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华语导演处女作——关锦鹏《女人心》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8
手机版

  编者按:关锦鹏的处女作《女人心》,由邱刚健编剧,邵氏公司投资拍摄并出品,在1985年6月于香港上映,并取得948万港币的票房,并荣获第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最佳音乐提名。

    手册:作为男导演来说,怎么会想到拍摄《女人心》这样一部作品?

  关锦鹏:我的电影与我的成长有关。我十几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为了维持生计,母亲从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变成家里的顶梁柱,那时,我经常在旁边观察母亲所做的一切,从母亲身上,我看到了女性的坚韧和爆发力,母亲的行为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会在自己的影视作品中用细节来体现女性感性的一面。

  我之所以去关注女性,也和自己的性取向有关系。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太笃定的事情,包括人类的性别。作为男人来讲,我觉得男人的性格中会包含一些女人柔情的元素,也会在某一时刻有接近女性性格的一刹那,这一点在我深有体会。我会用心观察女性的各种细节,然后通过影视作品这面放大镜将生活中最细微的东西搬到银幕上去,或许这样会让大家在欣赏之余有些共鸣。

  手册:为什么会拍摄女性题材的电影,您想通过电影向观众反映什么样的信息?

  关锦鹏:我没有什么明确的意图,我觉得最真实、最自然就好,也许我是想歌颂女性吧。我希望用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反馈给大家,希望能用电影手段来呈现多阶段的女性,起码这些女性都是我所欣赏和喜欢的,这也是支持我拍摄女性电影的一个动力。

    手册:能谈谈拍这部作品之前的一些准备吗?

  关锦鹏:因为我的母亲很喜欢戏曲,尤其是粤剧,任剑辉、白雪仙的组合给我的童年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包括他们的粤剧电影,所以我小时候就蛮喜欢电影的。开始的时候是想做演员的,所以报名参加无线电视台演员培训班,兼职做助理导演。结果演员没有做成,却成了专职副导演。而且那时正是香港“新浪潮”电影兴起的时候,陆续做了不少影片的副导演。1984年第一次能够独立导片,就是《女人心》。

  手册:在走上导演的路程中,你最感谢的是谁?

  关锦鹏:前辈导演许鞍华就对我的无私支持,至今都让我心存感激。许鞍华是我的老师,当年拍《倾城之恋》时我做她的副导演。她是当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现在新浪潮的很多导演都改行不拍电影了,只有许鞍华还在坚持,而且不断成功尝试不同题材的影片。她当时对我说过:“要把每一部新片都当做自己最后一部作品来拍!”我觉得这是她几十年坚持下来的信念,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手册:你曾经说不能忘怀的是一部叫《东京物语》的日本电影?

  关锦鹏:这个电影是我读大学时第一次看到的,之后久久不能释怀。它不是一个爱情故事,是讲一对老夫妻住在乡下,三个儿女都已长大成人,而且事业有成。有一个假期,老夫妻去东京造访儿子和女儿,结果他们的旅行并不开心,儿子、女儿都顾着忙自己的事情,没有善待自己的父母。回去之后,老母亲就去世了,所有的儿女回到了乡下奔丧……就是这样一个淡淡的故事。当我懂得和感受这个电影的时候,我父亲也已经不在了,剧中有两句老话: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对我有很深的触动。当然从影片的技巧上,小津安二郎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导演。

  手册:平常你看得更多的是欧洲的电影?

  关锦鹏:我不太喜欢好莱坞的电影,因为太模式化了。我所喜欢的欧洲电影都是从人物出发,对人物的描写比较深刻的电影。我常常有一个感觉,一个经典的电影看过之后你可能忘记了它某些具体的情节,但总会记得其中的人物,你会记得他的名字以及在某个情境中他的表现。我觉得人物是在一个作品中最能打动人的部分。

    手册:你还会受到别人作品的影响吗?

  关锦鹏:很难说有没有影响,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想把自己的作品用某种风格限定。我已经拍了十几部电影,如果问我的风格是什么?我真的说不出来,不是谦虚,而是风格对我来说不重要。我觉得对剧本中人物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可能把人物的情感表现得非常细腻。要说别人作品对我的影响,在我年轻的时候会多一些,现在我40岁了,该成型的已经成型了,不太容易有特别大的变化。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生活体验怎么累积,怎么散发在自己的作品中。

    关锦鹏导演简历:

  关锦鹏,中国香港导演。祖籍广东,生于香港。

  1985年,执导处女作《女人心》,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提名。

  1986年,执导《地下情》,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剧本。

  1989年,执导《胭脂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1990年,执导《人在纽约》,获金马影展最佳影片。

  1992年,执导《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阮玲玉》,并因《阮玲玉》获得柏林电影节金像奖提名。

  1994年,执导《红玫瑰白玫瑰》,获得柏林电影节金像奖提名。

  1996年,执导纪录片《男生女相:中国电影之性别》。

  1997年,执导纪录短片《念你如昔》。同年,执导《愈快乐愈堕落》,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1999年,执导《有时跳舞》,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2001年,执导《蓝宇》,获金马影展最佳导演。

  2005年,执导《长恨歌》。

  2010年,执导《用心跳》。

  2012年,执导《放浪记》。

  2018年,执导《八个女人一台戏》。

  【摘录于《电影年鉴》】

上一篇:心灵奇旅丨讲述人间温暖,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
下一篇:口腔科普|牙齿矫正七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