面上也会出现免费咨询,这也是不可取的。免费咨询会传递给来访者一种咨询无价值和无用论的信息,同时也会减少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足够关注。
建议如果因为经济的原因,可以和咨询师商量关于费用的问题,有一些咨询师对低收入人群(贫困家庭、学生、老人等)可以做费用调整。
7.其它疑惑
咨询师的年龄选择
很少有人说:“我真的很想要找个非常年轻的咨询师”。大家普遍认为年龄越大,阅历越多。
这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年龄越大的咨询师,虽然咨询经验和阅历都很丰富,但是Ta们面临生病和死亡的几率会大很多。
相对年轻的咨询师,尽管在咨询经验和阅历都不占优势,但是Ta们愿意学习,用心跟着督导训练,更能够结合与时俱进的潮流和接受新颖的理论去实践。
咨询师年龄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你和咨询师是否匹配,你的咨询师是否能帮助到你。(Samuels, 2014) 咨询师的性别选择
咨询师的性别也是选择考虑的因素之一。如果你在挑选咨询师时有强烈的性别倾向,或许你可以借这个点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
比如,有的来访者不能想象和男性咨询师建立协作关系,很可能是因为潜在与父亲关系的问题。
咨询师和来访者同为女性的比例占整个咨询性别比率最大,但目前该趋势也在逐渐变化。如果有的来访者是LGBTQ群体成员之一,可能会期望咨询师也是有着相同性取向,或是擅长与LGBTQ群体做咨询的,因为感觉Ta们不会对性取向有偏见。
无论何种情况,专业的咨询师都会尊重来访者自己的选择。 (Samuels, 2014)
咨询中
初次了解,问题筛选
了解完了大致信息,初次见到咨询师本人时,不妨再问一些问题,以确认上述的执业资质和能力。
需要问咨询师的10个常见问题:请问您是执照咨询师吗?(有考证吗?)请问您从事心理咨询多少年了?请问您是否接受督导?请问您是否进行过个人体验,有多少小时的个人体验?请问您擅长的领域是?(比如,家庭与婚姻;儿童;青少年;创伤;性;LGBTQ等)我正遇到问题(关于我的工作、婚姻、饮食、睡眠等),而且我现在感觉(焦虑、紧张、压抑等)。根据您的经验,请问您能帮助我处理这些问题吗?您会用哪些治疗方法呢?您提供的治疗方法对我想要处理的问题有实证效果吗?收费:请问您的咨询费用是多少?(一次50分钟)请问您有一个价格浮动政策吗?比如有低收入群体(贫困家庭、学生、老年人等)优惠价格吗?请问您最长的个案做了多长时间?(不一定要做长程咨询,但最好找有做长程咨询能力的咨询师)(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推荐接过一年以上的咨询师)请问您日常工作时间分配,是培训为主还是个案咨询为主?
咨询后
面询几次,相互反馈,相信感觉
做好了前期筛查和询问后,进行几次面谈咨询是更加直观判断咨询师是否靠谱的途径。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协作关系,所以匹配度是很重要的。
大部分的心理咨询师认为来访者和咨询师相处的感觉是决定能不能合作的重要因素。咨询师是不会做道德评判的,不会用指责的方式咨询,也不会承诺给你绝对的效果(那些保证多少次内一定能解决问题的,请绕道)。请选择让你感觉到舒适和轻松的咨询师。
如果你开始感觉到有一丝放松和希望感,那就是好的信号。当你开始感觉解脱或者有希望感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你已经准备好开始探索你的内在想法和行为模式了。
咨询会谈过程中,可能会提及难以启齿的经历或产生痛苦的感觉,而这些可能会让你抗拒继续咨询,或者认为咨询不靠谱。
如果在前几次咨询后有不适感,不要草草结束咨询,试着给自己和咨询师一个机会,交流这种不适感。或许这是一个深入探索的好机会。如果仍然感觉不好,那就相信你的感觉,考虑其他咨询师。
在第一次或初期会面后可以问一下自己:你感觉被咨询师倾听吗?你感觉咨询师尊重你吗?咨询师有表现出高人一等(优越)的感觉吗?咨询师看起来是真诚的人吗?咨询师在会谈中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态度或者形式?你更倾向于哪种态度或者形式呢?咨询师有用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你所有的感受吗?咨询师有用正向的态度看待生活吗?在会谈结束后,你感觉到更好还是更糟糕了?和咨询师会面,你有感到舒适吗?咨询过程中能让你安全地表达你的想法、担忧和感受吗?
寻求渠道
了解完了选择要点,小伙伴们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找到心理咨询师:
精神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学校心理学系/心理健康中心网络资源(如简单心理等)
下决心做心理咨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咨询过程往往并不都是快乐的,每一位来到咨询室准备向内探索自己的人都是勇者。真挚地祝愿每一位来访者都能找到合适满意的咨询师。
文丨李敏楠(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Amy
由简单心理研发的「心理评估服务」已经正式上线,首期限量预约中,如果你近期感到情绪低落或有躯体表现,欢迎预约:简单心理·心理评估服务
心理访谈评估是一个出发的站点,你将在这里看见你真正想去的地方。
「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的终身成长学院。汇聚海内外名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心理咨询学习者,提供音频、视频、直播、长程训练项目等多种培训课程,专业针对性强,体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万+人参与学习。
这里有100+门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习戳 →http://jdxinli.cn/q199xq
上一篇:《镇魂》29
下一篇:阿拉丁的新愿望——海丝路上的一千零一夜(2)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