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坏品位、非主流,为何却可以影响世界?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1
手机版

  

   约翰·沃特斯(John Wters)与他的缪斯迪韦恩(Divine)

  潮流人士对“非主流”采取轻蔑的态度,将其视为低级品位的代表;视觉系粉丝认为“非主流”是低劣地歪曲了视觉真正的文化意义与内涵,同时误导了大众对视觉的理解。但在上世纪下半叶的美国,有这样一种“非主流”,因其肮脏、低俗和恶搞的“坏品位”成功地改变了美国乃至全球关于“美”的历史。

  

  在彩色中讲黑故事

  胡安·科尔内利亚《放弃治疗院》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胡安·科尔内利亚(Joan Cornellà)这个名字,但你肯定对这样的笑容似曾相识:无辜的塑胶面孔、冰淇淋的配色、做着令人不寒而栗的事、似幽默似病态、可爱亦邪恶......这些如病毒式攻克着网络的诡异黑色幽默插画,就是这位来自巴塞罗那的插画家所创作的。

  

  胡安·科尔内利亚《黑人是凶手,死了也一样》

  “我认为人们都会嘲笑悲剧,我们也必定会从嘲笑某人或某事而发笑。无论是否带着同情,总有一分残酷。尽管如此,如果我的某个卡通画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我是笑不出来的。”他曾如此评价自己的作品。

  这些沉郁得令人窒息的 “日常场景中的噩梦”,虽像极了上世纪50年代的飞机安全须知插画,却包含着对社交媒体成瘾,对自拍的病态依赖,乃至毒品、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等时下的热点话题。也许所有人一开始都曾被那一张张平凡而空白的笑容所吸引;然而细品之后,这一切却充满着压倒性的病态是一场场使人不安的黑色喜剧,也是对传统禁忌和社会伪装的深度嘲讽。

  

  胡安·科尔内利亚《牵手的快乐》

  虽然科尔内利亚所有的作品描绘的大都是现实社会的黑暗和血腥:同类相食、自私狭隘、虐婴、自残......但其实艺术家本人却并不如他的漫画这般冷酷刻薄。

  这些诡异、重口味和批判性的创造都源自于他自幼深受以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等人为首的美国非主流文化(Counterculture)风潮的影响。他立志于通过简单的视觉效果创作出以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等元素组合而成的黑暗系作品,传递着不为人知的深意。他就这样我行我素、狂放不羁地用彩色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的黑暗童话。

  

  约翰·沃特斯的“坏品位”

  约翰·沃特斯《比弗利山庄约翰Beverly Hills John》,2012年

  美国这股“非主流文化”风潮所倡导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与传统主流文化大相径庭,它不仅改写了艺术、音乐、电影、文学等文化领域的形态,更是引领了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它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社会迅速萌芽,随后扩散席卷到了世界各地。

  非主流文化亦被称为反文化,主张对刺激的追求、对幻想的探索,以及抛开一切约束去追求各种形式的乐趣。在这种风潮影响下,人们开始背离与反抗传统的政治经济制度与意识形态,包括文化、道德、宗教和伦理观念。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这股风潮带来的阵阵波澜。其中,引领者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约翰·沃特斯。

  

  迪韦恩(Divine)和约翰·沃特斯,纽约,1975年

  

  

  约翰·沃特斯与圣女扮演者迪韦恩于《疯狂人生Multiple Maniacs》拍摄现场 ,尼尔森·贾尔斯(Nelson Giles)摄影

  然而,沃特斯对艺术界来说并不陌生。几十年来,他一直是一名伟大的视觉艺术家、导演和艺术收藏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就以10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安迪·沃霍尔的一幅《杰奎琳·肯尼迪(Jackie Kennedy)》画像。他还被认为是“垃圾教皇”,一生致力于弘扬“坏品位”。

  事实上,沃特斯的名声在于将肮脏、可鄙和一次性的物品点石成金,他人眼中的垃圾可能就是他眼中的黄金。粗糙的影像、骇人的情节以及让人反感的造型,组成了沃特斯独特的艺术标签。夸张、调侃、讽刺与表达自己的态度是其电影的重点。

  

  约翰·沃特斯与Dreamlanders中部分成员的合影

  沃特斯还组织了一个名为“Dreamlanders”的团体,作为他电影的御用演员组合。该团体最原始的成员是他在家乡巴尔的摩的好“基友”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纪变装皇后(Drag Queen of the Century)”迪韦恩(Divine)。

  沃特斯的本意是自己所有的电影都由他们来主演,但天不遂人愿,他最爱的几位成员相继去世,他不得不寻找他人代替。同时,随着电影越来越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团队成员也越来越多元化。

  

  美国演员保罗·斯威夫特(Paul Swift)抱着美国演员兼歌手伊迪丝·梅西(Edith Massey)坐在手推车上,美国演员丹尼·米尔斯(Danny Mills)和玛丽·薇薇安·皮尔斯(Mary Vivian Pearce)出席现场,于《粉红色火烈鸟》拍摄之中,1972年

  

  “当代艺术总是充满智慧。”

  沃特斯说道:

  “但它会是有趣的吗?我们拭目以待。”

  

  在其早期经典电影中,沃特斯擅长用骇人的情景和夸张的对话塑造出许多污秽而可爱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粉红色火烈鸟 Pink Flamingos》、《女人的烦恼 Female Trouble》和《绝望的生活 Desperate Living》这三部电影,并称为垃圾三部曲。这个系列极大地冲击了传统道德乃至电影的审查制度,使它们成为了最臭名昭著的非主流电影。

  创作者几乎竭尽所能,用令人厌恶的内容挑战着观众底线——衣不遮体、妆容夸张浓烈的肥胖女性;人与人甚至与动物之间各种肮脏的性场面;莫名奇妙的犯罪以及崩坏的三观,都被凝结呈现在了《粉红色火烈鸟》里。迪韦恩捡起街边狗屎吃掉的那惊世骇俗的瞬间,至今都堪称是史上最恶心的电影片段之一。

  

  《粉红色火烈鸟》

  这些当然都是故意的。但不是为了标榜自己和他的演员们有多么特立独行。沃特斯用最极端和突破禁忌的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没有所谓的“主流”和“正常”。在他的眼中和片子里,那些和社会价值格格不入的人和行为都是正常的。在上世纪70年代,沃特斯便因这种非主流审美和艺术创作而闻名于世。

  

  

  虽然他的非主流电影恶心得无与伦比,但随着沃式“恐怖喜剧”的横空诞生,他的非主流风格却使他成为了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非主流脏叔叔。连强尼·德普(Johnny Depp)、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众多明星和艺术家都争相为他捧场。甚至连伍迪·艾伦(Woody Allen)也一改70年代保守派的底线,邀请沃特斯前来客串电影《甜蜜与卑微 Sweet and Lowdown》。

  

  约翰·沃特斯为强尼·德普庆生

  

  安迪·沃霍尔和约翰·沃特斯于麦迪逊大街,1981年

  

  “非主流”里的金子

  沃特斯的“俗气美学”似乎与高雅神圣的艺术殿堂格格不入,但迄今已有多个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他的个人艺术作品展。例如在2018年10月,美国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题为《不雅暴露Indecent Exposure》的沃特斯个人回顾展。展览展出了他所作的包含摄影、雕塑、电影等多种媒介的160件作品,还将沃特斯“不敬”的作品(大多为喜剧主题)带入了这个神圣而博学的场馆中。

  

  安迪·沃霍尔与迪韦恩

  

  

  何为丑,何为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沃特斯电影中的人物不是我们,也不是我们身边的人。有人觉得他们丑陋、污秽,活在社会的最边缘,也不值得被在乎。但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标准,甚至社会对于“正常”的标准才是约翰·沃特斯和他的演员们嗤之以鼻并需要挣脱的牢笼。

  这种特立独行的态度是沃特斯的电影和“Dreamlanders”中每一个人留下的精神遗产。不管人们是喜好还是厌恶,从上世纪70年代起,这种态度就已经渐渐地根植在美国的流行文化里了。沃特斯的电影不是给道德卫士们看的,也不以让人感受生活美好为目的。若害怕污秽和龌龊玷污你的心灵和双眼,请看到导演栏出现他的名字时赶快关掉。

  

  约翰·沃特斯和他的作品,斯布鲁斯·马格斯画廊,伦敦

  视野的拓展对应的应该是对狭隘认知的消除。随着“非主流”文化的崛起,即便是从最功利的角度出发,“非主流”也不是伤及他人或触及自己利益的反面。相比这些“非主流”群体,或许我们才是真正的边缘人物?别想了,热衷胡安·科尔内利亚的那些彩色恐怖插画的你,就该知道自己不会是一个可以侥幸的“主流”。

  

  精彩回顾:

  3分钟教你成为抽象摄影大师!

  克莱尔·特伯莱:我在描绘心碎

  史上最全!3分钟了解整个艺术圈!艺术小白进阶指南

  [编辑、文/李欣桐]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原创《加勒比海盗5》不管评分如何,看着还挺爽,德普续集再见
下一篇:青少年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