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婴儿”的诞生严重违背伦理道德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近日,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于11月诞生。贺建奎宣称,通过对婴儿基因的修改,他们得以天然抵抗艾滋病。

  

  但是,相对于科研过得成果的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等人的喜悦,随之而来的是百余名科学家的联名反对,强烈谴责“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十问贺建奎。对于伦理审查流程的质疑,以及一系列的科普和官方发声,表达了在不成熟的科技条件下,对人体基因进行编辑的强烈谴责,否定了所谓“历史性突破”。

  中国工程院表示:“基因编辑婴儿”严重违背伦理和科学道德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8日电 据中国工程院官网消息,中国工程院28日晚发表声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严重违背了基本伦理规范和科学道德。中国工程院将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调查进展和结果,并愿意提供必要的学术与专业技术支持。

  中国工程院表示,在28日于香港召开的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此前媒体广泛报道的基因编辑婴儿出生一事的涉事研究者作了该项“研究”的技术报告。如情况属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和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发表如下声明:

  在学术与技术上,该项“研究”没有先进性,并且对技术的应用严重失当。

  在伦理与道德上,在严重缺乏科学评估验证,安全性存在不可预知风险的情况下,贸然开展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临床操作,严重违背了基本伦理规范和科学道德。

  在法律与法规上,该项“研究”违反了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基因相关研究的系列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实施了明令禁止的技术操作。

  中国工程院表示,我们深切关怀报告中所称已出生的两名婴儿。呼吁社会各界对她们的隐私给予最严格的保护,研究制定细致的医学与伦理照护方案,防范这种基因编辑可能产生的健康损害,以社会所能提供的最充分的关怀方式,使她们能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健康快乐成长。

  中国工程院呼吁,科技工作者必须加强科学道德自律,强化自我管束,在探索和创新活动中必须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针对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科技界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未雨绸缪,加强教育,完善相关行业规范和伦理指南,以保证科技界从事负责任的研究。有关部门要动态完善相关法规,严格审查监管程序,适时推进有关立法工作,严密防范科研伦理不端行为发生。

  中国工程院将密切关注对这一事件的调查进展和结果,并愿意提供必要的学术与专业技术支持。

  国家卫健委、中科协回应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29日表示,国家卫健委高度关注近期有关“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的信息,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和当地政府共同认真调查核实。目前媒体所报道的情况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相关部门和地方正在依法调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今天就“基因编辑婴儿”一事表示。这次事件性质极其恶劣,严重损害中国科技界的形象和利益,对涉事人员和机构公然挑战科研伦理底线、亵渎科学精神的做法表示愤慨和强烈谴责,将进一步加大面向科技界的科研伦理道德的教育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处置严重违背科研道德和伦理的不端行为,取消贺建奎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参评资格。

  有国外实验室称不再招收中国该领域学生

  翟晓梅说,“我已经收到了很多邮件,很多正在申请国外生物实验室的年轻学者被告知应该尽早另寻他路了,因为这些实验室不会再招收在这个领域的中国学生了。欧美学者认为,“中国要么就没有学术规范,要么就是有规范却不遵循。”

  

  

  这涉及到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全世界都在反对,有什么理由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呢?此非不能为,实乃不可为!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人类的性格、气质、能力,以及精神失调等现象无一不受基因的影响。遗传的作用的确非常之大,影响了人类30%到70%的大部分差异,而且其效果又不受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学者对基因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由友善的性格到违法的行为,由疾病到尿床,从婚姻到就业。人类唯一不受制于遗传的特性似乎只有从学习而得到的特征,诸如一个人所讲的某一种语言和所信仰的某一种宗教。

  然,基因具有自私的本性。

  

  在理论上,一个DNA分子能够以自己的拷贝形式生存1亿年还不死,成功的基因会将生存机器的死亡至少推迟到生殖之后,这是基因最普遍的自私行为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任何一个生物个体,其生存时间无论何等短暂,都不过是基因的临时性运载的工具,一个接一个,一代接一代,使得基因个体几乎能够天长地久。在地球上,没有任何生物个体能够永恒存在,唯一的例外就是基因这个不朽的复制者。

  

  基因是利己的,每个基因只复制自己的基因。不但如此,基因还用心思扩大复制,连感冒和狂犬病以及流行过的非典型肺炎,都是利用打喷嚏和口吐白沫去扩展寄主而达到繁殖自己的目的。

  人的基因亦复如此。一个人把基因传给自己的子女,又会因为爱自己的基因而爱护子女,更会因爱护自己的基因而爱护自己的孙子。一切都是为了基因,自私的基因。自私的基因驱使人也自私。在生物群中,每个成功的基因,都具有其成功的特性。一般来讲,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无情的自私。

  这也难怪,因为凡是经过选择进化而产生的任何个体,都不是因为利他而成功的。于是乎,无情的自私就成了在生存上必需和应该的了。因此,自我复制和自私成了基因的天性。

  The End

  编辑 | Babby

  【上应之研 】微信号: 上应之研

上一篇:胆道蛔虫病的典型表现
下一篇:提供第三方登录服务的合作伙伴:为实现您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