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庆:海草般飘摇的一代人,真能成长为高级驾驶员?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2
手机版

  【文/ 冯庆】

  我是冲着吴孟达去看《流浪地球》的。

  90年代,我经常陪外公外婆看电视。当时中央六台常播周星驰电影,每当吴孟达出场时,我外公总会指着他说:这个人演得最坏!我至今也不太理解外公的逻辑。吴孟达是年幼的我心中演技精湛的代名词,后来会上网后,在各种论坛里,也时常看到大众对这位常青树演员的赞美。难道外公有独特的艺术品位?

  后来,我才明白,他老人家说的“最坏”,不是指演技,而是指角色人物的品质。吴孟达演的人物要么猥琐,要么痴傻,总之不是正经人,在这个意义上,吴孟达确实“演得坏”。

  

  吴孟达与周星驰

  全面领悟外公的逻辑,是在某次偶然读到一个网络上的故事时。说,有一个老革命退休后天天陪孙子看电视,有一天,突然看到一部日本译制过来的卡通里,有女孩子裙子被男生掀起来的情节,勃然大怒,立刻打电话给电视台投诉。当时改革春风吹拂了才不过十来年,人们依然重视作风问题。不久,该台再也看不到日本卡通播放。我外公不是革命家,但也是在革命家教育下成长起来的贫下中农,习惯了郭振清演的李向阳和祝新运演的潘冬子,吴孟达及整个九十年代香港电影人演戏的方式对他这代人造成的刺激不可谓不强。

  思考吴孟达为什么“演得坏”成了我成长中的一个关键命题。其实,外公甚至可能觉得葛存壮和陈强“演得坏”,这样一想,吴孟达也可以是一个好演员。当吴孟达近年来逐渐演得“不坏”时,我才开始恍悟:“好”和“坏”的评价尺度所仰赖的,往往不是演员的演法,而是影视作品自身投放的接受土壤。但我总是觉得,吴孟达这样不世出的好演员,在这个人人都“演得好”的时代,如果不坚持一下“演得坏”,显然是可惜的。

  《流浪地球》中,吴孟达表演的一个桥段让我的惋惜得以缓和:达叔带着熟悉的猥琐笑容,用上世纪的古董VR“老婆”给派出所民警行贿,却被关进监狱。百无聊赖时,高级驾驶员韩子昂把怀旧进行到底,掏出古老的智能手机,带着百年前黑胶发烧友安放唱针般的虔敬心态,打开直播软件,在时代金曲《海草舞》中自由抖动,俨然回到了那个网红当道的黄金年代。

  

  那个被外孙叱骂为“老东西”的1999年生人,一下子回到了当初“社会摇”的青春状态。吴孟达还是吴孟达,能演“好”也能演“坏”,“坏”得可爱。试想一下,这位面带慈祥笑容、曾参与上海建设和救灾的长者,这位行车谨慎未扣一分的高级驾驶员韩子昂,在60年前可能只不过是一个学挖掘机操作的网吧少年。他也经历过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象的典型迷惘,也曾泡面火腿肠有一顿没一顿,把每天打零工的钱用来“氪金”或是给抖音小姐姐刷礼物。这也就启发我洞察到《流浪地球》的青年教育意义。

  韩子昂的成长是《流浪地球》之所未明言的隐藏线索。2019年刚刚踏入社会的韩子昂一代人,恰恰是电影中地球逃离太阳系计划的决策与运营一代人。电影在这个“成长”的意义上立马呈现出了思想高度。

  作为一部家庭伦理剧,《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母亲早逝、父亲在外务工、只能由退休老人照顾的留守儿童进入叛逆期后在公路上“流浪”的故事。外号“户口”的刘启的成长,表面上是全片的戏眼,而其背后则隐藏着其外公韩子昂的成长作为映衬。在刘启身上能看到我们今天很多00后、10后的影子:他们渴望证明自己,试图放飞自我,甚至不顾安全和黑社会交易、离家出走。可以猜想,韩子昂的一代人与这一代人有着相似的叛逆冲动和青春期血气——这一点已经为我们观影者的生活所证实。

  

  刘启逐渐成熟的契机,是外公韩子昂的遇难。作为留守儿童,在废土气息浓重的地下城里啃蚯蚓干长大的刘启,与刷直播甚至还吃过葱花面这种上等美味的韩子昂,有着显著的代际差异。相比起在海草舞中随波飘摇的韩子昂,刘启这代没有被阳光照射过的人身上有一种显著的扁平性格。他们执意要完成自己的“目标”,无法容忍“老东西”的享乐主义和保守心态,并加以呵斥。他们所需要操心的事情,同样不再是就业、成家、买房子、养小孩,而是以后自己是去地面上开车还是在地底下写“春节十二响”的代码。一切生活都服务于宏大计划,指向一个统一的目标,每一个人都要养成与这种宏大计划相应的崇高人格。这就是“星际时代”的现状,抑或是某种人类极端历史体验的重现。

上一篇:爱情公寓陈赫为什么是友情出演(陈赫又一新剧来袭)(爱情
下一篇:[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