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鼓励,但绝不要尬吹!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4
手机版

  

  很好奇久居豆瓣热门榜前三名的《白蛇传·情》是个什么电影?于是无意间往下拉了拉豆瓣影评,好家伙!评论里好评如潮,说什么戏曲与电影结合得水乳交融,构图惊艳,水墨画风格着实养眼,弄得我非要去看一看这部评分高达8.2的电影了。

  今天,看完这部众推的电影,我心里有点五味杂陈,就简单地和大家叨叨几句。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戏曲电影相对是比较小众的,它的市场定位也是偏老龄化,提起戏曲电影这个电影名词,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与此同时,还会想到被尊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之一,同时却远远脱节于大众市场的戏曲艺术,但是今天看完这部《白蛇传·情》,它刷新了我对戏曲电影的认知。

  

  

  先谈一谈它的闪光点吧。

  作为戏曲电影,《白蛇传·情》在审美上确实惊艳了我。

  开头第一折,在采莲女的层层掩映下,白娘子和小青缓缓出场,背景水墨式的留白,脚下泛起的水影涟漪,让原本的戏曲写意在银幕上得到了视觉上的感同身受。

  

  从构图来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带有明显中国风色彩的对称式构图,即使脱离于传统的戏曲舞台,《白蛇传·情》依旧借助于独属于电影的视听语言,着重刻画东方古典美学的意蕴。

  白娘子与许仙的西湖初逢、二人喜结连理、两姐妹与法海的水斗场景等,都呈现出对称的和谐之美,视觉上堪称一场极致东方美学盛宴。

  

  在《白蛇传·情》中,留白运用得恰到好处。

  电影中,山如眉黛,雾锁江南,其余的景色零星分布,更多的却是山水画般的留白写意,但是细看这部电影,我不难发现,除却留白写意,在写实方面,片方可是下了大血本。

  

  据说,为了真实还原水墨风场景,片方聘请了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深圳的三支顶级特效团队来专门制作特效。

  其中,影片90%的镜头都是特效场景,而针对《白蛇传·情》的世界场景设定,三家团队共提出了210幅概念设计和10个置景空间,可真是下了血本。

  

  聊聊其他的优点,我觉得从情节来看,《白蛇传·情》的剧情设计算是紧凑,不同于戏曲中的节奏缓慢,电影版本的《白蛇传·情》的节奏更加舒适。

  全片大胆采取了折子戏的形式,分为“游湖”、“盗草”、“水斗”、“断桥”四折戏,再加上一头一尾的序幕和尾声,便构成了电影的全部情节。

  虽说白蛇传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在影院里再看这个可谓是“老套”的故事时,我心里竟然没有一点的疲惫腻烦。

  

  就电影中“水斗”、“盗草”的两段打戏来看,我不得不赞叹,戏剧演员出身的优势还是很大的。

  无论是吊威亚的戏份,还是刀剑打戏,动作流畅自然,毫无拖泥带水的节奏,这一点又不同于戏曲的唱念做打般的写意,影版显然在视觉体验上略胜一筹,让人直呼爽快。

  

  有闪光点就意味着这部电影也有它的不足,对于戏曲电影,我原先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但是有一点点观点又忍不住和大家瞎叨叨几句,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虽然在前面我有提到过在情节节奏处理方面,片方做的还是比较好,节奏上紧凑适当,但是在个别地方,还是缺乏情节基础铺垫。

  《白蛇传·情》这部电影整体看下来,我发现有两处在情节节奏上的处理让人会感到突兀,一个是白娘子和许仙邂逅相逢后紧接着便是两人喜结连理的桥段;另一个,便是结尾片段,两人重修旧好时,突然间佛祖出现,作为对白娘子水漫金山、违背天地伦理的惩罚,将其镇压千年。

  我认为影片在剧情节奏处理上没能逃过粤剧的影响,但是“戏曲电影”既是将电影作为后缀,就应该在两个元素发生冲突矛盾时遵循后者的艺术原则,而不是说为了保留戏剧的艺术感触,对影片明显存在的缺点视而不见,贪小失大。

  另外,我不得不谈一下电影《白蛇传·情》的选角问题,整体看下来,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小青一角,“人家你情我愿,碍了谁人的眼,关了哪佛的事,逆了哪里的天,什么佛法慈悲,却是冷血无情”,一个爱憎分明、我行我素的形象瞬间生动起来起来,竟然让现实生活中的我有了深深的羡慕之感。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法海一角。

  我只能说,这个银幕上略显油腻的高僧形象还是有点不尽如人意的,虽说外在并非是演员的全部,但是每当我看到这个发福版的法海,迈着气定神闲的步伐悠悠走来时,总有点滑稽之感。

  

  最后,我想叨叨几句题外话,戏曲电影大体可分为两类,“以影就戏”和“以戏就影”,以当下电影市场的审美标准,以影就戏明显不被观众认可。

  在当下和未来,或许戏曲终将沦为一个噱头,这就有点像一杯加了大量牛奶的苦咖啡,《白蛇传·情》明显属于这类。

  电影里虽然处处可见戏曲的影子,但是从整体而言,它还是想讨好市场和年轻观众,并不是说这一决定有什么错误,只是……只是总会有一点为戏曲献祭的悲伤。

  

  《白蛇传·情》到底是成全了戏曲,还是成就了电影?

  新的语境下,戏曲又将会被曲解成什么样子?

  我不知道,但是换一个角度,乐观地看,新兴事物的未来未必就会不如中国戏曲曾经所缔造的辉煌那样——毕竟从一部电影的角度来审视,《白蛇传·情》还是非常值得一看。

  

上一篇:胶片与《小偷家族》!有一种影像叫是枝裕和
下一篇:《管理学季刊》名家专栏系列文章之一|徐淑英:商学院的价值观和伦理:做负责任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