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川大女研究生诬陷网暴农民工的事,是一声道歉就能解决的吗?
文/斑马
“川大女硕士诬陷地铁农民工偷拍”事件在热搜上连挂了好几天,当事人张女士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很多明星经纪公司花大钱都不一定能完成的KPI。
这场自编自导的大戏源自6月7日的一条微博。
在微博中,该女生上传了一个视频,说自己在地铁上发觉有个老头蹲在地上盯着她看,还尝试拿出手机对着自己。虽然大爷掏出手机证明没有偷拍,但女生坚持要曝光,并且还给老人的照片贴上了“8号线猥琐男”的标签。
这么巧,前几天我朋友小区抓住了一个跟踪偷拍狂,我当时还写了篇文章:“警察破解了他的手机,翻出几百张被偷拍的女性照片”。
那个男人被发觉后曾大模大样把手机给女孩看,女孩一无所获但还是凭直觉报了警,警察有经验,一看就知道他做了双系统,破解后发觉了大量女性被偷拍的照片。
受这件事的影响,再加上这位张女士又如此言之凿凿,我第一反应就是要报警。
无论你是怀疑方还是被怀疑方,都要报警。
如果你怀疑别人,不要自己去翻别人手机,真要是双系统,你也查不到什么。
就报警让警察去搜证。证实了,该维权维权。误会了,该道歉道歉。
无论你有多怀疑对方,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曝光别人的照片并发动网暴,都是犯法的。
如果你是那个无辜被怀疑的人,那更要报警。
她不报警你都要报警,跟名节有关的事,再小都是大事。不要向对方提供你的手机自证,就让警察去证明你的清白。
我这样说的前提,还是基于对人性善意的揣摩,毕竟大部分一般人不会无端怀疑一个人——你我擦肩而过,我不可能就拉住你报警,说你偷拍了我。
至少是长时间拿手机对着别人,瓜田李下让对方产生了怀疑。
每个人对这种事的敏感程度不同。生活中我其实属于不太敏感的那一类,就算有人拿手机对着我,我第一反应可能也是人家在玩手机,不太往偷拍的地方想。
有女孩对这些非常敏感也能理解,女孩子出门在外,还是要保护自己。有怀疑,大家就去解决怀疑。
直到后来看更新的报道我才知道,警方当时就已经介入处理了,证实大叔就是累了蹲在地上玩手机,两个人在现场达成了和解,但是女生扭过头就在网上发帖引导舆论网暴。
这就不是敏感和误会的问题,而是诽谤和构陷,冤枉起别人来真就只凭一张嘴啊!
“难道我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我就不用去维权吗?”
“非要等到发生什么事情,我才能说什么吗?”
“感觉这个猥琐老头不是第一次作案,如此娴熟的动作和大言不惭的表现。”
回头再看她那几句“理不直气也壮”的辩白,真.逻辑鬼才。
涉事大叔后来在儿子的陪同下,去广州鹭江站派出所报警。
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受害者的起诉警告,女生从东莞赶过去,当场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自己还是学生,希望对方给个机会。
大叔一家十分豁达的挑选了原谅,觉得她考上研究生不容易。
这家人真的太善良了,如果我的父亲被人这样冤枉,我绝不放过她。
事情本可以临时告一段落,然而戏精张女士接下来的操作再一次把网民怒火点燃。
在这封不痛不痒的道歉声明下,她自作聪慧的在8000多条评论中精选了唯一一条评论。
这个账号和她本人的大号还是互关状态。
表明上看是认错,实际上却是满腔不忿。
公众怒火再次被点燃,想要网暴别人,却亲手把自己埋进了漩涡深处,这可能是今年最讽刺的画面。
女生的个人信息随后不断被扒出:
河南大学本科,优秀学生代表,川大保研,多平台运营自媒体账号……
你要说她专业学的不好吧,人家能保研,懂得根据平台用户属性精分成好几个人设,微博打女拳,小红书上标榜独立女性,熟知网红吸流量的关键点,知道割什么韭菜用什么刀。
你要说她学的好吧,她连一个新闻人最基本的底线都没有。
身为985学新闻的研究生,在毫无根据之下构陷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工,这是对新闻伦理的弄脏,也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
据说川大已经介入调查处理,我支持参照之前P图造黄谣的男生被开除的处理方式,诬陷别人是变态偷拍狂,本质就是造人家的黄谣。
一个新闻专业的女生,没学会新闻人的基本操守,倒是把打女拳,煽动情绪,制造对立矛盾那一套玩得贼溜,开除一点都不冤。
挑选性的先入为主和诬陷,真相大白后转身一个道歉,这种人的存在才是对弱势群体最大的损害。
当原本帮助女孩发声的“me too”被别有用心的人进展成一场“猎巫”,你让公众该如何相信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发出的声音?
还记得2020年诬陷学弟性骚扰的“清华学姐”事件么?
如果不是监控视频清楚的拍到了男生只是路过时,书包不小心碰了一下她,那这四年的大学生活绝对是男生的噩梦。
事后,学姐还强行解释说,这件事不是无中生有,相互道歉即可,并发了一条声明。
被诬陷者需要极大的代价去自证清白,诬陷者却只需要云淡风轻的一句“对不起”,这个成本是不是有点太低了?
回到张女士的道歉,她真的是知道自己错了么?她只是怕学校开除她而已。
精巧利己也需要有起码的道德标准,不是随便拿跟网线就可以绑架他人的。
皮球最后还是踢给了所有不明真相的网友,看到一个热点事件,别急着站队。不要看谁文笔好,学历高,故事讲得动听,只看谁有真正的证据。
讲个鬼故事:
熔炉和狩猎,总是穿着相同的外衣。
上一篇:火烧御手洗家
下一篇:香港五天六夜自由行攻略 香港五日游自由行攻略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