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青春期性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启示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1、香港地区“综合式”的青春期性教育模式 香港地区性教育始于70年代,因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性观念日渐开放,性知识水平下降,政府教育署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的性教育。香港教育署早在1971年就已制定了中小学性教育计划;1986年编写了《中学性教育指引》分发给全港每个中学;1996年修订后确定以学前儿童至高中生为教育对象,同时强调各有关方面必须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地在学校实施性教育。教育署赞成的是“隐蔽式”或“综合式”的性教育,即不以性教育为独立科目,不单独设立课程,而是将性的有关知识分布到有关学科之内,如中学的社会教育课、宗教或伦理教育、生物、综合学科及家政课和小学的常识课等,由各科教师指导。在实施性教育过程中,除了提供性生理知识外,价值观念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目标是协助学生对性建立开明而负责任的态度,使其懂得自主及理智地处理性问题,了解对人对己的责任和对别人的尊重,进而认识个人的价值。

  2、广州地区“健康教育课程”的青春期性教育模式 广州比邻香港和澳门,性开放程度相对其他地区较大。青少年可轻易购买到成人电影DVD,并在网站上浏览到五花八门的性信息。个别青少年性意识受到强化而沉醉于谈情说爱之中,甚至发生性过失、性犯罪。而另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性的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导、释放而导致过分压抑,有少数人还可能以扭曲的方式、变态的行为表现出来。

  为了加强青少年的性知识教育,广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要求中小学要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并制作专门针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的音像教材。此音像教材也是全国首套针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光碟《中小学生性教育知识讲座》(幼儿版/初中版/高中版)。

  3、深圳地区“教师+教学学时”的青春期性教育模式 深圳市教育学科“十五”重点课题《深圳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深圳市小学生基本仍未接受性健康教育;仅有少部分中学生对目前学校性健康教育表示满意,大部分学生表示一般或不满意;深圳市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通俗杂志、影视作品、网络、学校性教育课程、同学间交流或其他非正常方式。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大部分停留在性生理知识方面。

  深圳市教育局要求,试点学校要将性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配备专职健康教育或心理教育教师,并做出明确要求:小学五六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课时;初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高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可开设选修课或讲座。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均放在较为重要地位,各国、各地区也已开始根据自己当地情况对青少年性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我国逐渐重视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的阶段,可从国内外青春期性教育工作经验及模式中提炼些许启示。 1、在政府层面,把性教育纳入政府行动中,通过制定相关促使,促使学校、家长学生进行性教育工作。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是性教育开展的坚强后盾,部分国家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文件,要求每一所学校必须制订出有关性教育的措施,并且倡导学生、家长及学校共同参与青少年性教育工作,且在政府的引导下,将有利于培养各方的责任心,推动各方积极响应。

  2、在社区层面,把性教育纳入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层面进行社区教育,深入居民社会生活当中,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性价值观。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良好的性教育社区氛围将有利于青少年对性教育的正确认识。其中日本不仅让青少年懂得性科学知识,还在社区生活中引导青少年懂得友爱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贵,这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价值观。

  3、在学校层面,把性教育纳入学校性教育课程体系,并对青少年接受性教育时数进行严格规定。学校是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制定性教育课程,把接受性教育时数作为学习目标及考核内容,有利于促进青少年重视及正确对待性教育。

  4、在老师层面,由各科老师、专职健康教育及心理老师作为性教育主讲人之一,通过社会教育课、宗教或伦理教育、生物、综合学科、家政课和常识课等传授性教育知识。老师在青少年接受社会学习中起着尤其重要的角色,通过老师的引导,结合各科知识,把性教育灌输到各位青少年学生中,让青少年从不同层面学习性教育知识。此外,更可引入专职健康教育及心理老师等第三方为青少年进行性教育,这样有利于与青少年建立信任关系,让青少年在安全、信任的情况下接受性教育。

  编辑 吴贤亮 李福滨 socialworkweekly.cn

  来源于 东莞鹏星社工

上一篇:唐玄宗与杨玉环 的爱情故事
下一篇:家风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