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明:品读家训说家教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10
手机版

  原标题:侯正明:品读家训说家教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每天发布·或诗或文

  用作者的诗意·填补生活的空白

  审核/ 编辑: 圣湖雅韵

  序 言

  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家庭美德的培植和家庭教育方式的传承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简而言之,这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总结。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使自己心中有丘壑、眼里有乾坤,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并通过真诚待人处事,断恶修善崇德等路径提高自身修养。在此基础上通过个人品行魅力影响和教育家人,做到孝亲敬老、相妻教子,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治理好,进而实行仁政德治,治理好国家,安抚和治理天下百姓,最终求得天下太平。诚然,“修齐治平”思想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终极目标,把个人价值追求与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紧密相连,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达到安身立命,培育良好的家风、族风,协助天子治理好国家,从而 “物格而后知至”, 达到国家富美、天下太平的“家国情怀”最高境界。

  由此可见,家庭作为最基础的社会细胞,是家国情怀的起始点。良好的家庭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追求,涵养良好的家风,标树崇德向善的家训至关重要。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作为家庭或家族中长辈对子孙的训诫,自先秦时期就有了最早文子记载的《诫伯禽书》(周公著),后来有《诫子书》、《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弟子规》、《钱氏家训》等家训名著。这些古代家训典籍主要为了教育子孙立德修身、为人处世、成才立业、为官从政,乃至维持必要的家庭、家族地位的训诫教诲和行为规范,是把涵养优良家风、培育良好家教,把家庭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为一体的价值判定和精神追求。

  家训作为古代具有个性特质的家庭教育法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形成了特有的家庭教育的模式,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千百年来古人积累的教育观念和人生智慧,在谆谆教诲子女的同时,也包括对兄弟姐妹之间肝胆相照的劝勉,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嘱托等,是维系和发展巩固一个家庭、家族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也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维护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

  家训虽然带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看待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教育子女立德树人、保持家人家族亲情关系、精忠爱国胸怀天下等基本内容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优秀的家训文化不仅奠定了家庭发展和子女成长的技术基础,成为家庭教育的灵魂和总则,甚至成为子孙后代效仿和绵延的价值根基和精神命脉。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良好家风,作者试图以古代家训典籍和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品读家训说家教”,从家庭教育和修身立命的视角研读古人家训典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挖掘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的时代价值,探索教育女子成长成才、影响家庭向善向美社会风尚的实践路径,延续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力量,在传承和厚植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在家风、家教养成中淬炼家庭道德追求、实现理想抱负,从而与读者产生共鸣,破解行之有效的家庭家风家教时代课题。

  从“黎明即起”说起

  众所周知,《朱子家训》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历来推崇为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成为千古传送脍炙人口的家训代表作。作者朱柏庐作为明末清初理学大师,他在研承程朱理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躬行实践,用简短的524字言简意赅地总结出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历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家庭道德启蒙教材范本,至今仍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朱子家训》开篇表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意思是一个人天刚亮就要起床,洒水清扫庭院和台阶,做到庭院内外干净整洁。到了黄昏就要休息,要关窗锁门,并亲自逐一检查。

  概而言之,这一句讲明了两个要义:早起早睡、卫生整洁。

  在此,我们主要剖析一下早睡早起。

  “黎明”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就是天将亮或刚亮的时间,黎明也常来形容破晓,寓意寄托着美好的开端。“即”是接近、靠近的意思。“黎明即起”就是古人带着美好的心情和一天的憧憬起床,元气充沛、心境焕然,新的一天就从“洒扫庭除”开始。“既昏便息”就是天黑即睡。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既”为已经、完全的意思;“昏”从日从氐,“氐”是下的意思,昏作为会意字,“日”“氐”合起来就是日已下沉,太阳落山,天黑了的意思。“息”从心从自,“自”为鼻子的意思,与“心”连起来就是呼吸的气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这里就是休息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心无杂念地睡觉。

  “黎明即起”“既昏便息”具有特定的时代特质。因为古人在夜间只能点亮油灯、蜡烛得以照明,走夜路也得“秉烛夜游”,不如现在的电灯和手电筒一样廉价和方便,更何况古代物质基础相对薄弱,不管是点灯还是秉蜡,相对比较奢侈,非一般家庭承受得了。由此就有了西汉匡衡“凿壁借光”、东晋车胤“囊萤映雪”等的故事,两人虽然家境贫寒,由于通过凿墙借光和捕捉众多萤火虫放在布囊,借着微弱萤光延长刻苦读书的时间,最终学有所成,分别官至丞相和户部尚书。可见,在这古代历史条件下,古人遵循早起早睡的自然法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程式化的生活规律。

  反观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学生熬夜苦读,有做不完的作业、复习不完的功课,应对着连绵不绝的各种考试,废寝忘食负重如牛,睡得越来越晚、睡眠严重不足不说,在上床寝前还喜欢背过家长监管,玩玩手机、打打游戏、刷刷快手抖音方能尽兴,在世界杯期间还要继续熬夜看看球赛,造成入睡难,起床更是难上加难,免不了家长老师的打骂和训斥。

  成年人明知熬夜睡眠不足的危害,甚至深受其害,夜晚依然纵容自己拼命玩、尽情嗨。在家有司空见惯的饭后看电视,上床玩手机、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不一而足。夫妻应该是最亲近的人,由于只顾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很多两口子缺少共同话题,缺乏交谈交流,其关系是“白天是夫妻,晚上是邻居”,各玩各的手机,各找各的乐趣,消遣得不亦乐乎。有的夫妻睡觉不是相拥而眠,而是彼此背对背各玩手机各自安睡,日渐没了激情,过得如同陌路人,更像合租的室友凑合过日子,这就是很多现代夫妻的婚姻关系乱相。

  此外,不断丰富的都市夜生活已成为都市人休闲、放松的主要方式,夜间有应酬性质的吃饭喝酒打牌,还有年轻人喜欢的茶艺、酒吧、KTV、歌舞厅、咖啡厅等等,在喝酒、打牌、唱歌、跳舞尽情欢娱之余,由于夜深人乏缺能量,免不了又开始以夜宵为主的 “第二茬”,夜市、小吃街、奶茶店……丰富迷人的夜生活拉动了“夜经济”热度,有些年轻人面对白天繁忙的工作生活压力,夜晚开始报复性熬夜消费娱乐,美其名曰“解压”“放松”,吃、喝、玩、乐、购更加火热。

  据商务部官方数据统计,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间消费拉动了“夜经济”不断升级,吸引了现代市民时尚生活的新概念,将夜生活演绎的酣畅淋漓美不胜收,真正是白天“案牍劳形”,夜晚“丝竹乱耳”,夜间的逍遥快活造成了睡眠严重不足。

  我们很多人明知熬夜不光第二天难以早起,况且白天上班、学习精力不济,尤其对身体极为不佳,但依然拒绝早睡,导致难以早起早睡的恶性循环。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透支了身体,无异于慢性自杀。

  阐述养生之道的《黄帝内经》有句话:“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意思是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到了夏季可以适当晚睡,但也得不要讨厌太阳需要迎着朝阳早起,才能保持良好的身体。

  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养生规律。认为早睡早起是养生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生活自律的表现。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睡眠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休养生息过程,足够的睡眠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调养和休息,对恢复白天消耗的体力、精力、脑力非常重要。

  熬夜会导致生物钟和内分泌紊乱,长期熬夜对身体危害极大,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会诱发各种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性疾病,而且对癌症的防御能力也会下降。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精确表述了各个时辰人体五脏六腑的休养生息。

  比如“子时(23:00-01:00)胆经当令要熟睡”,也就是夜间11点阴气最盛,阴主睡眠,此时要熟睡,便于养胆气;比如“丑时 (1:00-03:00)肝经当令养肝血”,肝主生发,使阳气逐渐生成,肝有造血、解毒的功能,人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才能高效运行。所以这个时候还不睡觉熬夜喝酒、打游戏,就严重影响了肝脏正常工作导致肝火上升,造成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胸闷、疲倦、烦躁、黑眼圈的症状;比如“辰时 (07:00-09:00)胃经当令补营养” 古代时十二生肖中说“辰龙”,意思是辰时养胃,也就是按时吃早饭,注意早餐的营养均衡余搭配,只有早起并且吃好早饭,白天才能元气满满、生龙活虎、精力充沛。

  智联研究院联合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职场青年睡眠质量报告》显示,熬夜、晚睡在成为当代年轻人流行趋势,“超半数职场年轻人每天都要熬到深夜0点以后才睡觉,超七成年轻人每天平均睡眠不足7小时。”

  由于现代科技和媒介影响,现代人因为丰富夜间多彩的娱乐方式,晚上精神亢奋,白天萎靡不振。难以做到早睡早起,致使缺觉、失眠困扰着大多数人。很多女士明知只有睡眠充足,方能容光焕发的养生原理,但仍然坚持熬夜,导致气色不好、皮肤衰退,出现黑眼圈等有损颜值的现象,宁愿投巨资耗时间去美容,也不愿早起早睡遵循养生之道。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深谙晚睡晚起熬大夜的危害性,更应该向古人学习,懂得“黎明即起”“既昏便息”蕴含的人生智慧,加强自律正常作息。睡前远离电子产品,夜间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增强身体免疫力,以积极向上的健康身心迎接每一天。

  让我们每一天保持元气满满、充满希望。虽然感觉每一天都平凡,但我们要在平淡中努力拼搏酿制甘恬,让每一天都成为新征程的起航点,让每一天都成为自己称心如意、无愧自我的杰作。

  让我们坚信明天更美好,扬起充满梦想的风帆,不管风吹浪打还是乱云飞渡,都要奋楫逐浪,让明天梦想成真更美好。

  下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粥一饭,国之大者》……

  

  作者简介

  ● 侯正明,1971年1月生,青海西宁人,高级讲师,文学爱好者。

  《作家文学》杂志青海创作基地团队

  《现代作家文学》 微刊编辑团队

  【现代作家文学】文学期刊团队

  ●选稿杂志:【现代作家文学】杂志【 河湟】杂志【作家文学】杂志【荒原春】杂志

  ●投稿须知:发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所有作品作者必须校对到无误再投稿,错字(含标点)超过5处的主编有权拒绝编辑。作品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文责自负。一稿多投超过2次停用该作者稿件。投稿后15天内未刊发的,自行处理。如有自愿打赏,用于平台维护,部分链接会加广告,补贴手机、网络流量,不理解的请勿投稿。

  ◆名誉顾问:李成虎 古明川 董守和 依凝

  ◆总编兼创作基地主任: 程启宏

  ◆主编兼创作基地副主任:严丽珺

  ◆副主编兼创作基地秘书长: 杨春兰

  ◆特约副主编兼评论嘉宾:王瑄 张维春 雷萍 杨艳萍 胡朝阳 乔宪俊 梅常青 任永贵 任剑锋 邹朝霞 侯进元 闫永红 星丽花 宋会兵 史晓玲(排名不分先后)

  ◆特邀摄影师: 王芳

  图片文字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总编微信号

  现代作家文学

  作者的创作基地

  读者的良师益友

  选择我们没有错

  ?没错,下一个上稿的就是您

  责任编辑:

上一篇:少妇与男网友开房,折腾3小时后...“上床一时爽,下床火葬场”
下一篇:汽车之家vr全景看车手机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