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经(2)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8-06
手机版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事业和经济增长。

  一、经济的收入与之处

  1、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2、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有买方必有卖方 买方支出多少 卖方收入多少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经济中的总支出!)

  (1)市场价值:市场价格

  (2)所有:经济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包括经济中住房存量提供的住房服务的市场价值(由所有权的也要算成自己租给自己))

  (3)最终:eg:纸(中间物品)(未使用的暂时作为最终物品即存货,用后再从gdp中扣除)贺卡(最终物品)

  (4)物品与服务:食物、音乐会

  (5)生产的:不包括过去生产的(eg:把二手车卖给别人二手车的价值不包括在gdp中)

  2、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NP):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的收入,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的收入

  (2)国民生产净值(NNP)异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损耗和磨损(固定的资本消费)

  二、GDP的组成部分

  Y=C+I+G+NX (Y=GDP、C=consumption、I=投资、G=government purchase、NX=net export)

  1、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包括公务员薪水但不包括社会保障补助(转移支付、负的税收))

  4、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出口-进口)

  当进口时同时也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所以并不影响GDP

  Ps:2013年BEA扩大投资和GDP的范围将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的生产也计入。

  三、真实GDP与名义GDP

  1、真实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基年)(反应经济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

  名义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2、GDP平减指数(只反映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变动 不反映产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名义/真实 *100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第一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 *100%

  四、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好指标吗?

  罗伯特肯尼迪1968总统竞选:p18

  但GDP间接的衡量了我们获得过上这份有意义生活的许多投入的能力

  GDP不完美但良好 人们对高收入的偏好大于低收入

  Ps:

  GDP遗漏的东西:

  1、闲暇 2、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值(不在市场中的)3、环境质量4、收入分配

  地下经济:p20

  GDP与生活质量的国际差异

  衡量宏观经济福利 gdp+其他主观指标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1、定义: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2、计算 (5步)

  (1)固定篮子:调查消费者以确定固定的一篮子物品

  (2)找出价格:找出每年每种物品的价格

  (3)计算每年一篮子物品的费用

  (4)选择基年并计算每年的消费物价指数

  CPI=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100

  (5)计算通货膨胀率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 -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参考资料:CPI的篮子里都有什么p32

  劳工统计局还针对企业所购买一篮子物品的费用计算生产物价指数

  3、衡量生活费用中的问题

  (ps:消费物价指数的目的在于衡量生活费用的变动,即是要确定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变收入应该增加多少)

  (1)替代偏向:用便宜的差不多的物品替代原本篮子里的

  (2)新物品的引进:eg:ipod更多选择减少维持生活的费用

  (3)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新闻摘录:网络时代监控通货膨胀:老派CPI的准确性,紧密追踪CPI而不是让CPI显得不可靠。

  4、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差别:

  (1)主体不同:GDP反映的是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价格。Eg:飞机价格上涨不在篮子里/进口汽车在篮子里但不在GDP里/石油价格的上涨在篮子里不在GDP里

  (2)涉及如何对各种价格进行加权以得出一个物价总水平的数字。消费物价指数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但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一般同时变动

  二、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

  1、不同时期的美元数字

  今天的美元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2、指数化

  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Eg:生活费用津贴(COLA):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COLA自动地增加工资

  社会保障补助 联邦所得税等级

  3、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衡量美元数量变动的利率

  真实利率: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过的利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第二十五章 生产与增长

  真实GDP及其增长的长期决定因素

  一、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人均真实GDP 1890—2010 年增长率

  二、生产率

  1、定义: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2、生产率的决定因素(资本是用于生产各种物品与服务,包括更多资本的生产要素)

  (1)人均 物质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2)人均 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济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3)人均 自然资源: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

  (4)技术知识:社会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的了解(公共知识、专利知识)

  参考资料:生产函数:(Y=产量,L=劳动量,K=物质资本量,H=人力资本量N=自然资源量A=可得到的生产技术变量F函数)

  Y=AF(L,K,H,N) 规模收益不变:同乘系数 Y/L是每个工人的产量也是生产率的衡量指标

  三、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1、储蓄和投资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资本积累要求社会牺牲现期物品与服务的消费,以便未来享有更多消费

  2、收益递减和追赶效应

  (1)收益递减:随着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额外投入的得到的收益减少的特性。

  (资本要受收益递减的制约)

  (2)追赶效应:开始时贫穷的国家倾向于比开始时富裕的国家增长更快的特征

  3、来自外国的投资

  来自国外的投资形式:

  (1)外国直接投资:由外国实体拥有并经营。

  (2)外国有价证券投资:用国外货币筹资,由国内居民经营的投资。

  (3)鼓励资本流入穷国的组织是世界银行

  4、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上学放弃劳动

  人力资本带来正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穷国问题:人才外流

  5、健康与营养

  人力资本的另一方面:使人口更健康的支出

  食品援助计划有益还是有害

  6、产权和政治稳定

  7、自由贸易(内向型政策的弊端)

  8、研究与开发

  政府政策鼓励研究(1)研究资金、减税(2)专利制度

  9、人口增长

  (1)导致自然资源紧张 托马斯 罗伯特 马尔萨斯 《论人口对未来社会进步影响的原理》

  不断增长的人口将始终制约着社会养活自己的能力,结果人类注定要永远生活在贫困之中

  新闻摘录:使一国富裕的是什么 激励 制度

  (2)稀释了资本存量 国家可以影响人口增长(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3)促进了技术进步

  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机构

  一、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储蓄者可以借以直接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1)债券市场:债券:一种债务证明书 到期日 本金

  特点:1、期限:债券到期之前的时间长度 永久债券 利率取决于期限

  2、信用风险:借款人不能支付某些利息或者本金的可能性 垃圾债券

  3、税收待遇:税法对待证券所赚到的利息的方式:大多数要纳税市政债券不用纳税

  (2)股票市场:股票: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 所有权 获得利润的索取权

  股票指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

  出售股票筹集资金:权益融资

  出售债券筹集资金:债务融资 先债权后股权

  2、金融中介机构:储蓄者可以借以间接地向借款者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

  (1)银行:开支票借记卡/交换媒介/价值储藏手段

  (2)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

  优点1、间接多元化投资降低风险2、专业资金管理者的服务(指数基金收益更好)

  二、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储蓄与投资(核算)

  1、一些重要的恒等式

  Y=C+I+G+NX

  假设封闭经济(无国际贸易、国际贷款)

  Y=C+I+G

  Y-C-G=I=国民储蓄(national saving)=s

  储蓄=投资

  设T表示政府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福利)

  那么S=(Y-T-C)+(T-G)

  Y-T-C:私人储蓄

  T-G公共储蓄

  T>G 预算盈余 T<G预算赤字

  储蓄必定等于投资!

  2、储蓄与投资的含义

  宏观经济学:投资指设备或建筑物这类新资本的购买

  三、可贷资金市场

  假设:可贷资金市场:想储蓄的人借以提供资金、想借钱投资的人借以借贷资金的市场

  1、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

  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利率是贷款的价格 (真实利率)

  利率趋于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正好平衡的均衡水平 可贷资金的供求取决于真实利率

  2、分析政策影响 三步

  (1)确定政策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

  (2)确定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均衡如何变动

  政策一:储蓄鼓励

  税法改革鼓励更多储蓄则利率下降且投资增加

  政策二:投资激励

  投资赋税减免

  税法改革鼓励更多投资则利率上升且储蓄增加

  政策三:政府预算赤字与盈余

  国民储蓄即S=个人储蓄+公共储蓄

  赤字的出现使得S即供给变少曲线左移 利率上升且投资减少(由于政府借款而导致的投资减少称为挤出,降低了生产率和GDP的增长)

  PS:为何预算赤字影响可贷资金的供给,而私人投资者的借款不影响到需求呢?

  可贷资金的含义:为私人投资筹资可以得到的资源流量(此时赤字不影响需求)

  还可以理解为:从私人储蓄中得到的资源流量(此时赤字会增加需求不减少供给)

  但结果相同

  政府预算盈余:增加了可贷资金的供给,降低了利率并刺激了投资

  第二十七章 金融学的基本工具

  金融学:研究人们如何在某一时期内做出关于配置资源和应对风险的决策的学科

  三个主题:如何比较不同时点的货币量/如何管理风险/根据时间风险分析 考察资产价值

  一、现值: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

  现值:用现行利率产生一定量未来货币所需要的现在货币量

  终值:在现行利率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

  复利/七十规则70除以利率=翻一翻用的时间

  二、风险管理

  1、风险厌恶 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模型:赢得一千元的效用<失去一千元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

  2、保险市场

  保险的作用并不是消除生活中固有的风险,而是更有效的分摊风险

  保险市场受到制约其分摊风险能力的两类问题的困扰:

  (1)逆向选择:高风险的人更可能申保

  (2)道德风险:人们买过保险后,对他们谨慎从事的激励小了

  3、企业特有风险的多元化

  有价证券组合风险:有价证券组合中,股票数量越多风险越低(但存在边际效应)

  多元化可以消除企业特有风险但无法消除市场风险

  企业特有风险:只影响一家公司的风险

  市场风险:影响股市上所有公司的风险

  4、风险与收益的权衡取舍(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三、资产评估(什么决定股票的价格)

  1、基本面分析:为决定一家公司的价值而对其会计报表和未来前景进行的研究

  (1)自己(2)华尔街分析师(3)购买共同基金

  2、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的理论

  (1)每家公司都在资金管理者的跟踪之下

  (2)供求均衡决定市场价格

  股票市场表现出是信息有效:以理性方式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的有关资产价格的描述。

  股票价格随机游走:一种不可预期的变量变动的路径

  随机游走与指数基金:P107

  有效市场假说过时了吗?:P108

  3、市场非理性:

  凯恩斯提出:资产市场是由投资者的“本能冲动”——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非理性的波动——驱动的

  第28章 失业

  自然失业率: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量。

  周期性失业:失业率围绕自然失业率逐年波动

  一、失业的确认

  1、如何衡量失业:(劳工统计局BLS)

  受调查的家庭中每个成年人划入三个类别: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学生、家务、退休)

  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

  失业率=失业者/劳动力 x100%

  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成年人口 x100%(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未被衡量出的失业:(一些自称失业的人实际上可能并不想工作、丧失信心的工人:想工作但放弃寻找工作的人离开了劳动力队伍)

  2、失业者没有工作的时间有多长

  大多数失业是短期的,而在任何一个既定时间段所观察到的大多数失业又是长期的

  经济中大部分失业问题是由少数长期没有工作的工人所造成的

  3、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失业者

  1、工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时间,这种使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古城所引起的失业被称为摩擦性失业(较短的失业持续时间)

  2、在某些劳动市场上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可能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结构性失业(最低工资法、工会谈判、效率工资) 工资由于某种原因高于使供求均衡的水平时就产生了这种失业

  二、寻找工作(在工人的嗜好与技能既定时工人寻找适当工作的过程)

  1、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

  部门转移:各行业或各地区之间的需求构成变动。

  不同企业间劳动需求变化的结果

  2、公共政策和寻找工作

  (1)通过政府管理的就业机构,该机构发布有关职位空缺的信息

  (2)通过公共培训计划,其目的是是处于衰落行业的工人易于转移到增长行业中

  私人市场或许更好?

  3、失业保险:当工人失业时为他们提供部分收入保障的政府计划

  失业保险减轻了失业痛苦,但也增加了失业量(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失业保险提高了一个经济使每个工人与其最适合的工作相匹配的能力

  Eg:就业为什么下滑P125 政府补助增加是最近就业----人口比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三、最低工资法

  如果工资由于任何一种原因高于均衡水平,就会导致失业,最低工资有可能导致工资太高。使得劳动供给过剩,需求变少,失业变多(图)

  四、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与雇主就工资、津贴和工作条件进行谈判的工人协会

  1、工会经济学

  集体谈判:工会和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一致的过程

  罢工:工会组织工人从企业撤出劳动

  在工会中得到工资的局内人和局外人 工会使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局外人就要失业或者得到更少的工资

  卡特尔成员之间的公开协议是违法的:反托拉斯法而工会不违法

  《瓦格纳法案》

  2、工会对经济是好是坏P131

  不公平:一些工人的获益是以另一些工人的损失为代价的

  公平:eg:公司城

  五、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996)

  效率工资引起的失业与最低工资法和工会谈判引起的失业不同的是:最低工资法和工会可以阻止企业在工人供给过剩时降低工资;效率工资理论则认为许多情况下这种对企业的限制不必要,使工资处于均衡水平之上其状况可能更好

  1、工人健康

  2、工人流动率(培训成本、熟练度)

  3、工人素质(让好工人选)

  4、工人努力程度

上一篇:青少年抑郁症的迹象和症状?家长该如何沟通?
下一篇:电视剧芈月传蒋欣演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