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后,离婚冷静期正式生效:为什么说离婚不用冷静,结婚才需要?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7
手机版

  

  离婚冷静期又上热搜了。

  这次,是公布了实施条款:

  2021年1月开始,离婚要双方共同申请,30天后,还需要双方共同去民政局领取离婚证。

  要是逾期没拿,或者一方反悔,都视为撤回申请,离婚无效。

  如果是起诉离婚,又因为双方都无过错而判不离,那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等到6个月以后。

  可是,除了家暴,虐待这种明显该判离的理由外,很多离婚的夫妻所遭受的痛苦,是难以量化的。

  反悔的一方掌握着主动权,这30天,或许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遭遇精神冷暴力,暗中威胁,经济管控,没什么明显证据,拼死去离婚,结果家和万事兴;

  表面同意和平离婚,30天后玩消失,直接离婚无效;中间不同意,多次反悔撤销,膈应不膈应?

  

  不过,这个离婚冷静期还是有一点非常好的地方。

  好就好在,它还有一个月才正式实施,但现在已经上了热搜了。

  在2020的最后一个月,还留给了大家选择的时间,促使我们去反思自己的婚姻。

  凑合凑合是不是还能过下去?

  是不是得赶趟儿给离了?

  不过在评论区,已经有人开始担心现在预约离婚排不上号了。

  之前深圳就曾经有过离婚潮,预约一号难求,至少要排队等一个月。

  光是4月,离婚总量就达到了结婚总量的84%,同比增长近50%。

  离婚这件事,什么五花八门的原因都有。

  有人因为一只猫而闹翻,有人因为多人运动,也有人翻了手机,发现老公出轨10年。

  马上去离婚还得排队一个月,闹心能怎么办,回去憋着吧。

  总有人,包括爸妈亲戚朋友,都觉得好不容易结了个婚,冷静一下你们就不想离了。

  真的吗?

  冷静,似乎是婚姻万能的解药。

  人们总觉得离婚是因为冲动,年轻,急躁,只要冷静,理智,忍耐,就能彼此捆绑到最后。

  我不同意。

  

  前几天,离婚冷静期再上热搜,满屏幕也一样在刷“不同意”。

  已经闹到离婚了,万一离婚原因是被家暴、对方欠了高利贷、拿孩子的安全来威胁,还要好声好气多忍几个月?

  虽然有部分委员建议,在这条草案中增加一款条例:“对于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情形离婚的,可不设置冷静期。”

  但是家暴甚至冷暴力的认定,不是那么容易。

  只要当事人提出申请就可以进入冷静期,有心机的早就能把对象搞“死”。

  

  已经闹到离婚那一步,多留一秒都是种窒息。

  都说是怕你们冲动离婚,但冲动离婚真那么简单吗?

  又不是双十一看了李佳琦的直播,一句OMG就领到离婚证还无后顾之忧。

  哪个不是被双方父母亲戚劝了又劝,自己想了又想,认真想过财产怎么办,孩子怎么办,面子怎么办,最后才深思熟虑决定要离婚呢?

  凑合凑合得了,哪有那么多理想婚姻;

  生个孩子就不会吵架了,等孩子长大了再离吧;

  离了婚的人掉价,以后也找不到条件那么好的了......

  这么多的顾虑都要一一考虑,离婚真的不轻易。

  可以说大多数人离婚前,自己就足够冷静了。

  为了减少冲动离婚而提供的“便利”,会成为理智离婚夫妻最大的绊脚石。

  相对无语,快速办完手续各散东西,是民政局离婚处最常见的画面——这意味着,他们早就细心准备好财产分割,后续处理,还有相关资料及复印件。

  可是,民政局里大打出手的男女,因为婚姻纠纷而相互残杀的夫妻......

  

  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冷静期,是早离早轻松。

  

  结婚不强制婚检,生娃不需要考试,轮到离婚却要冷静。

  魔幻。

  民政部2020公开数据表示,2019年办理结婚登记人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

  同年离婚/结婚的比例,达到了43.8%。

  

  隔离在家期间,他们不冷静么?正是因为朝夕相处,才知道彼此原来不合适。

  高居不下的离婚率,确实惊人。

  可这是因为是因为离婚太冲动,还是结婚找错人?

  所以说,比离婚冷静期更重要的是,结婚冷静期。

  结婚前的冷静,是最稀缺,却也最决定婚姻质量的因素。

  a. 结婚前有多不冷静,离婚时就有多深思熟虑。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晕轮效应”。

  人和人的交往中,容易把一个人的优点当成他的全部,尤其是在恋爱的时候。

  就像有了一个光环,掩盖了对方的所有不足。

  控制欲太强,太抠门,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等等表现,都会被美化成霸道总裁,勤俭持家,眼里只有你。

  海伦·费舍尔在《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中提到,陷入浪漫爱情时,会有种“入侵式思维”。

  爱慕对象的一切都会在脑海中反复出现,你会对他有无限好奇,不停回味他说过的话,看过的书,一起度过的时光。

  甚至有人一天会花85%以上的时间沉湎在这种激情里,即便能细数心上人有多少缺点,都会说服自己缺点才是对方的迷人之处。

  放在爱情,叫甜甜白日梦,但仅仅因此而结婚,叫发昏。

  b. 真爱并不至上,家务琐事,会消耗很多感情。

  恋爱时觉得这都不是事儿,结婚后全都傻眼。

  在知乎,关于家务的问题有无数条。

  结婚后才发现,家务永远做不完,整个人都崩溃了。

  老公嫌弃老婆事儿逼,老婆抱怨老公不管家。

  甚至,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质量反而比一个人的时候降低了不少。

  

  

  除了那些经济实力比较好的,直接请家政、或者买吸尘器、扫地机器人减轻压力以外,许多双职工婚姻,还在谁该做家务之中挣扎。

  反对父母阻拦,以为真爱能解决一切,无形中鸡毛蒜皮盖过了风花雪月,只能上网提问这段婚姻还值不值得。

  结婚前,真的要想好,经济实力和家庭分工,到底能不能实际解决婚后生活的问题。

  c. 结错婚的下场,有时候不止后悔。

  《琅琊榜》里靠精湛演技翻红的刘敏涛,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自己的婚姻经历。

  丈夫是企业家,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时间顾家,她便毅然退出娱乐圈,专心打理家庭。

  本来这也什么大问题,可热恋时的笑容,不代表婚后的幸福。

  他们的感情,都轮不到鸡毛蒜皮的家务来消耗,因为丈夫不回家,也不管,吵架都没处吵。

  难得有一次,两个人去日本旅游,她看到一家冰淇淋店,却发现自己连买根冰淇淋的钱都没有,想吃就得看丈夫脸色。

  这时候,她最青春的7年已经过去了,事业停滞,丧偶婚姻,买不起冰淇淋......匆忙进入婚姻,失去的太多太多。

  还有一则令人唏嘘的新闻,上海女星沈丽君,和丈夫相识仅仅8个月就步入婚姻。

  8年婚姻,丈夫频繁出轨,小三都蹬鼻子上脸来威胁她,她全都忍了。

  直到她得了癌症,丈夫都不回心转意,失望之下,她选择了跳楼自杀。

  热恋期喜欢的心情盖过一切,激情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结婚时冷静,起码能减少婚后的糊涂。

  若是婚姻真的破裂,起码也有心理预期,不至于一败涂地。

  

  当然,不是所有破裂的婚姻都无法挽回。

  只是已经破裂的婚姻,总有它的原因。

  知乎有一个提问,为什么人一不合适马上就分开?

  其实不是。外人看上来,这两夫妻没什么耐心,一言不合就闹掰,可是在当事人看起来,婚姻就是个失望——给次机会——再次失望的过程。

  发消息从来不回,可能是忙吧,再等等,再沟通下。

  还是照样爱理不理,甚至说你没事就别废话太多。

  孩子从来不带,可能是忙吧,多沟通下,在一起总是要两个人让步的。

  改善三两天又打回原形,有时间出去喝酒吃饭打游戏,就是没时间回家。

  

  

  别低估人对一段稳定关系的依恋。在选择离婚之前,大多数夫妻都曾有过努力。

  要不是失望到了极点,谁又想选择分开呢?

  更别提以后要一个人面对亲朋好友的不停询问,是否能独立生活的生存焦虑......

  想了十天半个月,终于鼓起勇气去离婚,对不起你不够冷静哦,回去再等三个月吧。

  Excuse me??减缓离婚进程,感情就不会死亡吗?按头在一起,不合适还不能离了咋地。

  离错了,可以结回来。

  可冲动结婚,比冲动离婚的沉没成本高太多了。

  有些人,只有在结婚后才露出暴虐的面目。

  网红博主宇芽,曝光她曾被丈夫在电梯里拳打脚踢的视频。

  

  刚在一起的时候,他藏得非常好,当宇芽察觉的时候,已经被牢牢控制。

  甚至,家暴者还能趾高气扬,说你去告我啊,你赢不了。

  当然,谁都知道因为家暴、高利贷欠债而离婚的夫妻,不适用冷静期。

  可是现实里,真的就能分那么清楚吗?

  看过一条很令人难过的新闻,一对夫妻吵架,妻子多次报警称“要出人命”,却没有得到重视。

  随后,丈夫用刀划,用手掐,杀死了她。

  

  而那些暂时还没刀锋相向的婚姻中,总有人来和稀泥。

  微博热搜《清平乐》,点进去都是说人设崩塌的。徽柔被李炜家暴,她还跑去劝说,让她回家。

  能让观众这么生气,正是因为现实中我们听得太多。

  不就是两巴掌,踢两脚,谁的婚姻不起摩擦?

  家暴的认定,顺畅吗?能起到保护作用吗?

  如果这一点没做到,离婚冷静期再缓缓吧。

  有些婚姻,叫危机婚姻,还能通过干预挽回。

  感情倦怠,暴脾气为事吵架,可以尝试婚姻治疗。

  可那些冰冷的,毫无回应的死亡婚姻,就让它结束吧。

  

  最后,我们也别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离婚冷静期确实有它的道理,毕竟无论结婚还是离婚,都不是过家家。

  像阿娇和赖国弘的离婚,不是因为感情不和就马上一拍两散。

  他们给了彼此一个冷静的机会,不止尝试修复婚姻,也更明白自己内心的想法,发现对方确实不是自己真正适合的伴侣。

  可是对于重婚、骗婚、家暴、遗弃、赌博、其他恶习的情形,就不必冷静了。

  分居超过两年的,也足够冷静,不应该再等。

  否则,这个冷静期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我们不怕冷静,怕的是强行冷静。

  怕的是好不容易摆脱窒息的关系,对方单方面就能将你扯回泥潭。

  离婚是成年人的私生活。

  它不应该变成公众事件,更不应该由其他人教你怎么私生活。

  选一个你不喜欢的伴侣,坚持和一个不爱你的人过一辈子,维持着“有人要”面子的婚姻,这不叫幸福。

  1950年,中国妇女运动先驱邓颖超就说过:“只有我和组织部一位同志同意一方坚持离婚可离,其余同志都主张离婚应有条件。我为什么主张不加条件,一方要离就可离呢?理由是中国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最受压迫的是妇女,婚姻问题上妇女所受的痛苦最深……如加上很多条件,恰恰给有封建思想的干部一个控制和限制离婚自由的借口。过去没有这一条,发生了很多悲剧。”离婚不需要冷静,因为后悔马上就能复婚。

  毕竟,结婚可比离婚简单多了,反正没有冷静期,也不用做试卷。

  - The End -

  凌扶摇|作者

  朴素的树、欧小宅|编辑

  jonathan|封面

上一篇:《诗经.邶风.谷风》与《美狄亚》的弃妇形象解读
下一篇:《复仇在我》:人性的暧昧与含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