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之后父母还是监护人吗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一般成年之后父母就不再是监护人,监护人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都应设置监护人。

  一、法律上来说满18岁了还需要监护人吗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包括:

  (1)法定监护人。

  (2)指定监护人。

  (3)遗嘱监护人。

  (4)委托监护人。

  满18岁了不需要监护人,从法律角度来说,如果已经成年有独立生活能力,不属于精神病人等,就没有监护人。

  如果当事人的个人行为能力无法自己控制自己,那么其行为判断的行驶需要他人帮忙做出正确的决定,从而需要得到监护人的监护,除此之外,成年之后没有监护人。

  二、抚养人和监护人有什么区别?

  监护人抚养人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法律明确规定对孩子义务抚养的人。

  2、服务对象不同:监护人包括:法定监护人、指定监护人、遗嘱监护人、委托监护人;扶养人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

  3、特点不同:监护人应具有监护能力,符合法定资格,并克尽监护职责,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抚养是针对未成年人而言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条件、环境及成长。

  三、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监护人吗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孩子不论几岁都不能选择监护人,鉴于孩子的心智发展并不能达到对这件事情作出最好的利弊取舍的程度,所以法律并不赋予孩子这项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上一篇:这样睡觉,胜过每天走1万步!
下一篇:原创张艺兴与孙红雷飙戏,能否超越《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