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律师职业伦理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24
手机版

  长期以来,国内法学教育并不重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至今这种局面变化不大。笔者供职单位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职业伦理教研室,有朋友不解地问我:“说起来你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王牌专业——刑事诉讼法专业的毕业生,应当以此为业,怎么搞了什么法律职业伦理了呢?”他还打趣地把我的专业简称为“法伦”。每每有人询问法律职业伦理的内容,我都得舌敝唇焦地向人家解释,最后人家才能整明白。说起来,中国政法大学是法学重镇,重点学科不少,许多学科在全国雄踞前列,名师荟萃、大腕云集,可以说群花绽放。然而,在这群芳谱里,我们的法律职业伦理学默默无闻,只能当绿叶。不过,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假如有花无叶,红花没有绿叶相衬,其美艳是要打折的。其实,因为无知而漠视法律职业伦理这门课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启蒙,但是,怕就怕对我们这个弱小学科的傲慢与偏见。有些学者对开设这门课程不以为然,其实,律师职业伦理,是各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律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发展和法律职业自身发展乃至司法改革的成功都要求完善法律职业伦理。我国台湾地区“司法院”院长翁岳生说:“台湾过去所推动的司法改革,往往偏重制度层面的专业问题,事实上,人是影响法制成败极重要的关键,而法律人的职业伦理攸关司法改革的成效。法律人有专业无伦理是盲目的,有伦理而无专业是空洞的,专业和伦理都是司法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法律人数量最多的美国极为强调法律职业伦理对法律人的规制。美国学者一般认为,律师协会推出的法律职业行为规则背后蕴藏的观点基本上是依循这个逻辑,即美国实现民主要靠法治,法治要运作,需要人民对之抱有信心,人民要对法治有信心,必须首先对法律人有信心,要让人民信赖法律人,法律人必须在实际和表面上都没有违反伦理之事。这就是法律伦理的重要性。如果逆推上述逻辑:假如法律人的行为导致人民对法律人丧失信心,则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发生,民主也就成为水月镜花。

上一篇:警惕!不法分子向未成年人出租游戏账号逃避“限游令”
下一篇:关爱未成年人|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959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