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工作有什么责任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29
手机版

  1.思想教育。包括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道德、法制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预防犯罪的教育。思想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基础作用。2.权益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人身权益(如履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虐待),受教育权益(如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权益的保护。权益保护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为预防。包括对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预防。行为预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任务。4.行为矫正。包括对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正,社会帮教。行为矫正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任务。

  妇联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

  妇联组织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妇联组织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认真抓好并努力推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要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创建五好文明家庭、遵纪守法光荣户等多种形式帮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正确地教育和保护子女,履行监护责任。2、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既要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又要十分注意保护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受侵害。3、积极参与对有过违法犯罪经历的未成年人的帮教,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重新犯罪作出贡献。

  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监护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监护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能被判刑吗

  未成年人犯罪如果不是监护人教唆引导的,监护人不会被判刑。单纯的认定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此时作为监护人是不会被判刑的。

  未成年人犯罪其监护人虽不会被判刑,但因监护人对其有监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如果需要进行赔偿其监护人有进行经济赔偿的义务;如果未成年人有财产应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

  另外如果未成年人犯罪是其监护人引导或教唆的,则起监护人会受到刑事处罚,并且是从重处罚。

  未成年人犯罪父母有什么责任

  未成年犯罪父母责任如下:

  1、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犯罪应由其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全部民事赔偿责任。

  2、法定监督责任:父母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及对未成人的成长负有的法定监护责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上一篇:未成年人能否申请法律援助?
下一篇:邂逅书中意趣 | 北京实体书店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