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公布23年公管考研专业目录、考试大纲,有变化但不大!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我,研大神,考研知识的勤劳搬运工,研究管理学学科有很长时间了,目前很想为考研学子贡献我的一份力量,所以有了今天的分享,跟我一起来吧~

  快来加入我们的行政管理研友组织:公共管理/行政管理考研交流群(点击链接或者搜索群号:199939703 备注 知乎 即可)

  近日,深圳大学发布“深圳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这里我们主要看一下政府管理学院的120400公共管理专业相关情况啊。

  一、专业目录

  

  专业介绍

  学科简介:

  深圳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是一个多元生存、崇尚责任、追寻共识、富有传统、视学生为生命的共同体,具有较显著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学科于1987年主编国内较早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系列教材》,1988年出版国内第一套行政学译丛——《行政学及公务员制度译丛》,开行政管理学科建设之先;2012年获评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学科与港澳高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与西欧、北欧、日本、北美等地高校有稳定的学术参访和合作研究渠道,并在多个研究主题上形成了高质量、高引用的研究成果。

  学科点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国际化特色鲜明,具有极强的科研能力。教师队伍有教育部政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公共管理MPA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对象3名,深圳市高级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多名,还有5名青年教师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C类资助。近年来,学科教师发表高质量专业学术论文1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包括译著)30余部。学科目前承担11 项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11 项。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

  学科教师积极参与政府体制改革与公共治理实践,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近五年,公共管理学科教师团队共承担地方政府委托研究项目50余项,发挥研究专长,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其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本学科多位教授组织团队,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潜心专研,撰写出高质量的咨政报告,得到从国务院到地方的各级领导批示。

  学科严把学术训练关,致力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质和行政管理专业素质,系统掌握行政管理、政治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在提供严格系统学术训练的同时,要求学生读懂公共管理中的中国实践、理解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模式。学科教师团队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管理背景知识:从伦理学到统计学,从政治学到管理学,从社会学到组织行为,从组织理论到个体选择;有能力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学科还依托包括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基地“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深圳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在内的支撑平台,推动学生实践认知。学科坚持灵活性、多样性和有效性原则,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注意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要求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加强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质和公共管理专业精神,系统掌握公共管理、政治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具有政府管理与创新、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与城市治理、公共政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能力,能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学科方向:

  (一)行政管理:本方向发展较早,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以深圳行政改革创新、政府能力建设、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等研究为重点,探索行政管理和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经验。依托深圳特区先行先试的行政改革实践和毗邻港澳优势,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行政管理》等学科权威期刊,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大量咨政报告并获得采纳,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二)公共政策:本方向具有极强知识集成性,集中关注政策学科发展、中国政策思想、政策理论、政策工具、政策过程、政策评估、区域性和地方性战略等前沿问题。方向优势明显,持续有高质量中英文学术论文发表,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培养基础理论与专业素质扎实的学生,为地方政府政策咨询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三)非营利组织与城市治理:本方向独具特色,聚焦于城市治理、公益慈善与非营利组织、社会创业等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关注中国乃至全球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积极为深圳“双区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智库力量。本方向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科研团队并有多个国家级课题作为支撑,具有很强影响力。

  课程设置:

  设有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中、下)、论文写作指导和专业英语等专业基础课。行政管理方向设置公共伦理、公共财政、公共危机管理、行政改革专题研究等专业选修课;公共政策方向设置政策分析的哲学基础、公共经济学、比较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等专业选修课;非营利组织与城市治理方向设置城市管理思想与流变、城市发展研究、非营利组织专题研究、残障政策专题研究等专业选修课。

  奖助体系:

  设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腾讯创始人奖学金、鹏程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奖助项目。

  就业方向:

  过去五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有10余名毕业生前往国内一流高校(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继续深造,其余毕业学生均已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高校和管理咨询类企业等机构就业。

  报考要求

  除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外,其他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二、考试大纲

  [702]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本科目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共行政学理论与方法(约占70%)和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约占30%)两大部分,考试内容以基本理论(思想及其相关人物和著作)、基本方法(方法论及其运用)以及涉及理论与方法的重大改革实践。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

  1.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概述

  (1)基本概念及概念分析;

  (2)理论源流、主要观点、代表作及代表人物;

  (3)基本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方法;

  (4)学以致用:学习的意义及价值。

  2.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1)掌握国家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涵义、特点及作用;

  (2)理解行政权力与行政体制的关系;

  (3)理解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

  3.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

  (1)掌握行政组织与行政领导的涵义、特点;

  (2)理解行政组织理论、原则及其发展;

  (3)了解行政结构及组织体制;

  (4)掌握行政领导及行政领导体制;

  (5)了解行政领导的方式、方法与艺术。

  4.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

  (1)掌握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的基本涵义;

  (2)了解行政职能体系及其影响因素;

  (3)把握行政职能的转变及其意义;

  (4)公共服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5.行政伦理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1)掌握行政伦理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础知识;

  (2)了解公共伦理与行政伦理的基本规范;

  (3)了解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4)了解我国行政伦理的发展趋势。

  6.行政决策与公共政策过程

  (1)掌握行政决策与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2)把握行政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

  (3)了解公共政策议程。

  7.公共财政与公共预算编制

  (1)了解公共财政与预算的基础知识;

  (2)掌握公共财政体制及其改革的基本内容;

  (3)把握公共预算的编制及管理。

  8.行政监督与行政监察

  (1)了解行政监督与监察的基础知识;

  (2)理解行政监督与监察的理论与制度;

  (3)掌握依法行政与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完善。

  9.行政效率与绩效管理

  (1)了解行政效率与绩效管理的基础知识;

  (2)理解行政效率测定与行政公平的实现;

  (3)掌握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

  10.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

  (1)了解行政文化与行政管理现代化;

  (2)了解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了解外国行政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及经验;

  (4)了解中国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进程及经验。

  (二)现代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1.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基础知识

  (1)掌握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2)掌握现代管理思想及学说

  2.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1)了解系统原理与人本原理;

  (2)了解计划与决策原理;

  (3)了解组织与领导原理;

  (4)了解控制与协调原理。

  3.综合分析能力

  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分析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考试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有: 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试卷满分为150分。

  [929]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本科目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共政策理论(约占70%)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约占30%)两大部分,考试内容以基本理论(思想及其相关人物和著作)、基本方法(方法论及其运用)以及涉及理论与方法的重大改革实践。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公共政策学科发展

  1.政策分析学科的范式

  2.政策分析学科的沿革

  3.政策分析学科的现代意义和发展趋势

  4.公共政策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功能

  (二)公共政策系统

  1.政策系统的含义、构成与运行

  2.政策活动者的类型、影响政策的方法与途径

  3.政策智库的形成、特征、类型与发展现状

  4.公共决策机制的构成、类型与方式

  5.公共政策过程理论的新进展

  (三)公共政策工具

  1.政策工具的兴起与发展

  2.政策工具的概念、分类与走向

  3.基本的政策工具类型

  4.政策工具的选择方法、影响因素

  (四)公共政策制定

  1.政策问题构建与议程设立

  2.政策方案规划与合法化

  3.政策制定的中国特色

  (五)公共政策执行

  1.政策执行的含义、过程与手段

  2.创造性地执行政策问题

  3.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4.政策执行的中国特色

  (六)公共政策评估

  1.政策评估概念、类型和标准

  2.政策评估的过程和模式

  3.政策监控的含义、功能活动

  4.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现状、难点、完善

  (七)公共政策终结与周期

  1.政策终结含义、原因、障碍与策略

  2.政策周期含义、特点

  3.政策变迁与学习的含义、类型

  (八)政策分析方法

  1.公共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2.公共政策系统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经济学分析

  4.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5.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

  (九)我国公共政策的现状与走向

  1.我国公共政策的现状、特点、问题

  2.我国公共政策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

  三、考试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有: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试卷满分为150分。

  复试科目[F102]专业综合知识考核(政府管理学院)

  目前未给出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下面我们来对标一下22年的专业目录和考试大纲,看看23年的是否有变化。

  22年的专业目录

  

  对标22年和23年的专业目录,有如下变化:

  学院招生名称由22年的107管理学院,变化为23年102政府管理学院

  初试考试科目代码由22年的705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变化为23年的702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由22年的932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变化为23年的929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

  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由22年的[FS15]中外政治思想,变化为23年的[F102]专业综合知识考核(政府管理学院)

  01行政管理方法的指导教师有些许变化,23年增加了一位指导老师

  对标22年和23年的初试考试大纲,没有变化。

  综上所述,深圳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从22年由管理学院招生,改为23年政府管理学院招生,然后初试考试科目的代码有变化,初试科目实质上复习的考试大纲没有变化的,复试科目可能会有变动,目前具体参考书还未公布。意向是这个学校的同学,初试可以放心学习哦。

  信息来源链接:

  http://ehall.szu.edu.cn/gsapp/sys/zsjzapp/index.do#/2023/4/102/030200

上一篇:张宏良:现在来看已经不仅仅是走错路那么简单
下一篇:原创60岁的罗嘉良曾经获得三届TVB视帝,他比黎耀祥郭晋安更加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