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要览 | 群情激昂 “疫”不容辞 投入“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现有效得到控制,得益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批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干警、基层干部,作别家人,逆流而上、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奋斗结果。在这危难之时举国上下,群情激昂,社会各行各业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疫”不容辞投入“战疫”,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一场罕见的电视电话会上,习近平这样动员战“疫”
2月23日,农历二月初一。一场特别的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分会场一直设到了县、团。中国正在打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怎样分析这场战争?目前打到了哪一步?如何全面打赢?亲自指挥这场战争的习近平在这场“战时会议”上从容作答。对于这样的大考,我们又确需全力应考。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说,“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这正是23日会议的鲜明主题,也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当务之急。
习近平在当天的会议上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详情]
【学者聚焦】姚海涛:“疫情”让我们寻绎儒家人与自然和谐并生的生态智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提倡天人合一,讲人与万物的和谐并生。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庸》讲到,“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还讲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儒荀子讲“万物同宇而异体”,大量提及各类植物、动物,如青蓝、冰水之喻,自然生物奔走于荀子笔下,衍生出一幅人与自然万物并生共存的和谐图景,也体现出荀子本人与自然的高度亲和性,体现出儒家一以贯之的人与自然不可须臾离的内在统一性以及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责任与情怀。
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传统经典中寻绎相关生态文明智慧,去探寻并实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的天地人和谐共生、一体无碍的生命大境界。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全力“抗疫”,儒家的“仁爱”精神在抗疫中也是及其需要的精神。这种精神讲究的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此次“疫情”,我看到了孟子讲的“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确实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当看到别人受苦时,我们于心不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低限度是不给“抗疫”添麻烦。[详情]
78个孩子同唱:武汉,我们与你同在
从湖北武汉到山东日照,从四川达州到辽宁黑山,江苏、浙江、河南……近日,一首《武汉,我们与你同在》的MV在网上热播,来自全国各地的78个孩子,用稚嫩的童声唱出“为武汉加油”的心声。记者了解到,这首歌曲的作词者是日照市的两位小姑娘徐子乔和张羽棋,她们的声乐老师石栋颖作曲,由“小石头和孩子们”工作室出品。歌曲中,78个孩子用充满活力的童声唱出心声:“武汉,别怕,我们与你同在!愿所有担惊受怕,都是虚惊一场。所有磨难,都会是劫后余生。一切都会好起来,春天也会如约而来。”[详情]
【学者聚焦】楼宇烈: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和自然
在当前防疫、控疫、战疫的时刻,最重要的是增强自信、坚定自信。自信是最好的“不药之药",它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医学理论的根本精神。此刻,我希望大家能战胜疫情。追根究底,引发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人们无限度地放纵自己的欲望,不顾一切后果地疯狂攫取自然资源,并且肆意挥霍、浪费全球的资源。因此,人类如果不能从节制自己的欲望入手,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潜伏着的、对未来造成严重威胁的隐患。我认为,21世纪是人类应当认真地自我检讨,并切实节制自我的欲望的世纪。人们需要设计各种科学合理、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重新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楼宇烈写于2020年2月20日 [详情]
【学者聚焦】王国良:人与自然也是命运共同体——2020抗“疫”彰显儒家自然观的合理价值
经过这次战“疫”,我们要进一步重视儒家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充分汲取其合理因素,建构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在合理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使自然得到按其自身规律要求的发展,使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使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的美好家园,使天地本身所具有的无言之大美,既按其本性、又符合人类最高审美境界追求的面貌展现出来,让万物一体同时也成为真善美的统一。[详情]
人间来信,读懂中国人的战疫观、朴素情
已走到第四个年头的《见字如面》素以明星读信、读名人信见长。总导演关正文说:“从疫情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收集相关信件。全国普遍实施隔离措施之后,写信,成了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网络,大量信件成为感动亿万人的公共素材,极具传播价值。”于是,节目推出抗疫特别制作版,走进特殊时期不同境况中人的内心。展读这些信,我们能读懂中国人的战疫观、朴素情。[详情]
中国孔子基金会推出《抗疫新论语》系列海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打响。中国孔子基金会积极行动,结合自身工作特色,充分汲取《论语》智慧,创作了形式新颖的孔子文化作品,现推出《抗疫新论语》系列海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助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详情]
【“疫”点】钟南山: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27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根据我们团队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加上影响因素,国家强力干预和春节后的回程高峰消除后,预测高峰应该在2月中接近2月底。到了2月15日,数字果然下来了。我们更接近国外权威的预测值。我们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详情]
【学者聚焦】朱康有:食居无求学有道
“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一位好学者的君子志向和追求,更多的精力用在追求真理、完善人格、服务群生上,没有时间在生活条件上去仔细讲求。“好学”,不是好高骛远,一步登天,仍要在一言一行、做人做事上下工夫。所谓“敏于事而慎于言”,正因为“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大话好说,成事不易,少说多做,赶快去做。“勉其所不足”,与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相比,看看缺憾所在,同时间赛跑。在点滴小事上磨练成就大事业心性。切勿虚度“无常”之光阴,空叹蹉跎之岁月。君子所求,与当今物质至上、欲望无度的倾向何其不同也![详情]
闭馆不闭展 手指动动“云”游孔子博物馆
近日,全国各地博物馆都在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孔子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便于公众查询浏览,他们近期启动了网上展览,可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物山东”平台进行“云”游。通过孔子博物馆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广大观众能360°全景式游览孔子博物馆的外景、馆内所有展区的文字和影像、文物资料,一个手机、一部Pad、一台电脑在手,海量文物资源无限时浏览。[详情]
上一篇:人形机器人的「伦理困境」,美日制造业竞争路线的缩影
下一篇:福建三明未成年人"红色文化体验馆" 让红色精神代代传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