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同性恋、捐精……这部看上去前卫的电影,其实道出了婚姻的传统真谛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左边是尼克,右边是朱尔斯。两个同性恋人分工明确,T和P,对应承担传统文化里男和女的职责。

  虽然是同性家庭,但一直有传统的分工——

  尼克的医生职业在欧美社会是金字塔顶端,所以供养着全家开销,但压力也很大,会忽视朱尔斯的情绪需求。

  建筑系高材生朱尔斯职业随性,多次改变轨迹,最近的计划是投身园艺。她的家庭分工是照顾两个孩子。

  尼克的医生职业在欧美社会是金字塔顶端,所以供养着全家开销,但压力也很大,会忽视朱尔斯的情绪需求。

  建筑系高材生朱尔斯职业随性,多次改变轨迹,最近的计划是投身园艺。她的家庭分工是照顾两个孩子。

  四个人是标准中产,安居在南加州绿树成荫的良好社区,以沃尔沃V70这类高档车代步。

  

  在两个有知识、有教养的妈妈各负其责,精心打理下,两个孩子自然健康成长。女儿乔妮门门功课全优,她申请的每一所大学都给她发出了录取通知。

  直到有一天,莱塞向姐姐建议,他想和那个捐出自己精子的男人见一面。因为姐姐已经到了18岁,她有权利向家里提出这个要求。出于尊重和平等,妮可和和朱尔斯当然同意了姐弟俩的愿望,他们见到了在生物学上的父亲保罗。

  

  对了,忘记说一句,两个孩子是由尼克和朱尔斯分工,“各生一次”,因此,生物意义上,两个孩子是同父异母哒。

  

  他们完美生活下,压抑已久的问题全面爆炸。

  首先是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借助一个男性角色的介入,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开始爆发。

  乔妮开始顶撞喜欢唠叨的尼克,她强调自己已经成年,用不着什么都听家长的。莱塞从前老喜欢尾随着一个坏孩子做小兄弟,现在他敢于公然与之叫板。

  朱尔斯波澜不惊的生活因为保罗的介入春心荡漾。保罗以男性的优越感俯视她,说服她:你过了太久不值得的人生,但你没有错,你只是被迷惑了,你还有选择。

  事情发展到最后,朱尔斯稀里糊涂跟保罗躺在了一张床上。

  

  同性恋家庭,分享同一个捐赠者的精子,孩子们找出“血缘上的父亲”毫无复杂感情地交流,以及同性恋跟捐精者的婚外恋…任何一条,都充满噱头。

  但在噱头之后,我看到的,却是长久婚姻里,我们都无法逃脱的人性百态。

  有分工就有不满

  有分工就有不满

  为了生存,职业上更强的人去外觅食,职业上稍弱的人在家照顾孩子,这本来是理所当然。但婚姻不仅仅是生存,有太多情感需求。

  朱尔斯为什么会跟捐赠人保罗上床,不可否认有阴茎崇拜的本能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不被认同”。整个家庭都需要尼克的经济支持,所以在这个女同家庭我们有趣地看到了“男权色彩”,男女差别不大——在任何关系尤其是婚姻关系里,争夺主动权永远都是存在的。

  

  尼克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她做出了改进,主动带领家人去保罗家做客,甚至观察和了解保罗的爱好,通过一张她们都听过的唱片,在精神上向保罗示好,可以说,尼克在这个家庭里的确负起了传统男性的责任——更加担当、更加包容、更自觉进步。

  

  朱尔斯的问题其实对应部分传统女性在婚姻中的部分——能力退化,渐渐不适应社会,从而产生自卑,以及情绪化无耐心地对一成不变感到厌倦。

  

  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可以遇到尼克那么好的伴侣?分裂就成为必然,没有人愿意改变。

  激情退去是必然

  激情退去是必然

  同性恋家庭同样需要面对中年危机,伴侣之间多年相处以后,维系激情已经成为奢望。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朱尔斯和妮柯筹备已久,在浴缸边,进入准浪漫状态的时候,电话铃突然响起,尼克的病人需要紧急咨询。

  

  尼克手忙脚乱跳出浴缸,但等病情诊断结束以后,不仅浴缸里的水已经冷却,朱尔斯的体热也已经退去。

  

  亲密关系永远有分歧

  亲密关系永远有分歧

  社会在进步,同性家庭也享受到了所有家庭应有的天伦(他们可以享受抚养孩子的乐趣),也面临所有家庭面临的困惑——

  教育分歧、一方过于强势造成的没有认同感、第三者诱惑甚至性生活不满等等。

  

  打重点:我们生活物质上越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情感上需求就越多。所以,中产家庭的问题,其实更加难以解决,更形而上。

  最后,朱尔斯向全家人道歉的话,经典地浓缩了美国伦理剧的精髓——

  “婚姻就是年复一年爬过狗屎,

  在此中你们衰老,消耗,死撑,

  慢慢你看不到别人,

  只看到自己阴暗的投影。

  你不再跟对方倾吐,

  你头脑发热做错事情……

  我就是这样。

  但我爱尼克,我爱这个家,

  这是事实这是真理。

  孩子们我爱你们,原谅我。”

  电影中笑料不断,人物性格丰满,美国式的温馨和郊外生活的品味贯穿其中。

  

  我也很喜欢它的格调,因为对同性恋的平视,真正的平和尊重。电影一直强调无差异性,同性恋婚姻跟异性恋一样,所有婚姻都一样

  ——

  都有沟通的巴别塔;同性恋的捐精孩子也跟普通家庭一样,无法忍受第三者的破坏,哪怕第三者是血缘上的父亲;

  都需要来自对方的认可,认同不平衡就会让诱惑有机可乘,婚姻都是竞争。

  以及,不要否认,我们都非常渴望亲密关系。

  

  故事的结局,保罗因为朱尔斯的那句——“这是我的家不是你的,想要家庭的温暖自己去付出、去寻找!”而心灰意冷沮丧万分,我能体会到这个50岁还在约会辣妹的老男人,对家庭深深的渴望。

  对,这是人性另外一个无差异性:再不守规则的人,最后都渴望归宿。

  因此,我们在亲密关系里吃一点苦,算什么呢?很多人,甚至没有吃苦的资格。好好珍惜我们已有的幸福,出了问题,多往自己身上看,毕竟,人性对谁都是一样的——

  我们都不完美,但因为爱,我们去改变,努力让对方的幸福完整。

  关于婚姻

  关于亲子

  关于婚姻

  关于爱

上一篇:3. 儿科药物研发中科学方法的共性原则
下一篇:给大家介绍两款看片神器,再也不用担心好看的剧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