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知识.pdf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艺术学基础知识

  一.音乐

  第一章 音乐概述(音乐的特性,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音

  乐的功能)

  1.特性:

  音乐解释: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

  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声音艺术,声音材料的非语义性特征

  非描绘性艺术,通过时间展开音响构成的各种要素,激发和呼

  唤听者的情绪,意志,情感。

  形式的艺术 注重形式和结构

  2.发展进程中的音乐

  原始时代:萌芽状态的音乐:实用大于审美

  起源:音乐具有混生性(音乐舞蹈诗歌美术)

  远古音乐形态:集体歌舞,长篇史诗,对歌,号子等。

  奴隶社会:音乐功能的变化(等级制度)

  乐器是王权和财富的象征

  功能:娱乐性功能,道德教化功能。

  代表:《诗经》“国风”

  封建时代:音乐类型和功能多样化

  音乐艺术成就:音乐各门类分工的细化; 专门从事音乐活动的音

  乐家和表演音乐的场所数量增加。

  1 / 70

  积极影响:音乐生活繁荣,音乐体裁和作品多样化。

  特殊成果:宗教音乐的发展,寺庙和教堂成为宗教音乐中心。

  音乐主要创造者:农民和手工业者

  ④工业文明时代:

  背景:

  艺术创作的特征: 生产力的发展 ; 摆脱神权,尊重人道和个

  性解放。

  创造者:市民阶级(表现手段,理论研究,记录与传播方式)

  特殊成果:20 世纪 音乐异化现象

  特征:以新技术和新实验为主(录音与电子技术),颠覆音乐创

  作基本规律和审美思维。

  音乐表现可能性与音乐受众迷茫困惑的冲突

  影响:唱片业发展,音乐物化和工业化生产,推动音乐商品化。

  总结:音乐全球化和多元化

  3.音乐功能(认识,教育,审美,实用)

  认识:音乐认识的过程:认识音响运动——认识民族特色,时

  代风格,体裁样式,情绪情感——音乐中的音型与现实事物音响

  特征相似,联想某种现象或生活场景。

  (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认识功能增强)

  教育:途径:乐曲表现的情感和情绪感染听众

  形式:无标题音乐:侧重形式美,通过音乐自身运动展示情感变

  化。(潜移默化的教化)

  2 / 70

  标题音乐: 教育目的性明确,政治,道德伦理教育明显

  教育功能具有间接性

  美育:体现:身心愉悦,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比较娱乐功能和美育功能:娱乐:生理反应和情绪情感表层

  美育:心理和思想产生美感,审

  美教育

  美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音乐的功能都要通过美育起作

  用。

  ④实用:应用于集体劳动,工业,商业,医疗等。

  基础:人的听觉感受能协调和引起人的另一种生理反应或促

  使人的心理变化。

  生理学角度:音乐的作用:使人兴奋或安静抑制,运动神经

  产生冲动或得到平衡。

  第二章 (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和形式要素)

  第一节 声音材料

  音乐建立于特殊音响——乐音(有规律振动的声音)

  乐音是构成音乐最主要的物质材料

  音乐的声音材料来源:1.人声的歌唱 2. 器乐 3.科技的

  发展,电子合成器,新的录音

  第二节

  节奏:音乐的时间通过节奏体现,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3 / 70

  特点:周期性有规律的延续,强弱拍的循环,交替。

  音乐最基本的要素:音高和节奏

  不同高度的乐音+节奏=旋律(音乐的形式)

  音乐的根本:旋律

  音乐最主要的两种形式: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

  ④曲式:音乐在时间过程中的组织结构

  乐段:曲式最小完整单位

  二部曲式: 三部曲式:

  变奏曲式:同一主题旋律不断反复,每次反复都进行变化。

  回旋曲式:不变主题材料反复+对比性段落

  奏鸣曲式:三部性结构,呈示——展开——再现(交响曲,奏鸣

  曲,协奏曲)

  第三章 音乐发展的历史线索(中国音乐,西方音乐)

  第一节 中国音乐历史发展

  远古

  时间:距今约 9000 年

  代表:河南舞阳县出土 18 支猛禽腿骨制成的笛子

  特点:原始音乐与生产劳动,巫术相联系

  时间: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建立

上一篇:杨贵妃: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 因何未登皇后宝座?
下一篇:选本书,好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