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如何补钙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9
手机版

  “要想骨骼健康,就得补钙”,这已是深入人心的观念。殊不知,一味地补钙并不代表可以让骨骼吸收钙、留住钙。

  骨骼的强壮与否其实取决于造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较量——小时候,造骨细胞多于破骨细胞时,我们摄入的钙会不断沉积在骨骼上,就相当于我们往银行里存了一笔钱,为将来作了储备;

  30岁以后,造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相当,骨骼中所能储存的钙已经达到顶峰,并开始缓慢流失,这个时候不管我们怎么补钙,骨钙都不会继续增加了;到了老年,造骨细胞少于破骨细胞时,骨骼上原先储存的钙会不断流失,就相当于我们从银行中取钱。

  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应该怎样储备、提取,才能保证骨骼的健康呢?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三位专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成长期:养成喝奶的习惯在儿童骨骼生长的过程中,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出生至半岁,他们每天对钙的需求量是300毫克,半岁到1岁为400毫克,1—3岁时是600毫克,4—10岁时是800毫克,11—18岁时是1000毫克,而18岁以后则是800毫克。可见,钙在儿童骨骼生长发育期是不可或缺的。婴幼儿缺钙,会出现烦躁不安、多汗、啼哭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导致鸡胸、罗圈腿、方颅等。

  对于儿童来说,钙补少了不起作用,多了容易沉积,究竟怎样补才适度呢?首先,补钙的同时应补充维生素D,以便钙的吸收,促使钙更好地发挥作用;但要注意维生素D的用量,每天400—600单位,不能过量。

  其次,家长应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持饮食营养均衡。最后,多进行户外活动,在经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以自己合成维生素D。同时要注意,碳酸饮料和咖啡因会引起钙的流失,孩子应远离这些东西。

  每天喝适量的牛奶对这一时期钙的储备很重要,因为牛奶是最好的钙质来源,也是最好的补钙的天然食物。当然,饮用牛奶也要科学合理。一般来说,孩子2岁以前应吃母乳或配方奶粉,2岁后再喝鲜牛奶。

  每天500毫升奶加上日常其他饮食中所摄取的钙,就可满足儿童的钙需求量了。另外,从小养成喝牛奶的习惯还可以减少成年后对牛奶不适应的现象发生,改善长期以来中国人不能耐受乳糖的习惯。

  补充钙、留住钙,也就留住了孩子的健康,让他们赢在了起跑线上。

  成熟期:为骨骼额外“加餐”

  人到了30岁后,进入了生长发育的成熟期。此时,体内造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逐步达到平衡,而体内储存的钙也在达到顶峰后开始缓慢下降。除了继续补充足够的钙之外,如何减缓现有钙质的流失,也就成了这个时间最重要的“功课”。

  防止钙流失,均衡的饮食是关键。首先,维持骨骼健康,除了钙质外,还需要许多其他矿物质的“协助”,如:磷、镁、钾、锌、铁等。一般膳食中钙磷比在1∶1—2∶1时,有利于两者的吸收。

  含磷高的食物主要有瘦肉、蛋、奶、坚果、粗粮等。镁可以和钙相互协同,维持骨骼的健康。植物性食物含镁较多,包括谷物、深绿色蔬菜、坚果等。其次,摄取充足的维生素也是骨骼健康的关键,如维生素D、B族维生素、维生素A、叶酸等。最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常量营养素的摄入,也可以维持人体的代谢平衡,有利于骨骼健康。

  有些人无法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充足的钙,这时就需要一些额外的“加餐”了。一般来说,可以多摄取一些为骨骼“度身订制”的营养食品,如富含造骨蛋白的蒙牛特仑苏OMP牛奶。其中所含的造骨蛋白OMP是在牛奶中微量存在的一种天然活性蛋白,在初乳中含量相对较高,对提高人体骨密度具有独特的机理和效果。

  我们饮用的普通牛奶中,OMP含量仅有10微克/公斤,含量非常之少,以至于没有显著效果。但蒙牛利用先进的分离萃取技术将牛奶中的OMP提取出来,并添加到特仑苏中,与普通牛奶相比,其活性牛奶蛋白的含量扩大了100—1000倍,因此具有维护骨骼健康的效果。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就OMP改善肌体骨骼代谢作用进行了历时12个月的系统实验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结果显示,OMP可以能显著改善骨骼合成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量增加,延缓骨骼衰老。

  除了饮食之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关键。每天晒一会儿太阳,可以加速维生素D的转化和利用;适量的运动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延缓骨质流失;同时,养成按时用餐的习惯,让身体形成固定的饮食节律,都对防止骨钙流失有重要意义。

  衰老期:补钙主要靠饮食

  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下降,体内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代谢失衡,骨密度会平稳下降,骨质流失加速,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等。这一时期,是人从骨骼的银行里取钱的时候。据统计,我国60%的中老年人缺钙,骨质疏松症患者达数千万。对老年人来说,补钙非常关键,且食补比药补更重要。

  所谓食补,就是从含钙多的食物中摄取钙质,其中,奶制品是最合适的食物。每500毫升牛奶可提供1200毫克的钙,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应保证250毫升的牛奶,如果可以的话,也可饮用500毫升。

  中国营养协会建议,老人每天应摄入1000毫克的钙,也就是说,老年人每天喝1—2杯奶,可帮助满足钙的需求量,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丢失,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多喝牛奶比口服钙片更易于钙吸收,也减少了胃肠刺激,并能有效维持人体酸碱的平衡。

  另外,豆制品、虾皮、海带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钙。每天食用100克豆制品,或常选虾皮、海带入菜、熬汤,也可以补充一定的钙质。此外,老年人还应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就像有了科学的理财观,可以把“骨骼银行”里的钱花在刀刃上。

  (实习编辑:邓惠红)

  玉米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其中,有一种尼克酸对健康非常有利。

  但玉米中的尼克酸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在做玉米的时候有个小窍门———加点小苏打就能使尼克酸释放出来,被人体充分利用。

  尼克酸又叫烟酸,它在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帮助我们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的正常功能。人体内如果缺乏尼克酸,可能引起精神上的幻视、幻听、精神错乱等症状,消化上的口角炎、舌炎、腹泻等症状,以及皮肤上的癞皮病。

  多吃粗粮是我们获得尼克酸的一个重要手段。玉米中的尼克酸含量比大米高很多,但普通的吃法中,它们几乎完全不能释放出来。实验证明,如果在做玉米面窝窝头或煮玉米粥时放些小苏打,尼克酸就能释放出来一半左右。同时,小苏打还可帮助保留玉米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避免营养损失。

  此外,吃玉米时还可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和一些含尼克酸高的食物一起吃,如豆类、大米、小麦等。这些粮食中的尼克酸多为游离型,可以大大提高玉米中蛋白质的利用率。

  (实习编辑:谭淑媚)

  牛奶是许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佳品,即能补充体内所需营养又能滋养容颜!但普通人对于营养尚存许多误区,使本该被吸收的营养白白流失,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你也是这其中一员,则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下面的内容!

  一、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

  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二、加糖越多越好

  不加糖的牛奶不好消化,是许多人的“共识”。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但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

  牛奶里加什么糖好呢?最好是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

  还有一个何时加糖的问题。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三、牛奶加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四、牛奶服药一举两得

  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五、在牛奶中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

  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六、在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七、牛奶必须煮沸

  通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可诱发癌症。其次,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八、瓶装牛奶放在阳光下晒,可增加维生素D

  有人从广告中得知: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而多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的好方法,于是便照方抓药地把瓶装牛奶放到太阳下去晒。其实这样做得不偿失。牛奶可能会得到一些维生素D,但却失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因为这三大营养素在阳光下会分解,以致部分或全部失去;而且,在阳光下乳糖会酵化,使牛奶变质。

  九、以炼乳代替牛奶

  炼乳是一种牛奶制品,是将鲜牛奶蒸发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0%的蔗糖装罐制成的。有人受“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华”的影响,便以炼乳代替牛奶。这样做显然是不对的。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但当甜味符合要求时,往往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了一半。如果在炼乳中加入水,使蛋白质和脂肪的浓度接近新鲜牛奶,那么糖的含量又会偏高。

  (实习编辑:谭淑媚)

上一篇:工口工口王国攻略 限制级游戏让这个世界变糟了吗
下一篇:CYR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