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也是“环保先锋”?《论语》中的“美丽山东”!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中多有对自然的描述。借助富有韵味的自然意象,以比喻、象征等方式论述儒家的人格理想、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 

  其实,孔子也是“环保先锋”,《论语》也蕴含着孔子的生态理念热爱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孔子创办私学,经常带领众弟子徜徉于山水之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培养美感、增长知识、抒情言志。一次,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等弟子畅谈理想,曾皙说:“暮春时节,穿上新做的春衣,与五六个朋友带着六七个孩子,到沂河里洗个澡,再到舞雩台上让春风吹干,然后唱着歌回家。”(“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看似没有宏大抱负的话得到了孔子的极大赞同。

  在《论语》的《侍座》章中,孔子将自己的志愿、理想、追求,都融注于对洋洋春水、煦煦春日的感叹之中,这表明他对山川草木有着天然的亲近和喜爱之情。孔子十分爱惜自然生命,在《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只钓鱼而不网鱼,只射飞鸟而不射巢中的鸟,从当今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种可持续生态理念。

  

  孔子在对待环保这件事上称得上是“史上最严”“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不合适的时间砍个树就跟忤逆祖先一样不孝这谁还干乱砍滥伐啊乍听来这“纲”似乎上得太高 但细一想大自然养育我们不就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吗所以不得不说孔老夫子的生态伦理观一点也不OUT

  

  作为圣人故里,山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迎来历史性转变! 山东潍坊寿光小清河入海口,绝迹50年的“清河刀鱼”被意外捕获,渔民欣喜不已:小清河30年由“黑”到“清”的嬗变之路,见证了山东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濒危等级甚至比 大熊猫还要高两个等级。往年,青头潜鸭都会北飞迁徙,繁育后代。今年夏天,有三百多只青头潜鸭却没有北上,还在东平湖首次育雏“生娃”,成了常住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十年来,山东深入推进“四减四增”,倒逼新旧动能转换,让绿色成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与2011年相比,2020年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3%、44%、23%、26%。山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重污染天数从2013年的60.8天下降至2021年的3.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目前,山东已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7个、“两山”基地7个...十年来,山东实施泰山、沂蒙山、尼山、沂山区域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6个,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4291处,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90座......

  天蓝、地绿、水清,大美山东!来源:综合央广网、学理论期刊、闪电新闻、曲阜三孔景区 

上一篇:原创一夜10消息:绿军签下17+4后卫,独行侠有意乌布雷,老詹穿回23号
下一篇:香港为什么可以成为富豪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