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网络管理论文十篇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1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信息系统是融合了医学、管理、计算机、信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其创造出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在发达国家的实际运用中得以证实。以更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硬件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支撑,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改进医疗办理效果,从而树立新形象的现代医院,这是未来医院必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网路安全;医院计算机安全管理

  医院网络信息资源应用不断深入,安全问题直接关系着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导致的网络安全事故,给医院和病人带来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所以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在医院网络信息系统显得至关重要,使网络免受外部攻击、病毒、恶意软件的破坏,如何保障正常运行的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管理性人才或管理措施的培养成为首要任务,而医院的药品药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既琐碎又艰难的工作,又直接关系到对病患的治疗的稳定性和治疗效率,所以对急诊病人的药品药物供给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由于药品药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同时对药品药物的采购和库存的管理以及日常的用量,进行有效的供给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但进行手工操作时,药品药物的进货时间以及进货情况等有诸多不同,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样会消耗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数据繁多又容易记录错误。本文将讲述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在医院药物药品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1医院门诊系统管理

  在医院门诊部有管理的数据库,收费处的人员根据处方,将检疗项目、所需药品等输入电脑,所要支付的总金额会自动输出,并且系统也会将此患者的医院报告记录存起来,供日后所需调出来。并开据发票,发票上会分开标示所收项目,比如化验费、B超费、检查费、医药费等,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患者面前。财务部门进行相关查检账目时,可随时对其系统进行相关操作,收费报表和财务数据等账目清单都会相应清楚地呈现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出现需要退款的患者,收费员只需要进入系统审查报表,如实核对即可退款,避免了人工翻查旧账的麻烦。

  2医院住院系统管理

  在医院收费处,工作人员通过患者入院单办理入院手续,收取定额的预付款,电脑就会自动生成住院号和具体所要缴的费用,并显示出年龄、性别、姓名、患病等相关信息,并将其打印出。要进行查询,就需要一个巨型数据管理系统,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这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HIS)。医务人员根据相关电脑收据给病患预定科室和床位,再把相关数据信息保存到电脑数据库中,再打印出医嘱清单及后期要支付的药物或其他费用清单等,让患者明白消费,提高医院的信用程度,中途病患若需要出院或者转床位转科室以及付清结款等,只需要对其系统进行相关查询操作即可。相对的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需要该病患的相关信息也可通过该系统进行快速地查询。每一位患者的信息都以一条编号将相关信息记录保存在电脑数据库中,例如:患者预存费用不够时电脑会自动发出通知信息,并相对的记录下来,账务资料清楚,减少了以前人工收费所出现的漏收现象。

  3药品、药物管理系统

  根据药品、药物的特点和特殊性,医院药品、药物管理系统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药品药物信息、采购计划、财务验收、调价、查询、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药物药品信息包括药品药物名称、药品药物分类、药品药物价格、医保信息以及药品药物放置的位置。入库管理是针对进购的药品药物,检测合格后对其进行药品药物的入库,将采购的日期、发票号码及供货单位名称,按药品药物的名称、产地、供货价、规格、批号、有效期及数量录入系统,入库的该药品药物信息将跟随着药品药物的调配、养护、领发等程序保存到每个患者的医嘱及处方记录中。财务验收是对药品药物会计按照相关发票审核的药品药物数据入库,财务执行准确无误执行验收后,财务账簿将记录药品药物的购买和入库记录。出库管理需要按照药品药物的相关管理规定,按照先进后出的管理程序,有效地防治药品药物的失效、积压以及药品药物过期浪费等问题。同时也便于管理药品药物的出库数量统计情况。固定每月同一时间对药品药物的使用期限及各部门、临床科室的药品药物的领用情况进行统计,便于药品药物的采购工作进行。药品药物的调价要根据国家发改委及物价部门的价格文件,对需要调价的药品药物进行及时地价格调整,调整重新输入药品的生产厂家、名称、规格及最新的零售价、供货价,并对住院的药房、药库等进行调整。调价所产生的价格减少或增加记录到医院月报表中便于查阅。采购计划是对医院所缺的药品药物进行及时地补给和供给,还可以通过药品药物的月消耗量来调整采购计划,在保证临床治疗用药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药品药物的失效、短缺、积压等问题,科学地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是明智之举。查询的作用是为了更方便快捷地知道各种药品药物的准确信息。比如:在账目管理的时候,只需要输入药物药品的名称代码,就可查询该药物在这段时间的使用情况、数量、有效期、入库时间、入库数量、批号、现有库存以及各科室领用情况等。还可以通过历史查询这批药物药品的供货商的送货记录,便于报告给采购进行相应的采购计划。

  4结束语

  在医院管理中,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越来越得到理解和重视,还有很多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领域里,需要共同去探索研究并解决。只有有效的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才能把有序的网络信息环境变成信息空间,最有效、最大潜力地发挥信息资源。密切关注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运作趋势,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运作动向,注重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建设与开发。

  作者:蔡力 单位:南京市江宁医院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2

  以C/S为架构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已经实现了对医院各个部门的广泛覆盖,大量联网的计算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运行,已经与患者在医院就诊的众多环节相联系,导致各类业务空前依赖网络。各大医院,依靠互联网实现了联接,并实现了和医保之间的联网,促进了医院网络越来越开放,这样就使得发生网络攻击、感染病毒的几率显著提高,要是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势必会使得医院上下的管理与医疗工作遭受影响,使患者、医院均蒙受无法估计的损失。医院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暴露的安全隐患大部分集中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三大方面。就系统安全来说,具体涉及操作系统安全与物理安全、还有应用程序安全;数据安全涉及数据防护的安全、数据本身的安全;在网络攻防手段与技术等显著发展的影响下,网络安全越来越复杂、多样,新旧安全威胁同时存在。通常而言,网络安全问题涉及四大方面,即技术、物理、应用服务、产品。受人为操作出现错误或失误、自然灾害、各类计算机攻击行为影响,造成的计算机网络无法正常运行,都属于物理方面;研发设计的信息产品有一定的缺陷存在,或者引进使用、日常维护信息技术,受某些非自主、非可控性影响,产生的安全隐患,都属于技术方面的;软件操作系统、硬件设备、应用程序中,被植入恶意代码或隐藏后门等带形成的安全威胁都属于产品方面的;网络终端与网络实现连接以后,面对的各种安全问题,像非法入侵、病毒感染,黑客攻击、违规操作、间谍软件等,导致主机遭遇劫持、系统网络中断、数据被破坏或直接、医疗信息被窃取泄露、病人账户隐私遭到盗窃等,均属于应用服务方面。

  2新形势背景下应对医院网络安全问题基本策略

  医院网络安全会直接影响到医疗业务能否正常开展,构建一个能够稳定、安全运行的要想实现信息网络环境安全、稳定地运行,一定要把握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三大方面之间的有效结合。

  2.1安全策略

  为了保障服务器能够高效、可靠、稳定地正常运行,实施双机热备、双机容错的处理方案非常有必要,关于非常重要的设备,对主机系统供电尽可能使用UPS,一方面有利于供电电压保持稳定,同时对于突发事件防控具有显著的作用;针对主干网络链路,网络架构设计,构建冗余模式非常必要,在主干网络某条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冗余线路,依然可以正常传输网络的信息数据;同时要对业务内网和网络外网实施物理隔离,防止互联网同医疗业务网之间出现混搭,有效控制医疗业务数据利用互联网这个途径对外泄漏,防止外部网成为非法用户利用的工具,进入到医院信息系统或服务器,展开非法操作;为了防止医院的业务信息发生丢失或遭到破坏,非常有必要构建数据与系统备份容灾系统,这样即便存储设备或机房发生故障,也能保证信息系统运行较快恢复正常运行;在权限方面实行分级管理,防止发生越权访问的情况、防止数据被修改,针对数据库建立专项的审计日志,实时审计关键数据,能够实现跟踪预警。

  2.2技术手段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复杂,所以依靠技术手段对网络安全防范,也要注意防御措施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对以往被动防护的局面转换,提高预防的主动性。因为医院在网络架构上实行外网与内网相隔离,内网上对在安全要求上,内网的要求相对而言更高,安装的杀毒软件最好为网络版,并成立管理控制中心,能够修复漏洞、对整个网络进行体检、修复危险项、查杀病毒等;将防火墙网关设立在外网和内网之间,对非法用户、不安全的服务予以过滤,能够及时探测、报警网络攻击行为等,对恶意入侵有效防控;还可以通过对专业的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对防火墙存在的缺陷有效弥补,将众多关键点在网络中设置,利用检测安全日志、行为、审计数据或别的网络信息,对网络安全问题及时掌握,并做好应对;也可以对安全扫描技术,扫描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结语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3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医院图书馆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服务,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034-03

  1前言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医院图书馆事业正在进入电子化、网络化的新阶段,医院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1]为适应医院的整体发展,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医院图书馆也应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变管理服务模式、以全新的管理服务理念及更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服务于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促进医院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

  2医院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现状

  2.1医院对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重视不够

  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医院领导对医院图书馆的建设不够重视。[2]一些医院的领导认为,对图书馆的投资没有经济效益的回报,以至图书馆的人员配置、设备购置、经费投入无法达到基层医院图书馆建设的最基本要求。特别是卫生部在制定医院上等达标的评审内容中,图书馆竟然没有评分指标,这就更引起领导的错觉,认为图书馆建设并不重要,造成医院领导对图书馆的关注也很少。图书馆的经费是靠医院拨款,现如今图书价格涨幅较大, 医院领导在考虑资金投入时就有所顾虑, 经费投入不足, 信息资源建设受限制,各馆只能采取砍书保刊的策略, 缩减图书、期刊、报纸的种类, 购置的新书也十分有限, 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

  医院图书馆经费投入较少,有些医院图书馆至今还没有设立电子图书阅览室。虽然一些医院图书馆购进了一些书目数据库, 但由于计算机配置较低,网络宽带不足, 终端太少, 无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不能满足医务人员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日益需求。[2]

  2.2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医院图书馆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意识薄弱, 许多医院图书馆对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淡忘了图书馆为医疗、科研工作服务的职能, 缺乏深层次的支持和参与,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2]因而, 医院图书馆迫切需要更新观念,调整自身定位, 确立服务科研、教学、临床的意识, 努力把促进医院的临床、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作为图书馆的首要任务。

  3医院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卫星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网络通讯科技飞速发展。医院图书馆作为医院需求的产物和医院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履行其服务医护人员的天职。故要实现对医护人员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有必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医院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

  医院图书馆实现从传统环境到信息网络环境资源建设的转变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和保障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转变,无疑是成熟的。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政府在财政上有能力支持医院图书馆实现转变,有考虑支持转变的决心和实际议事日程安排,医院在自身的建设过程中也将医院图书馆纳入医院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体和核心)。院图书馆实现其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从传统环境到网络环境的转变有其保障性和科学性。

  4医院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方法

  4.1医院网络系统设计

  4.1.1医院网络系统设计原则

  图书馆局域网建设的目的是为建设网上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搭建网络平台。根据医院特点,图书馆局域网的设计应坚持这样一些原则:①开放性与标准化。网络系统设计中将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化放在首位,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和标准的网络通信协议,选用符合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的网络设备,形成支持多种协议和多种接口,能兼容不同厂家设备的开放式网络,使之易与现有的和未来的网络系统广泛互连。②成熟性与先进性。采用理论成熟并被实践证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确保实用可靠。同时,鉴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坚持网络设计高起点,尽量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③经济性与可扩展性。网络系统设计坚持经济性原则,既考虑在既定的投资条件下追求网络效益的最大化,更重视系统建设的可扩展性,使系统有较大的发展余地。各子系统的模块化增强了可管理性、灵活性和可缩放性,使系统能随着业务发展进行扩充和升级,并使原有设备得到保留和有效利用。④可靠性与安全性。图书馆网络系统是一种面向最终用户连续运行的实用系统,要有较高的可靠性。各级网络具有网络运行监测和管理能力,网络设备具有热插拔功能,不需中止网络运行就能进行内部模块的更换与扩充,能对故障进行在线修复。⑤网络的可管理性。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为整个网络提供全面网络管理。能在全网范围内实现灵活的虚拟子网划分,并利用管理系统的监测、诊断、过滤、故障隔离等功能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3]

  罗静:论医院图书馆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

  4.1.2网络结构及性能

  根据图书馆实际需要,我们采用目前较为适用的三层交换以太网结构,主干网络采用千兆以太网并考虑网络升级预留万兆接口。图书馆主干交换机通过两条千兆光纤与医院网相连。图书馆中心交换机通过光纤或双绞线与其他楼层交换机二层连接,实现整栋楼的互联互通。图书馆中心路由交换机预留千兆接口或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提高性能方便使用。

  4.2医院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为了方便应用,医院图书馆管理系统可在WINDOWS 2003 SERVER的软件平台上运行。数据库采用ORACLE或SQL,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采用HML超文本页面方式,使界面更友好,使用更方便,使采购子系统、编目子系统、流通管理子系统、读者管理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和期刊管理子系统采取系统集成的形式。[4]系统使用图书馆远程检索系统,在图书馆投入使用时,医院局域内的IP地址段的各用户终端,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可自由访问馆藏信息资源、系统查询模块可以使读者迅速、准确地检索馆藏书目、个人借阅信息、馆内服务信息、办理图书借阅预约和续借业务等,新书新刊检索、征订征询、读者进行公告和留言等。这样既方便了读者,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了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3医院图书馆服务

  4.3.1为医院领导的发展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围绕医院的发展和医院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进行有关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整理成信息快讯,提供给医院领导,为其对医院建设进行决策时作参考依据。

  4.3.2为医务人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广大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解决疑难病例、开展新业务、撰写论文、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发展动向,都依赖于大量的文献资源。因此,医院图书馆必须拥有较为丰富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光盘文献,提供查找文献的方法和途径,协助读者检索各种文献开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3.3为医务读者提供主动

  针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医院图书馆的使用群体局限于本院工作人员,这为图书管理人员了解科室需求提供了方便。图书管理人员要一改过去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主动走出去,与科室医务人员沟通,积极参与科室的医疗创新过程。[5]对科室开展的科研课题,主动提供查新检索;了解科室对新业务、新技术的动态信息需求,主动采购和推荐与之相关的专业书刊,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科室所需信息进行搜索、加工、整合,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高信息含量的服务。

  4.3.4将服务的功能延伸至患者

  医院图书馆应将服务的范围延伸至患者,为患者提供科普服务,新的医学模式告诉我们,患者不仅是医疗机构医治的对象,同时也是战胜疾病的积极参与者。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时,会表现出沮丧、无助、焦虑和莫名的恐惧,这种不良的心理过程对患者的康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果此时对患者有选择地进行相关疾病的科普知识宣传,传授疾病预防常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医师的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3.5开展专题情报的服务

  根据医院的各科专业人才,特别是各科带头人所从事的科研课题,图书馆要跟踪并密切了解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建立各类人才和专家对信息需求的档案,针对他们对不同文献信息的不同需求,从零散的、无序的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中收集、整理、开发和编辑情报,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的方式向他们提供专题的情报服务。

  4.3.6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

  在医院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建立网上图书馆,医务人员在自己的办公室就能及时了解到新书信息、最新馆藏情况等。同时充分利用医院的局域网为全院提供信息导航服务,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使用指南,图书馆资源布局、分类体系、馆藏书目数据及新书等置于医院的信息导航主页中,使读者变被动地接受服务为主动的索取服务。[6]

  医院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提供高质量的检索、阅览服务。同时,将图书馆网络与因特网连接,直接向用户提供联网检索、联机检索等多项信息服务,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查询到图书馆的文献收藏情况,并可在网上完成文献资料的查找、借阅、续借、归还、参考咨询等。

  4.3.7确立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围绕着本馆资源开展以借阅为主的服务工作,这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当前环境下的图书馆必须从单一的、被动的、传统的服务观念中解放出来,只有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才能凝聚读者,树立图书馆的新形象。

  医院图书馆可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医务工作者为中心,针对医务工作者需求建立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等。也可对不同数据库中同一内容或主题知识信息进行挖掘和整理,形成专题数据库,也可结合本馆的具体情况建立特色数据库。

  医务工作者在学习和研究中希望不受任何系统、资源、地域、时间的限制,对自己遇到问题提出咨询,并希望对方能够给予解答。开展数字化参考服务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用户通过E-mail 、电子论坛、聊天软件等方式提出问题,图书馆管理员能及时解答,其最显著特点是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医务工作者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方便地获得服务,实现用户与服务人员的交流,这既是对传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的继承,更是对其内容与形式的超越与发展。

  推送技术,是一种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指定的时间内把用户选定的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的计算机技术。图书馆将广大医务工作者咨询的问题,认真记录、归类、分析和研究。根据读者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和特殊个性,适当修改并优化信息资源,做到查新、查准、查全,检索各数据库,将搜索到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传真、或复制邮寄等方式进行推送。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与医务工作者反复交流,结合反馈意见,提供令其最满意的服务。信息推送服务打破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减少了医务工作者搜索信息的工作量,将个性化的信息直接送给用户,提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信息推送技术是图书馆为科研提供专题服务的有效手段。

  4.3.8提高图书管理员管理服务水平

  医院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已成为影响医院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图书馆管理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严峻挑战。图书馆管理员既要有扎实的图书情报基础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又要具备与医院医务人员相适应的医学专业学科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培训班、进修班、讲座等方式为图书馆管理员提高医学知识、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其知识更趋合理,成为“综合型人才”。[6]除此之外,要引进人才,把那些具有医学信息专业管理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引进来,使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5结论

  综上所述,医院图书馆要在新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并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在管理服务功能上有所拓展和创新,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变图书馆等、靠、拿的旧观念,主动与读者互动,不断改善服务效能,以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日益需求。医院也要对图书馆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引进,使馆藏得到充分利用,达到资源信息共享,更好地为医院的临床、科研、护理、管理等服务,从而推动医院的全面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全国.论图书馆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J].医学情报工作,2001(4):40-42.

  [2]储晓红.省级医院图书馆现状调研与发展建议[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3):271-274.

  [3]郭伟,张明昊.建设网络化自动化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思考与实践[J].情报科学2001(11):1137-1139.

  [4]龙翼.论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J].医学信息,2004(5):299-300.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 网络新媒体;医院;文化建设;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5(a)-0154-04

  Application of new network media in hospit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1.Party Committee Office,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 2.Office of the Director,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network new media has been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cultur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the dissemination and promotion of hospital and medical condition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unfair reports about medical events, making mistrust and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which bring a bad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and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good medical environment.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basic spread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new media, then discusses the hospital culture and the media in guiding public opinion, and discusses the value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hospital culture construction under the network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culture: the crisis management is integrated into the hospital culture, with positively crisis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quality.

  [Key words] New media; Hospitals; Cultural construction; Crisis management

  S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医院信息传播与文化建设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无形中对医院文化建设产生强大的舆论监督态势[1]。并且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医院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演变。特别是随着手机功能的逐渐完善与增多,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因此在网络新媒体传播体系下,医院文化建设怎样以自身的角色定位,做到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的有机统一,是医院文化体系必须直面的问题。特别是微博与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微产物”,抢占新兴媒体市场,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力[2]。本文为此具体分析了网络新媒体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特点与价值。

  1 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手机智能化的普及,传统的通讯方式已被新媒体颠覆。新媒体特别是微信与微博以其自身功能丰富多样,使用方便快捷的优势笼络了大部分用户的心。新媒体不仅可以以文本形式发送信息,改进传统通讯软件交流的不足,还可以利用声音去交流,拉近了用户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发生重大社会公共事件时,使用语音、视频、短信既方便又省时,在传递信息时可以从情感上感染对方,也有利于加大传递的信息量[3]。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订阅想要的信息。其具体的基本特点如下:1.1 时间效果

  虽然新媒体的受众分布呈散点状,新媒体的传播覆盖面不如微博、微信等及时传播媒介,但新媒体的方向与内容更精准、更深度,也更加有“知识度”。新媒体作为紧密人际间关系的工具,的信息会直达手机端,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消息,而且新媒体的联系人都属于强关系,影响力远强于微博、微信。特别是新媒体载体的移动性和私人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传播的“噪声”,增强了人际传播的人情味,提高了人际之间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人性化发展[4]。

  1.2 空间效果

  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使得获取信息时不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5]。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更新消息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能够随时随地交流信息和分享体验,当发生社会公共事件时,用户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第一时间现场消息。并且新媒体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有生力量,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交流信息和分享体验,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到达率和实时接收率,使得新媒体成为重大公共事件传播的重要媒体。

  2 医院文化与媒体舆论导向

  2.1 医院文化的内涵

  医院文化包括医院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医院理念文化主要以精神形式反映出来,同时医院理念又是医院经营哲学、医院宗旨、医院价值观的凝结和提炼。行为文化是医院医护人员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关于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活动、医院生产经营方面的活动等,它以动态的形式作为文化成果存在[6-7]。制度文化是指医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与医院精神、价值观等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包括医院领导方式、领导制度和领导结构;除了普通医护人员及管理者的行为,还包括其他的医院行为,比如公共关系,广告等信息传递活动和其他的社会活动。物质文化包括医院文化价值的创造和医院各种物质设施的优化,医院文化视野中的产品不仅有使用价值,而且有文化价值[8]。

  2.2 当前医院所处的舆论导向现状

  当前部分医院的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与漏洞,一些医护人员也有不符合其职业道德的行为[9]。调查显示我国现在的医护人员所占的比例多数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医护人员需要服从上级部门的调遣工作,也要承担繁重的正常的诊疗的工作[10]。

  依据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媒体报道内容的真实度相对较高的患者占据55%,而表示不够客观的医护人员占据57.5%,明确表示媒体报道能够促使医患关系日益和谐的医护人员占据26.5%,有33.5%的医护人员表示媒体报道将会对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产生一定影响,24.0%的医护人员表示媒体报道将会严重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33.5%的医护人员表示媒体报道将会对医患关系的和谐构建产生一定影响[11]。但是如果长期片面报道医护人员的不足,谴责医院的事故,也会对医护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打击。特别是当前很多新闻报道多倾向于医院的过失,损坏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医护人员形象,大肆报道对医护人员的攻击和恶意诽谤,也会让患者对医疗机构产生不信任和不满意的恶果[12]。同时当前医院文化建设还存在建设途径较窄、形式较单一、创新力度不够、工作合力不够、品牌影响不大等问题。

  3 网络新媒体传播体系下医院文化建O的要求与价值

  3.1 及时性

  及时性在医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地位,应成为主管医院文化建设的部门,与宣传部门的主导理论之一。重大突发事件往往蕴藏着深刻的背景,波及社会各方产生种种变故,牵扯到复杂的关系,因此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调查是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客观报道的前提。新媒体有责任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责任的情况下迅速将相关的准确信息提供给受众,减少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影响,使得真实的信息得以公开和透明[13]。

  3.2 真相性

  报道真相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天职,也是其职业道德观念的基本准则之一。当某些明显失当的媒体宣传妨碍真相报道时,医院要不畏恐惧,应坚守职业道德,挑开黑幕。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喉舌”,主管医院在文化建设中要紧紧围绕着党和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指导原则,特别是文化建设部门与宣传部门不仅要及时、客观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更肩负着舆论的正确引导之责,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有利于危机事件的化险为夷,最终战胜危机[14]。

  4 网络新媒体传播体系下医院文化建设的对策

  4.1 利用网络新媒体发挥医院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医院文化以精神理念和价值观为核心,医院作为价值主体,利用网络新媒体使医院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有的价值观念的教化、熏陶和影响,是在为社会服务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在为人们健康服务中满足自己的需要[15-16],引导医院员工为实现医院目标而自觉地努力。比如好大夫互联网医院为一家互联网医院,“覆盖”多个分诊中心模式,即与全国的医疗机构合作,将需要线下操作的检验检查、手术分配到患者身边的医疗机构,由专家指导当地医生完成。不过,将大量各城市、区县的实体医院作为线下接诊中心的同时,还要打通线上医生诊疗方案与线下接诊中心无缝对接,这对于智慧医疗来说存在一定难度。

  4.2 利用网络新媒体发挥医院文化舆论引导作用

  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传播形式发生质的变化,网络新媒体对公众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舆论引导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网络新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新载体,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也更加人性化、全方位,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医院文化阵地,转变观念、创新形式,坚持用正面信息影响医院职工和广大患者,提高医院文化建设的实效。

  4.3 利用网络新媒体发挥医院文化的宣传作用

  目前公众接收各方面信息更多的是从新媒体上来获得,全社会和普通大众对医药卫生往往寄于更高的期望,给予更多的关注。因此,以网络新媒体为传播方式,通过宣传医院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17-18],可以更好地展示医院公众形象、提升医院整体实力、引导公众合理就医。

  4.4 发挥网络新媒体特点,满足行业特殊性

  医疗行业工作繁重且极具行业特殊性,医务人员班次多,工作地点分散,可能会分别承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援外扶贫等任务,组织活动和集中教育开展难度较大,职工参与率低。以北京同仁医院为例,全院三区职工中35岁以下人员占全体职工总数的56%,大学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占职工总数的44%和23%,人员构成年轻化和高知化特点明显,对新媒体接受能力和认可度较高。网络面向公众、信息量大、视觉性强;微博和微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传递范围广。借助网络新媒体手段,实现了信息的纵向与横向传播,广大职工通过内网、微博、微信等,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医院各类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发展动向等,同时,新媒体手段也为职工服好务,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通,为全院职工提供个性化的读者咨询。目前,医院文化建设中使用网络新媒体手段近50%。

  4.5 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追寻文化凝聚人心

  筹建同仁院史馆,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开展了征集同仁医院老物件的活动,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宣传史馆建设与发展理念等;同时征集同仁医院老物件的活动,让很多新老员工积极地搜集或提供线索等工作,让医院职工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医院文化的建设中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主人翁责任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19]。

  4.6 发挥网络新媒体优势,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进行对外平台建设

  近年来,医院不断探索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工具,逐步建立并完善官方网站。拓宽新媒体应用平台,建立“微信、微官网、微博”,形成了“三微”平台。截至2016年11月30日,新浪官方微博粉丝量达20万余人,其中“北京同仁医院宣传片”的微博关注阅读量达1.5万人次。借助网络新媒体的辐射能力以及传播速度,推广医院文化理念,树立社会良好形象,扩大影响范围,提升医院知名度和竞争力。

  4.7 依托网络新媒体渠道,提供便捷健康服务

  网络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健康教育、服务交流等方面带来的社会影响正在主导医院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20]。通过微官网,建立了科室介绍、知名专家、特色医疗等模块,为青年专家制作健康科普微视频。医院通过“微信公众服务号”,每月定期发送医院新闻、学科带头人介绍、健康知识等信息。开创使用微信的方式为患者进行预约登记,截至2016年11月30日,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关注人数达5万余人,近2万名患者通过身份信息审核,2000余人次成功就诊,有效地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而医院自媒体联盟的成立是对网络自媒体时代强化医院文化建设的自觉实践,能在文化建设方面彼此加深了解,增进互信,从而在许多方面达成共识,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和院际合作。

  总之,网络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变革、创新与超越的时代,医院在文化建设中为也必须与时俱进,从而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促进医院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医院的宣传不应停留在以往单一的形式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善于利用新媒体做好医院宣传才是出路。只有“病毒式”的传播模式、富有创意的宣传亮点、新颖的表现手段,才能吸引网民和患者的关注,达到健康科普的目的,更好地营造就医环境,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参考文献]

  [1] Putnam C,Cheng J,Seymour G. Therapist perspectives:wii active videogames use in inpatient settings with people who have had a brain injury [J]. Games Health J,2014,3(6):366-370.

  [2] 陈一星,曾诚.网络新媒体与公立医院形象塑造[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55-656.

  [3] 王凌航,李兴旺.自媒体时代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教W探索[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3(22):431-433.

  [4] 何小璐,孙思伟,张霞.新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宣传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9(14):128-129.

  [5] Adane K,Ameni G,Bekele S,et al. Prevalence and drug resistance profil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d from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attending two public hospitals in East Gojjam zone, northwest Ethiopia [J]. BMC Public Health,2015,20(15):572-574.

  [6] 陈立富.网络新闻中伤医事件舆情特征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5(9):377-380.

  [7] 黄冬梅,尹文强,于倩倩,等.公立医院医生新医改前后满意度的比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4):217-220.

  [8] 张广有.医院与媒体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30(8):18-19.

  [9] Somasundaram I,Mishra R,Radhakrishnan H,et al. Humanstem cells maintain a constant phenotype profile irrespective of their origin, basal media, and long term cultures [J]. Stem Cells Int,2015,20(15):51-53.

  [10] 吴加娣,茅渊.利用新媒体技术重构医院药事品管圈的探讨[J].中国执业药师,2015,4(13):47-50.

  [11] 孟群.新常态新机遇新媒体[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1):1-3.

  [12] 马朝霞,赵琨,肖月.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情况与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5(22):332-335.

  [13] Box MJ,Sullivan EL,Ortwine KN,et al. Outcomes of rapid identification for gram-positive bacteremia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biotic stewardship at a community-based hospital system [J]. Pharmacotherapy,2015,35(3):269-276.

  [14] 高天.基于PMI法的平衡记分卡在中国医院的传播分析[J].中国医院,2015,2(14):33-34.

  [15] 黄小红.关于如何办好院报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142-144.

  [16] 王素玲.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4):167-168.

  [17] 贝兰.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培树典型的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2014,14(7):120-121.

  [18] 丁红,卢刚.如何打造医院的特色文化体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9):122-124,127.

  [19] 朱慧芳,李新萍,刘艳亭,等.医院管理应用微博新媒体的实践与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917-1919.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5

  【摘要】计算机网络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网络畅通运行、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能为整个医院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可靠、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医院管理者做出正确的、有效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目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阐明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中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结果医院计算机网络对强化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效率、优化流程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医院信息建设的可靠保障,也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建设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52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88-02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其技术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几乎覆盖了医院各个部门和科室,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被形象的称为“筑路工程”。只有“道路”畅通了,才能保障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高速、有序的运行。

  1.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与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医院对医疗数据需求的不断变化,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

  不断复杂化,建立、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基础的环境也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证医院信息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结构,高度的开放性和可维护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3]

  网络化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它使医院信息化管理由过去的传统手工模式逐步过渡到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优化了流程,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4]由于医院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一旦系统正式投入音视频信息的运作,必须保证每日24小时,每周7日不间断地、实时处理各种信息,任何网络技术上的漏洞和缺陷,都会造成业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就医秩序混乱的局面,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已成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象征,数字化医院实现的前提,对网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重视的不够,使得网络整体效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更有甚者网络瘫痪、系统崩溃的任何情况都会使医院重复投资,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为此,医院信息网络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2]

  2.计算机网络技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高科技领域、医学与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重点领域,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世界发达国家已将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信息服务系统及医学图像存储传输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进来,并在医院普及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促进医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1]

  2.1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医疗诊断。远程医疗诊断是医疗发展的需求,也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以及数据库等相关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它实现了音视频信息的采集、编码、存储的计算机化和音视频信息的网上实时传输。任何一台连接在网络中的计算机,只要安装了相应软件并赋予了权限,即可接收医疗现场的信息,进行远程会诊。病人在医院做完检查后,诊治医生可以通过网络调出病人的临床信息,如:病案首页、病程记录、医嘱信息、检查结果及报告、护理信息等以及PACS的影像信息进行网上会诊,再依据病人的病情及经济状况,拟定恰当的治疗方式。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使医院管理和诊疗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2其它方面。建立医院E窗网站,病人可以通过电脑随时向医生进行健康咨询,需要到医院就医时,可以通过网络挂号或预约医生。

  除了医院通常的网站功能外,建立网上图书馆和查新站,各科室无论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进行科研选题、资料检索都可直接在网上进行,不仅方便了医务人员,也增加新技术、新业务、科研选题的新颖性。

  建立完全数字化医院的技术特色:如①病床带有联网的显示屏;②电子医疗记录存储,数字影像取代传统X线胶片;③利用无线通讯设备,查看病人病史;④全新的智能化医院模型,减少人为错误,简化繁琐工作,使保健专业人士有更多时间与病人交流。等等方面。

  医院信息化建设从早期的财务收费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逐步发展到CT、MRI、DSA(数字减影)、ECT(核医学成像)、US(超声扫描显像装置)、CR(计算机投影射照像术)等临床检查应用、以及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以及管理层等各个层面的工作,尤其是高速计算设备、网络通讯及图像采集、处理的软、硬件技术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医学图像的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传输及有效利用提供了现实的数字技术的准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提供了有利保障。

  3.结论

  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设备互联标准化、信息标准化、数据实时统计分析处理、图像数据处理等多项高新技术手段,构造全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把医院的各种信息流有机地组合成一个高度共享的信息系统网络,使医院众多的部门、科室甚至病人可以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取得需要的信息,或输入必要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流。[1]

  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是医院利用计算机网络工具实施新的管理方法和优化工作流程的一种重大变革。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行必备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将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节约了人力,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卫生资源的利用水平;提高了服务质量;实现了信息采集储存与传输应用手段的自动化,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的集约化,综合反映了卫生经济和保障效能,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万松,金桂秋,胡子荣,等.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07.

  [2]周文杰.医院信息系统安全探讨.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4年12月第1卷第3期:38~41.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网络舆情;医院;宣传;引导

  [中图分类号] R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10(a)-0124-05

  Application of the guiding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n hospital development

  GONG Xiaofei

  Publicity Center,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As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eals on public events via internet, among which, the public health have become the highlighted spots, which alway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ombined with actual practice of publicity, to further explore the hospital in dealing with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that can be taken means of monitoring and approach of guiding inertnet public opinion, to resolve health events, create a good doctor-patient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Hospital; Publicity; Guiding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随之形成网络舆情。在现有各种网络舆情研究中,都显示出各界对医疗卫生领域网络舆情的高度关注。南京大学谷尼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对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近百个网络舆情事件进行了详细地分类统计,数据显示医疗卫生领域事件排名第一,所占比例最大[1]。与此同时,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社会各类事件中,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类的各种舆情事件占各类事件总量的14%,位列各类事件的前3位[2]。同时,公众利用网络表达意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所形成的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由此可见,由于医疗卫生领域事件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医疗卫生事件的发生总能快速地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主的进步,网络舆情将对医疗卫生事件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公众利用网络表达意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

  那么,在当今互联网日益发达的时期,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主体的医院如何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会影响医患关系,更会影响医院形象和声誉。想要对网络舆情进行良好的引导,首先就要了解和把握网络舆情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1 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1.1 网络舆情的产生

  网络舆情是舆情在互联网的衍生物。所谓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作为主体的民众会围绕某一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舆情是民众对社会事件的态度[3]。因此网络舆情可以理解为公众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了对各类公共事件的多种态度、情绪和意见的综合[4]。

  虽然网络舆情是要在互联网上传播和表达,但网络舆情也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只是公众将对社会各种公共事务的表达和传播的渠道或场所延伸到了网络上,公众通过网络这个空间对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或者是热点话题来表达和传播多种情绪、意见、态度的总和[5]。

  综上所述,可将网络舆情理解为是互联网的产物,是具备社会属性的,是公众通过互联网来表达和传播对各种公共事务的多种态度、情绪和意见的综合。

  1.2 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

  网络舆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研究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需要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在传播学中著名的“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从一定程度上阐释了网络舆情的在发展初期的规律。“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 Neumann)最早提出的,她指出,“人们在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发表意见时,如果赞成这个事件或者人物的呼声不断升高,人们就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如果赞成这一事件或者人物的呼声不断下降时,人们就会觉得被孤立,从而选择了沉默。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螺旋的模式,呼声大的一方会赢得越来越多赞同者,而呼声小的沉默者也会为呼声大的一方增势,那么当呼声不断上升时,也在不断促使舆情的形成”[6]。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并能寻求到更多的共鸣者,从而使一个话题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关注的人越多就会引来更多的关注,从而就会促使网络舆情产生。

  “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将某个话题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的形式,强化其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那么,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应用到网络上,将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进行多形式、高频率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事件的认知[7]。在现今互联网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媒介的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网络,如:门户网站(portal site)、论坛(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博客(BLOG)、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NS)、微博(twitter)等各种网络平台。在这些网络平台上热议的各种事件,往往会引起媒介的关注和重视,从而会使媒介对这些事件进行反复、集中的报道。那么,事件就会凭借媒介的广泛影响力和权威性对社会产生更加轰动的效应,获得公众的关注[8]。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的议程功能”就会参与到网络舆情中发展的过程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可以将某个话题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的形式,强化其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因此,网络舆情在发展过程中从很大程度上在不断被媒介影响着,从而通过“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引导了舆情传播的方向。

  “蝴蝶效应”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1963年提出的,指出一只蝴蝶在南美洲某个地方轻拍翅膀,经过1个月的时间后,很可能会导致很遥远的北美洲某个地方的一场龙卷风[9]。网络舆情的发展就如蝴蝶效应所述,经过时间的积累不断放大,随即产生强大的能量。在网络上公众每发表一个意见,都会影响或者改变其他的意见,并得到其他意见的反馈和修正。当形成相似表达的时候,就形成了强大的舆情[10]。而在网络中发表的各种意见就像一个个不同的振动波,彼此相互叠加、影响,使得舆情的规模和强度相互叠加,形成强大的能量,导致“蝴蝶效应”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上发表对事件最初的意见变量都很微小,往往只是一句留言、一幅图片等,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式的连锁反应,最终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在图1中可以看到当中介性社会事项发生后,网络对其发表的意见不断叠加,最终形成舆情,而网络舆情也随着时间的积累,网络舆情的量级就会不断增长。由此可见,网络舆情通过“蝴蝶效应”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图1 网络舆情形成示意图

  2 医院应对网络舆情的监控手段

  结合上述网络舆情产生及发展规律,可以看到网络舆情是复杂的、动态的,因此,要想引导好网络舆情,为医院发展服务,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来更好地监控网络舆情。就目前网络舆情监控的手段来说,可以从3个层面来概括,第一是技术层面;第二是法律层面;第三是专业人才队伍层面。

  2.1 借助信息技术广泛监控网络舆情

  在技术层面上,近年来,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采取人工智能技术,整合互联网搜索技术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具体是通过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热点聚焦等,实现对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需求。最终形成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全面掌握网络舆情、争取网络舆情的处置主动权提供有效分析依据[1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网络舆情监控始于2011年,当时是由北京市卫生局提供舆情监控信息进行参考,从所有北京市卫生舆情信息筛选出我院的舆情信息,然而由于所提供的舆情对象样本太大,所以监控到我院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因此,到2013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开始与专业的舆情检测公司合作,针对我院在电视媒体、报刊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各类信息搜索每日形成报告发至到我院宣传中心,有宣传中心收集舆情。同时,每日将我院重点的舆情信息制作成手机短信,发至到宣传、医疗等负责人的手机上,对重点信息进行及时监控。在第三方舆情检测公司对我院的舆情信息监控中,网络舆情信息占各类信息第一,以2014年1月1~31日为例,共监测到有关我院的相关信息4144条,其中原发信息2791条(报刊新闻82条、电视新闻24条、网络各类信息2685条),而网络转载的信息就达1353条。可见,网络舆情信息在我院舆情信息中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通过借助专业的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有效地监控到了我院的网络舆情,为医院监控网络舆情信息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2 利用相关法律监控网络不良舆情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已针对现今网络中存在的黑客入侵、网络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行为制定了相关法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12]。因此,当医院遇到不良网络信息或者行为时可以借助法律来保护自己。

  尤其是在博客,微博这类个人自由度高的网络平台上的信息,人们可以借助这些平台随意各类信息,甚至是虚假信息,欺骗广大群众。比如在2010年,一款打着我院专家研制旗号的某眼药水在博客、贴吧等信息,并有好多网友转发和评论说该药水疗效非常好,形成一条关于“我院专家研制的眼药水治疗眼病效果好”的网络舆情。该条信息的使得很多患者都认为该眼药水为我院参与生产,并打电话到我院进行咨询。在跟相关部门了解何时后,发现我院并未有生产过该眼药水,于是第一时间在医院官网声明,明确告知广大群众,该眼药水与我院没有任何关系,并提醒公众从正规机构了解和购买药品。同时由我院法律顾问出面,以官方名义与各网站进行联系与交涉,掌握主动权,并采取进一步的法律手段,向公安部门报警,由公安网络监管等部门对事件进行法律调查与处理,遏制这种网络不良舆情。

  2.3 建立专业队伍主动监控网络舆情

  在人员层面上,要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队伍。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业务技能和素养,以及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能够有效监控到网络舆情,并能为网络舆情的引导产生积极作用。

  在2008年奥运期间,我院按照《北京市卫生系统建立网络评论员》相关文件的要求,在党办、宣传中心、团委等多个部门中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奉献精神强的成员,组建了一支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该队伍最初由3名掌握网络技术好的青年干部担任,其中有1名为宣传干部。并对网络评论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提出要密切关注、及时跟踪分析卫生网络舆情;要用网络语言和贴近市民生活的事例,参与网民互动讨论,提高网络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正面舆论。

  3 医院引导网络舆情的方法

  应对复杂多样的网络舆情,在做好相应的舆情监控后,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好网络舆情?引导好网络舆情,可以帮助医院营造良好的医患氛围,促进医院和谐发展。下面就我院对网络舆情引导上采取的方法,从下面3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促进网络信息公开透明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在获取信息上带来了方便与快捷,同时也对信息公开透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医疗卫生领域,公众对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件会格外关注,会在网络上发表对事件的质疑,这样很可能就会对事件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通过信息的公开透明可以有助于对事件的有效控制,消减网络舆情对事件的负面影响。可以说信息公开对于我们在引导网络舆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要消除网络舆情对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要促进信息公开透明,使“谣言止于真相,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消除网络舆情引发的各种不恰当的猜测和不稳定因素,减少网络舆情对事件负面影响[13]。

  近年来,我院通过医院门户网站、官方博客和微博这三大网络平台,及时和告知医院的各项动态和服务举措,尤其是医院的门户网站,这是进行信息公开最为便利、成本最低的一个平台。门户网站要以公众需求为中心,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促进信息公开透明[14]。比如:我院会及时在门户网站上公布各级专家的资质和出诊时间;医院的新技术或者新服务;告知医院在节假日期间的门急诊安排;通告专家开展的各类义诊咨询活动等,通过在门户网站上的公开信息,使患者在网络上能及时看到或者获取到我院的信息,满足患者对我院的了解和需要,引导患者获取正面信息。

  3.2 畅通网络舆情表达渠道

  要想有效地引导网络舆情信息,就一定要从意识上提高对网络舆情的认识,畅通网络舆情表达渠道,但这并不是任其任意发展,而是要让人们认识到如何利用网络恰当、理性表达。公众的言论容易被某些不确定的情绪化因素取代,也会容易被某些具体事件所左右[15]。在网络表达中会产生非理性表达,这些会对事件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畅通表达渠道,正确引导网民进行网络舆情表达,必须将道德伦理和法律规范贯穿其中[16]。

  尤其是在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17]。在三网融合的时代中,互联网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不同层次的群体将不断渗透到网络中。网络发展趋势无法逆转,因此要畅通网络这个平台,引导人们如何应用网络,如何通过网络表达,并逐渐培养公民的信息素质。如果能良好地运作网络,创造空间和制度以增加民主的可能性,公众将有会相互理解与倾听[18]。

  畅通网络舆情表达渠道,不仅能够维护网络秩序,调动公众的网络参与意识,还能够促进网络舆情表达更加充分、有效。在畅通表达渠道上不仅要鼓励公众进行表达,还应该积极与公众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良好的互动[19]。为了畅通网络舆情的表达渠道,我院就通过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形式,开展微访谈与患者在网络上进行实时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拉近专家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体会到医院对其的重视,解决患者对疾病的实际问题和需要。同时也能帮助医院了解患者所反映的问题和他们就医的需要,从而进行有效地决策,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3.3 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流程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来表达情绪和意见,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所谓的“网络水军”的存在,他们在进行着非理智的情绪表达。所谓“网络水军”是指在网上的帖子往往是非理性的、带有强烈感彩的,或是极力美化雇主的产品或服务,或是极力贬低雇主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整体上倾向性比较强烈[20]。因此,在考虑网络舆情时我们就要把这些情绪因素剔除出去,建立合理的网络舆情处置流程,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有效分类和处理。

  我院网络舆情信息处理流程从信息分类和处置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在图2中可以看到我院按照网络舆情的危重程度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第一类为一般信息,比如患者通过网络发表对就诊时的合理疑问或对疾病的正当咨询等;第二类为敏感信息,这类信息通常涉及到一些医疗矛盾问题,需要我们去协调解决;第三类为危机信息,危机信息一般直接影响到了医患关系以及医院发展,因此这类信息最为重要和关键。

  对于不同类别的信息,也要采取适当的处置方法。同样,从图2中可以看到对于一般信息,会有专门的工作人与患者联系,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地沟通,化解不必要的危机;对于敏感信息,会与相关科室了解沟通,通过内部解决的方式,协调问题;对于危机信息,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必要时还要上报医院一把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启动危机事件处理程序,尽量将“危机”化为“转机”,维护医院形象,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图2 网络舆情处置流程图

  4 心得体会

  目前,中国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公众对医疗卫生领域各类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对医疗卫生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公众关注医疗卫生领域事件增加了新渠道,公众会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的言论,并能得到迅速的扩散,形成网络舆情。因此,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医院,更应该管理好、引导好、利用好网络舆情,了解网络舆情发展的规律,学习网络舆情监控手段,掌握网络舆情的引导方法。同时,未来可以更加量化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比如建立网络舆情的预警系统,通过设计详细的指标和度量分析,对网络舆情能做到有效检测和预期,预测网络舆情对事件发展趋势和影响,对网络舆情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为医院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医院和谐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杜骏飞.危如朝露――2010~2011中国网络舆情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8.

  [2] 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 刘毅.网络舆情信息理论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天津外国语学院,2007.

  [5] 刘毅.黄成军.网络舆情与公共事件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6] Noelle-Neumann E. 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7] 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6.

  [8] 邹伟,郑达威.从“甘德怀事件”看网络时代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J].今传媒,2005,(2):8-9.

  [9] 韩立新,霍江河.蝴蝶效应与网络舆论生成机制[J].当代传播,2008,(6):29-38.

  [10] 魏丽萍.网络舆情形成机制的进化博弈论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29-38.

  [11] 潘文富,郭友实.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福建电脑,2011,27(8):39-41.

  [12] 汪晓方.我国网络法律问题的现状研究[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1):13.

  [13] 赵敏.试论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途径――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28(6):145-147.

  [14] 阎秀富.“网络舆情”的社会效应及应对措施[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157-158.

  [15]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换[M].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84.

  [16] 陈鹏飞.从网络舆情透视民主表达在我国的发展[J].社会科学家,2011,(5):91-94.

  [17] 段然.三网融合环境下高校网络管理制度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0):90-92.

  [18]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 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9] 赵灿灿.网络舆情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医院;应用

  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医院中,各种计算机管理系统已由独立运行的单机版的收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经济管理系统开始向信息化、网络化、全面化的方向转变,从而实现医疗数据的交互性、及时性、准确性,达到资源的共享目的。门诊、住院、后勤和财务等系统所组成了医院的管理系统,根据各自的要求各个系统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得医院完整的计算机网络化体系得以形成。本文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中的几个典型应用。

  1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对医院的各种资产从规划、选购、验收、安装开始,经过使用、维护、维修,到更新改造、报废为止的全过程,称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由于医院固定资产有着品种多、数量大、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所以固定资产管理的复杂性也就成为了制约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因素。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地位。通过建立医院统一的网络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对医院全部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平台管理,确保其基础信息的全面和完整,达到资产管理部门能够有效的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与此同时,可以加强监控、审核功能,为有效的提高医院资产使用效益和利用率提供保障。其次,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助于各级部门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在线管理。财务部门能够浏览、统计并有效的管理全院所有的固定资产账目,此外,利用计算机网络及资产管理网络可以快速、准确的提供各项资产的信息资料。固定资产的分管部门可以对本部门所管理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跟踪与管理,而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不仅可以在线浏览、统计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被使用、占用情况,而且还可以在线实现报损、报修、报废等的申请。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对资产进行快捷方便的清查,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的信息、账目与实物的一致性。因此,建立对医院固定资产快捷方便的清查手段,及时掌控其动态,调整盘盈盘亏数据,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信息资料,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相符一致的财务账、实物账、网络信息等。由于资产管理工作是按照固定的业务流程所进行的,也体现出了资产管理流程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特点。所研制的基于网络技术的专业资产管理软件也是按照这个特点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由于其具有定期更新信息的功能,也就避免了资产管理人员疏忽致使的工作失误情况的发生。此外,由于资产管理人员工作粗心大意、业务素质低、技术管理水平低等所造成的固定资产流失、漏报等现象,也得到了杜绝。

  2 在医德考评中的应用

  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医德考评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医院评价、结果统计分析、档案管理等工作。医德考评网络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录入、汇总、整理、计算、分析、储存、查询、归档等较为完善的功能,实现了医德考评电子化管理。

  科室员工用医院授权并确认给自己的唯一ID号码登录医院内医德考评网络管理系统,逐项对照医德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表现,进行的自我评价,评价的得分、结果将有系统自动统计。科室考评小组登录进入医德考评系统,在员工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本科室员工的医德表现进行科室评价,评价得分、结果均由系统自动统计。根据员工自我评价、科室评价的情况,医院医德评价考评办公室将结合党办、科教部、医务部、护理部等部门汇总的各类各级表彰、科研、获奖、退还或上缴“红包”、投诉等情况,在医德考评系统中录入各加分、减分的项目,系统将自动计算出分值并评出等次,生成给出综合的评价意见,并自动填写各种医德考评表格,完成医德考评电子档案。

  按照卫生部《关于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必须对医德考评的结果进行公示,科室、员工本人均可通过医院医德考评系统查看本科室所有成员详细的医德考评情况。如果对考评结果存在异议,可在规定的期限内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将文件发送到医德考评办公室。根据反馈情况,医德考评办公室对未加分、减分的项目进行再核实,并如实进行调整,对考评分值进行重新确认,经审核后实行二次公示,若无异议就确认为考评结果,并录入个人的医德考评电子档案。

  考评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其结果使用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种统计报表,与职工的岗位聘用、晋职晋级、定期考核、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执业注册等将直接受考评结果影响。例如:在办理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的时候,将拟聘职称、年度考核人员名单分别报送至考评办公室进行审查,如果医德考评存在“一般”或“较差”等次的,就可以不予聘用,或者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基本称职或者不称职。

  3 药品管理系统

  药品管理系统主要来完成药品的采购、库存的管理、药品的会计、药典的维护、药品的调价等,能制定药品招标标志,同时支持按药品类别进行分库管理。该系统既是医院药品的总入口,也是医院下发药品的总出口。同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药品管理系统对药品进行管理时,将购入药品的品名、数量、规格、剂量、有效期、购入价、批发价等相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在批发价的基础上,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将会自动按照国家规定的加成率进行自动加价处理。在药房领药时,将按批号进行出库,利用出入库计算机对药品进行管理,同时利用药品管理系统的预警、查询功能,提醒药库管理人员药品的库存及有效期等情况。

  4 结语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医德考评、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面对医院各部门的计算机急需进行网络化管理的现状,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共享,必须逐步实现医院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邹明,何晶,韩莹曼,等.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中国医药,2009,4(9):727—728.

  [2]赵普军,毕云生,潘菡清,等.利用医院局域网开展药学服务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12):460.

  [3]张毅.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硅谷,2010,(8):120-120.

  [4]徐彬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103-104.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网络; 图书馆; 医院

  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用户需求的大变化。传统的图书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图书馆就需要逐步向高度的数字化方向迈进,逐步扩大自己的网络规模。医院图书馆的工作应该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工作。

  1 医院图书馆的现状

  我国卫生资源发展极度不平衡,位于大城市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图书馆和发达地区的医院图书馆基础建设、设备条件较好,基本能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但是,也有相当部分医院图书馆长期处于投入少、社会化程度低的状况。主要表现在:①缺乏整体规划,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近些年图书、期刊价格不断上涨,超出医院经费投入比例,造成书刊入藏量的不断下降,信息资源来源困难。②服务手段落后,大多数仍停留在手工借阅手段,只有约半数的医院图书馆配备了少量电脑,且大多数未得到充分利用,未连接因特网。③图书管理方式落后,各馆之间往往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不能实现资源共享[1]。④被动服务,等客上门。图书馆员仅注重对“知识宝库”的保护,而对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主动权和积极性。

  2 网络化图书馆的特点

  网络化图书馆有自己独到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网络图书馆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图书馆的信息大量存于光盘及其他介质的存储库中。网络图书馆的其他特点都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这是网络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之间最大的区别。

  ②信息资源的网络化

  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的使用更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③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性

  资源的共享性建立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之上,有了以上两方面的支持,使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医务工作者在图书馆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有的人可共同享有同一份文献资料,使交流和科研变得更加快捷。

  ④信息管理资源的自动化

  管理者数据资源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使用者也是通过计算机终端才能进行网络的查询和阅览,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管理的自动化[2]。

  ⑤信息资源实体的虚拟化

  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相结合,在实体的基础上趋向于虚拟化,构成了网络实体的虚拟化。在数字图书馆中,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数字图书馆,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流。[3]

  3 改变医院图书馆现状的策略

  3.1 积极争取医院领导的支持

  图书馆要发展,医院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关键。主动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说服他们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图书馆。医院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专业论文的撰写,管理决策的提出以及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都是通过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来实现的[4]。没有领导的支持,图书馆的现状无法改变。获取支持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智慧和策略。只有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促进医疗不断向前发展,才能证明图书馆的价值。

  3.2 突破医院图书馆的传统模式,向数字化、特色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5]。

  3.2.1 人才是关键

  如果一个医院没有图书馆,这个医院是不完整的;或虽然有图书馆,但人员严重不足,且不能胜任工作,要实现医院的预定目标也很困难。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图书馆的地位也不能提高。图书馆在医院整个建设中发挥作用,需要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为医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

  3.2.2 创新是前提[6]

  作为信息知识集散地的医院图书馆,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与必然选择。创新不是口头上的标新立异,而是从理论研究、管理模式、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原有模式中脱颖而出,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准自身坐标,根据新形式、新环境的需要,制定切实的战略目标,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李秀英,孟昭鹏.网络环境下小型医学图书馆的困惑及发展方向.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2,11(4):21-22.

  [2]张晓文.关于医院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分析.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4,17(8).

  [3]黄萍,杨俊志.利用网络图书馆的特点做好医院图书馆的工作.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4,5(15).

  [4]任郁芳.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4,11(12).

  医院网络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 研究生学位论文 网络评审系统 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Base on Dissertation Remote

  Network Assessm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TCM

  WAN Zhiqiang[1], ZHANG Haomin[1], WEN Hongjuan[1], ZHANG Lili[1], SHAO Shuai[2], WANG Hongfeng[1]

  ([1]Graduat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2]Medicine Schoo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expanding of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d students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the dissertation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changed, and scope of the study has been expanded. Take X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scope of the study does not be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area, widely involv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clinical medicine, nursing, literature, chemistry, management and some other related professional. X University invited many professors of other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mplete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in 2014,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we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long review cycle, high management costs, and inefficiency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we need to design an easy to use and high security system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dissertation review.

  Key words dissertation; network assessment system; graduate education

  X大学2014年度共有368人申请博硕学位,学位论文评阅工作量相对较大。由于中医药专业在X省高校、科研院所分布不均匀的局限性,X大学论文送审以省外院校及科研院所为主。

  1 中医药院校学位论文评审的特点

  从全国范围看,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较少,且中医药大学以外的其他院校、科研单位的中医学、中药学专业发展与中医药院校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论文评审很难在省内找到一定数量的评阅专家。论文评审需要送到省外高校,近五年来,X大学论文送审院校主要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等高校。

  中医药院校的专业领域较为独特,随着近年来交流的不断增进,中医药相关学科专家数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总量是小的。地理位置相近的各院校之间的指导教师大多互相熟识。论文评阅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人情分,不太好意思提出尖锐的看法,也很少会给论文不通过。因此,作为研究生学位部门管理人员,亟需寻求一个更为合理的、有效的论文评价方法。

  2 传统论文评阅的弊端

  2.1 评审过程繁琐

  传统学位论文评阅的方法主要是,X大学随机抽取部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将抽到的论文隐去作者和导师信息,编号,记录好编号对应的作者,将论文送至复印社打印。提前与送审院校研究生处联系,将打印好的论文邮寄至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送审院校研究生处领取论文,按论文方向将论文分发至各院系,各院系研究生秘书将论文发放至相关专业专家评阅,专家评阅论文后返给各研究生秘书,研究生秘书返回所在学校研究生处学位办,学位办将评审完毕的论文评阅意见书邮寄回X大学研究生处。整个工作十分庞大而复杂。很多学校大多只接收5~7所院校论文,邮寄的论文如涉及专业过多,或涉及专业在不同校区、不同医院过多,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论文。特别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论文评阅意见书返回延误。加上往返快递时间,一般最快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②

  2.2 论文评审费用高

  送审论文需要印刷,1本硕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在50元左右,1本博士论文印刷价格大约为100元左右,邮寄费用大概在每本10元左右,管理费在每本50元左右。这些费用占论文评审费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花费巨大。③

上一篇:《巴啦啦小魔仙》2019国语
下一篇:热血江湖:庞大的江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