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妖猫传》,重话杨玉环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原标题:热播《妖猫传》,重话杨玉环

  最近热映《妖猫传》,围绕着杨贵妃,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示了唐王朝盛世的美好景象,最后谜团解开的贵妃之死,也让人扼腕,哀叹红颜薄命。

  

  《妖猫传》中的杨贵妃

  影片中虽然涉及唐玄宗、杨玉环、白鹤少年、李白、高力士等的众多人物,但核心人物却是已香消玉勋的杨玉环。杨玉环是美的象征,代表着盛唐气象,她也是所有男人都迷恋的女人:她是唐明皇最宠爱的女人,她是阿倍仲麻吕所倾慕的女人,她让李白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她是白居易笔下爱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也是白龙甘愿舍身的女人。

  

  《妖猫传》居中的唐明皇李隆基

  不过也许是因爱而极盛也因爱而凋谢。每个人因为她的美而爱她,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拯救她,皇帝也不例外。这样一个人人都爱的女人,最后却困在冰冷的石棺中,无力的挣扎到窒息,这种拮据最让人绝望和窒息。仿佛告诉人们就算是与皇帝的爱情,本身也可能只是一种幻术,真中必有假,假里还有真,或是说爱情本身就是空无所有。

  电影中杨贵妃是假死,但有关杨贵妃在马嵬坡之死历史上有多种传说。杨贵妃是否真正死于马嵬坡下,后人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断,似乎还都有着自己的道理。

  

  根据《新唐书》,杨贵妃,字太真,籍贯是为山西永乐人,原是一个参军的女儿,从小在叔父家长大,因姿容秀美被召进宫中。 杨玉环历史原型到底是怎么死的其实杨贵妃刚开始与唐明皇并无缘分,她入宫不久就已经被选作寿王妃了。寿王是唐明皇的儿子,本与杨玉环也是琴瑟和鸣,然而被皇帝李隆基看到寿王妃的美貌后,十分中意。让杨玉环自愿出家为女道士,再进宫服侍他。妖猫传揭开杨贵妃之死谜团真相 杨玉环历史原型到底是怎么死的寿王大概也是个悲催的皇子了,媳妇儿被抢走还不能有怨言,也丧失了成为太子的可能性。古代皇帝的权威当真是大过伦理道德。杨玉环入宫后,皇帝给寿王重新赐了王妃,而不久就立太真为贵妃,彰显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而后唐明皇骄奢淫逸,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而新旧唐书中都将杨贵妃称为“祸本”“贼本”。不说一个后宫妃子如何就祸乱四方,但贵妃仍身死马嵬驿。妖猫传揭开杨贵妃之死谜团真相 杨玉环历史原型到底是怎么死的马嵬坡里,将士们发生兵变,先是杀死了杨国忠,后又逼迫皇帝交出杨贵妃,也可以说贵妃是被杨国忠牵连,但愤怒的将士们需要平息怒火,唐玄宗无可奈何。正统史书记载,在无奈之下,唐玄宗命高力士勒死了杨贵妃,平息了兵变,后传位太子,结束了这段混乱的历史。不过,杨贵妃是否真正死于马嵬坡下,马嵬坡兵变后杨贵妃的去向,后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推断,似乎还都有着自己的道理。

  政治阴谋,杨贵妃只是唐朝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据史书记载,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11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干儿子安禄山发动叛乱,李隆基带着贵妃杨玉环、皇子离开长安,逃向四川。走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以禁军主帅龙虎大将军陈玄礼为首的随从将士,杀死宰相杨国忠(贵妃堂兄),逼着皇帝处死杨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那年杨玉环38岁。

  贵妃魂断马嵬坡,历来贬责与同情者皆有之,而贬责是主流。直指杨贵妃是迷惑皇帝,害人家国的祸水。更有不少史传认为是杨贵妃家族骄奢荒淫,祸国殃民,因“士兵不得食”,“饥而愤怒”,激起了马嵬兵变,因此“军士围驿……”

  要真是因为饥饿疲劳而激起了马嵬兵变,即便诛杀了杨家兄妹,也并不能解除士兵的饥饿疲劳。事实却是,杨家兄妹被杀后,士兵马上服从指挥,又继续护驾前进,显然兵变原因并非士兵饥饿疲劳。

  玄宗出逃前作过相应的准备,在头一天“曾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六军,厚赐钱帛,选闲厩马九百余匹”。又是选良马,又是给卫队赐丰厚的钱帛,难道路上竟然不知道带粮食和可以买、换粮食的钱帛?何况长安到马嵬坡仅百余里路,所需时间不过一天左右,即使士兵饥饿疲劳,情况也不很严重。

  马嵬兵变的指挥者陈玄礼,不过是统率禁军的一员武将,杀了杨国忠,既不可能取代其宰相职务,并且还要担杀头、诛九族的风险,他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魄力和勇气?那是因为兵变同谋者有宦官高力士,后台是兵变的发动者——太子李亨。

  高力士是唐玄宗晚年最宠信、重用的大宦官,他常代玄宗处理国家政事,成了不是宰相的宰相,与杨国忠互相倾轧,争权夺利。高力士曾多次暗示唐玄宗剪除杨国忠,玄宗未允。玄宗逃难到马嵬,是难逢的下手机会。高力士、陈玄礼合谋控制禁军,杀掉杨国忠,又武力胁迫玄宗赐死杨贵妃后,陈玄礼立即派人向在后队的李亨密报。

  李亨虽是太子,能否继承皇位,不到最后时刻,实在无人能知。李亨集团发动兵变的真正目的是诛杀杨国忠,如不铲除他这有实力的宰相,就无法弑帝或迫使唐玄宗李隆基逊位。

  杨贵妃虽无政治野心,却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宫廷贵妇,让她活着,兵变参与者难免日夜担心“秋后算账”,所以也难逃一死。李亨在马嵬兵变后,不再随玄宗逃亡四川,率领部下前往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今宁夏境内)。公元756年7月,在他皇帝老子没有退位的情况下,擅自在灵武登基,另立中央,称为肃宗。逼得他老爸李隆基不得不退休去当他的太上皇。

  “祸端自是君王起,倾国何须怨玉环。”马嵬兵变实际上是有预谋、有计划、有后台的一次争夺权力的政变,杨贵妃为帝王的江山在马嵬坡做了冤死鬼。

  马嵬坡兵变之后杨贵妃的去向成谜,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著名学者俞平伯在分析《长恨歌》和《长恨歌传》时,怀疑杨贵妃并没有死于马嵬驿,而是当时的将军陈玄礼和太监高力士用宫女假冒贵妃缢死,然后密送贵妃逃走。这种说法在文史界引起很大反响,不少人同意和支持这种观点。

  杨贵妃确实未死于马嵬事变,她被宫人救起后,带领着她们在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流亡,并于乾元元年与唐玄宗重新有了联系。 唐玄宗和杨贵妃于乾元二年七月在襄阳城外的汉江岛上有过一次秘密会见,并在那里发出了“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海誓山盟。

  汉江岛相会引发了当年八月的襄阳康楚元叛乱,为此太真决意流亡日本。唐玄宗委派日本客卿晁衡(阿倍仲麻吕)以出任安南都护为由掩护太真出亡。晁衡与日本遣唐使合作,使太真于上元元年三月东渡日本。

  太真的出亡行动引发了上元元年四月的襄阳张维谨叛乱,唐玄宗等人的秘密活动终于败露,于是导致了上元元年七月的西苑宫变,肃宗把玄宗关入西宫,高力士、陈玄礼、韦伦等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唐肃宗查明事情的真相之后十分后悔,他向父亲认了错,并派人去日本接杨妃回国。但杨妃不愿回国,终于铸成了千古长恨。

  日本山口县油谷盯当地一直流传着杨贵妃漂流日本的说法。油谷盯的一座寺院—二尊院的院子里安放着一座洁白的杨贵妃雕像。据说建在附近的五轮塔就是杨贵妃的坟墓,出二尊院后乘车朝力民呷方向往北走不远,就可以看到杨贵妃漂流的“登陆”地——唐渡口。妖猫传揭开杨贵妃之死谜团真相 杨玉环历史原型到底是怎么死的现在油谷盯已经由于有杨贵妃的传说变成一个有名的旅游胜地。据说杨贵妃曾协助当年的孝谦女天皇挫败一次宫廷政变,所以日本人对她怀有特殊的感情。

  “安史之乱”平息后唐玄宗还派人去日本想接杨贵妃,但贵妃始终没有再回去祖国。杨贵妃是盛唐的代言人,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生前三千宠爱集一身,死后之谜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责任编辑:

上一篇:50部嘘头十足的情色电影
下一篇:一个成年人单挑一头狼的胜算大还是单挑一只金雕的胜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