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wap.265xx.com人红是非多,总有些人红了火了就“黄”了


?这并非是一个标题党,我今天要谈及的,正如你所想。
在博大精深的汉语里,“黄”字毁誉参半。字典一方面歌颂黄色代表着性格上的欢快、愉悦,代表光辉、灿烂、丰收和希望,连中国封建朝代皇帝也“以黄为贵”;另一方面又称黄色指代淫秽、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
中国人还拿这个字表示事情以无疾而终狼狈收场,因为古代做生意的人开张时会用红纸写上“开业大吉”贴在门口,倘若诸事不顺面临歇业,就用黄纸写上“收市大吉”取而代之。久而久之,人们就将生意兴旺称为“红了”,生意失败称作“黄了”。
风水轮流转,花无百日红,“红了火了又黄了”亦是最正常不过的运势起伏,不过摆到眼下这俩红人身上,一个“黄”字却讳莫如深。
▲ 作为吃开口饭的相声演员,张云雷(左)的这张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德云社的张云雷又摊上事儿了,有网友翻出早年他与搭档杨九郎的相声片段,表演中他们语言低俗,亵渎了著名京剧表演女艺术家李世济、张火丁,引发众怒。
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么做只为博众人一笑。
这不是张云雷第一次因“口不择言”成众矢之的,上一次调侃国难,反应出他内心对伦理规范的轻视,这一回荤口已故名家,他是在挑衅公序良俗里的“性禁忌”。
想必张云雷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非常清楚在公开场合言语冒犯女性有违伦常,何况是对女前辈的大不敬——但他还是这么做了。为什么拥有大批粉丝、前途似锦的他,红了火了会走向“黄”了?
▲ 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热搜,一则昭告天下的离婚启事
同样是拥有大批粉丝、前途似锦的网红,也在这几天宣布婚姻已走到了尽头。这个热搜令人匪夷所思:她是谁?一个因离婚而名扬天下的女人。
顺藤摸瓜了解到,原来这是一位坐拥250万粉丝的美妆博主,家境殷实,将生活日常事无巨细公布在网上,成为她持续多年的习惯,可以说是主动生活到“楚门的世界”里,供人观赏。
不幸的是,秀恩爱的风光以遭人检举丈夫出轨收场。为了对长期以来吃瓜群众有个交代,还在月子里的她不得不急着把“离婚启事”昭告天下,便有了“坏事传千里”的全网热搜。
随着离婚的消息一同被曝光的,还有她丈夫婚内与多名女性的调情对话,内容十分露骨。作为妻子,她的确是个受害者,但只要翻看她往昔秀恩爱的微博,就不难发现画风竟是一样污秽不堪,真是龙配龙、凤配凤。
▲ 夫妻房事是这位女网红与粉丝日常互动最大的谈资,如今相忘于江湖,统统被删除
这位女网红将与自己丈夫行房,戏称为“贴肉”,其小号上仅以“贴肉”作关键词的微博就多达二三十条(部分现已删除),她本人不仅公然谈论夫妻房事,还享受粉丝们对其“性生活”质量的评头论足,可以说隐私和羞耻感都荡然无存了。
正因为连性事都可谈,女网红被奉为率直、真实,她毫无尺度地和粉丝们谈论“性”,到头来她的丈夫毫无节制地滥用“性”,靠婚姻丑闻,令她又大火了一把。
包括,彼时还是当当网CEO的李国庆,在微博上大谈自己扭曲的女性观,成功自掘坟墓等轶事不一而足,我们发现,一个人红了火了之后,一旦黄了(指不恰当地谈论“性”)这事儿也就彻底黄了(指“完蛋了”)。
英雄难过美人关、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些古语都和“性”的魅力密切相关,但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下,只能晦涩地谈及它,甚至堂而皇之讨论过它的书被视为禁书,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经济与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还存在这样保守、落后的“性禁忌”?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界定“性是禁忌”与“性的禁忌”是不同的。
禁忌是什么?是源于人内心的恐惧,对某些问题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约定规避的方法,即有了禁忌。
禁忌与人类的恐惧相依相伴,而“性禁忌”乃是进化到文明社会后才有的高级思想产物。在这之前,原始人由于无法掌握人类繁衍的原理,出现过生殖崇拜,后意识到性行为的泛滥,导致资源分配失调、部落生产效率低下,最终会被其他部落在原始战争中消灭,“性的禁忌”由此拟定。
有趣的是,不同文明、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下对“性”的清规戒律并存于有人类以来的几千年中,尤其是“人认为暴露生殖器是一件羞耻的事情”的历史,比大部分人想象中要短得多。
▲ 裸露500年的大卫雕塑在想,你们举着相机说欣赏我的时候,到底是在欣赏什么?
古希腊的运动员不穿任何衣服,他们认为裸体是为了展现人体之美,是一种荣耀,且史料证明,古希腊对于两性观念的开放包容程度远超过现代人,但他们不还是将禁忌写进了神话故事里?
日本人坚持的“性的禁忌”令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他们认为当众接吻要比一丝不挂更羞耻,因而一个女人赤身裸露,仍不失为举止高雅的贵妇人,日本的某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男女共浴的习俗。
到了信仰伊斯兰、服从真主命令的国度,他们更愿意恪守真主在《古兰经》中的启示﹕“先知啊﹗ 你应当对你的妻子﹑你的女儿和信士们的妇女说﹕她们应当用外衣蒙着自己的身体。 这样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而不受侵犯。 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33﹕59)
所以穆斯林妇女离家外出时,除脸颊、双手和双脚可以露出外,其他部位不能外露,这是《古兰经》的“性观念”,不代表伊斯兰教义规定“性是禁忌”。
▲ 花花世界,唯有人类懂得享受苦与痛,所谓苦尽甘来、苦中作乐亦是如此,那谁又能说禁忌就等同于枷锁呢?
禁忌源于对恐惧的反思,任何没有对“性”进行控制的文明都被优胜劣汰这个巨大的筛选网过滤掉了,无法存续至今,所以“性”有禁忌并非落后的象征,有禁忌才会形成有一定秩序的共同体,才会呈现相对稳定的状况。
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家庭是由婚姻关系存续的,而婚姻关系的内在支撑力就是“性关系”。
“性可以扰乱社会结构,破坏社会身份,解散社会团体。而个人的性欲不能不加以满足,社会结构也不能不维持。生活上密切合作的已有结构绝不容许性的侵入,于是发生了乱伦禁忌和外婚的规定。”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生育制度》,也明确表示“社会对于性的歧视是有原因的,就在于性威胁着社会结构的完整”。
可见,对于“性”的控制是对社会结构稳定性的控制,而控制的做法便是界定禁区。“性节制”在人类的“性文化”中,呈现出一种惊人的一致性——大多数文明都普遍选择了对“性行为”进行节制,而这种节制附带也否认了性联想的正当性。
▲ 幸而“性禁忌”没有将艺术拒之门外,同时“性联想”也无法被彻底禁止,因为它只存在于人的脑海里
“性联想”的正当性一旦被禁止,那么包括主动暴露、直接谈论、间接暗示等等一切可能带来“性幻想”的手段惨遭株连。当付出的代价大于获得的满足,人的意识会放大惩戒。
从此,人可以公然谈“谈性色变”,但他们不敢公然谈“性”。
当理解了制定禁忌的必要性,也就认同禁忌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必要存在。可事实上,但凡有规则产生,无论好坏都会涌现挑战规则的人,更何况是压抑人天性的禁忌。
禁忌所蕴含的禁律通常包括这么一个观念:违反或藐视禁忌会令违反者祸患临身。亚当和夏娃率先作出了人类对待禁忌的示范,后人很难引以为戒的。
那么,怎么样的人总在铤而走险?
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文明社会,统治者无疑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出于个人或集体利益的考虑,作出趋利避害的决定,要求所有人遵循。整个食物链尾端的人获益最少,甚至已严重侵害客体乃至生命,被逼上绝路,他们不得不放手一搏。
但这不代表挑战禁忌的人就是最底层的人,只代表这一规定面前收益甚微者。
▲ 动物都有发情期,而高等动物却可以随时发情
开荤口的相声演员张云雷也好,晒夫妻私隐的网红博主也好,都是文明社会“性禁忌”这一规则下的边缘人,他们感到这种禁忌直接压制了自身“性吸引力”的发挥,使他们在竞争中错失优势地位。
由于人繁育后代的本能,古往今来“性吸引”这种原始的动物性,始终没有随进化而消失,只不过影响“性吸引力”的因素变得复杂起来,人的容貌体态、品格智慧、气质修养等等都决定“性吸引”水平的高低。
一旦“性禁忌”下的边缘人,有机会从草根翻身成为头领,拥趸者前呼后应,剧烈的身份转变鼓吹了虚荣心的膨胀,人也就像发情的孔雀那样,抖开身后灿烂的春光,更理直气壮地展示自身魅力。
可惜这类人的“性吸引力”往往只够展示“性”本身,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总有些人红了火了就开黄腔了。
他们并没有挑战禁忌的胆,他们无非是遵从了龌龊的心。
无论什么时代,还是有人会将这些违反禁忌者捧为勇者,这个“勇”其实是指干了一件其他人有贼心没贼胆的出头事,为别人代自己勇敢而摇旗呐喊。
但事实上,“违反规则”和“打破规则”是两码事。
法律说不能杀人,但罪案天天发生,做到违反规则轻而易举;反过来,秦国前后用了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前无古人才称得上了不起。
大部分分辨不清“违反规则”和“打破规则”的人,一致选择服从,少部分出头鸟各有各的动机。比如作为相声演员,张云雷三番四次违反禁忌就并非没来由的,要知道引人发笑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 一个人的笑意在脸上停留的时间相当短暂,反而悲剧却刻骨铭心
被封为“烂片之王”的喜剧导演王晶曾经这样说,笑就是推翻规范、推翻禁忌,“搞笑的大规律还是攻击规范,比方说政治、宗教、性,就是三个很典型的规范,像在我们的国家,这三个就不能攻击。”
王晶近些年执导的电影已逐步向非喜剧转型,因为他比谁都活得明白。
相声界老一辈的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也早就通过努力钻研,使相声“文明”了起来,即便是辛辣幽默,也多以讽刺时事为主,伦理梗、荤口段子几乎被大师们弃用,视为下三流。
轮到张云雷这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被捧得太高容易打飘,油尽灯枯只得使烂招。遵循搞笑就是攻击规范的原理,“政治、宗教、性”他选了认知门槛最低、受众人数最广的“性”规范下手,你能说他是口不择言,不是机关算尽?
▲ 现在的世道,断理不是由“衣食父母”说得算,被粉丝经济一手捧红的张云雷就这样一路从“红了”走向“黄了”
张云雷们自认为,既然禁忌是束缚,是禁止人做某些事情,且禁忌大部分是违反人伦的,人伦是人性给自己添加的道德准则,那么打破禁忌就是去掉“非人性”,就是返回本心——把返祖现象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真是比张云雷的砸挂更好笑。
既然人人恪守,他们何必打破?可见,“多数人恪守本分”与“少数人公然挑衅”,实质上是禁忌的一体两面,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被完全消灭。
就好像人的动物性同样没法因科技发展、文明更迭彻底去除,但凡需要繁衍,就会存在“性吸引力”,且动物性并不妨碍人类去筑就文化、艺术、哲学等精神世界的高度,反过来这些“非人性”的修习,还能为你自身的“性吸引力”增添层次。
▲ 伴随禁忌进化至今,人类最后的遮羞布,无疑是你身为人的修养水平
关于“性的禁忌”,还没有掌握繁衍规律的时候,人顶礼膜拜;意识到泛滥会威胁繁衍规律的时候,人不得不省身克己;不必只追求繁衍后代的时候,人开始寻欢作乐;当追求繁衍规律的稳定,人又要求自己做回省身克己。
某项禁忌的存在是不是历史的倒退,其实无需操心,有“禁”是因人有“忌”,有“忌”无非是心中有“敬”,外力强加给人的才叫禁忌,认同并自我内化了的就是自律。
-END-
参考资料
[1] 黄磊,《为什么人类会认为暴露生殖器是羞耻的行为?》,知乎,2018年2月25日
上一篇:2021年度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典型案件发布
下一篇:广告创意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