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古学和遗传生物学相结合,我们发现欧洲人的祖先……不能喝牛奶……

栏目:科技资讯  时间:2023-07-24
手机版

  基因中国原创文章

  “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好成绩之后,毅然选择了北大考古系这一看起来似乎有些冷门的专业”,这一条消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曾经刷爆了网络。如今钟芳蓉同学已经开学啦,而社会上除了对钟同学的祝福以外,毫不意外的还有对“考古圈”好奇的声音。考古学究竟能做什么?考古学真的是一门很“窄”的专业吗?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举一个考古学和遗传生物学相结合的例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历史语言”,乃至“远古语言”,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

   

  在过去的十年中,考古学家们在德国北部的托伦瑟河区域挖掘出数百具骸骨,它们都属于三千多年前的一批战士。同这些骸骨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很多用石头、木头和青铜制成的武器。考古学家们称,这一切都揭示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冲突之一。

  

  图片来自于Science官网

  当考学家们想进一步研究这场战争的来由时,遗传生物学家们上阵了。生物学家们对这些骸骨中的一部分进行了DNA测序,了解到这些骸骨的主人来自于中欧,也就是如今的德国、波兰等地。正当研究者们都猜想这场战争可能是两个种族的冲突时,他们发现,从基因上看,这些骸骨……都属于一个种族啊!而且……这里面还有女战士啊!

  所以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战争的原因还有待揭示,而生物学家们又发现了另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这些骸骨的主人们都患有乳糖不耐受症……

  为什么说这个现象令人迷惑,这还要从“乳糖不耐受”这个症状开始说起。

  成年人消化乳糖的能力被称为“乳糖耐受”性,该性质是由一个突变的基因决定的,也就是说,没有该基因突变的人是不能够很好地消化乳糖的,他们吃含有大量乳糖的食物时是会出现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而如今的世界上,起码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不具备这个基因的突变。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是,对于欧洲人来说,“乳糖耐受”这个性状在公元1000年左右就已经很普遍了,也就是说,从托伦瑟河战争到公元1000年这两千年之间,大约有100代欧洲人完成了从“乳糖不耐受”到“乳糖耐受”的大规模基因进化。

  这就是令人疑惑的地方——因为自然的遗传漂变完全不能解释它,也没有证据表明它是由人口更替造成的。这么说吧,就目前的考古证据和生物证据来说,没有人能说清欧洲人的乳糖耐受基因来自于何处,显然这也不是一场进度正常的自然进化……

   

  这就是考古学和遗传生物学结合到一起之后人们发现的有趣现象——也许关于它的研究成果只是阶段性的,也尚未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你必须要承认,正是这样的研究,才让我们对人类的历史、自然的历史有所好奇、有所期待,而这样的期待和好奇则是允许我们在平凡日子里天马行空、浪漫畅想的重要理由。

  参考文献链接:1.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0)31187-82.https://www.ucl.ac.uk/biosciences/departments/genetics-evolution-and-environment/molecular-and-cultural-evolution-lab/gallery/lactase-persistance

  扫码关注基因中国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号

   关注我们的消息     

  为您推送超有价值的科普知识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合作、转载等事宜请发邮件联系编辑:345425004@qq.com

上一篇:鬼面具十篇
下一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吃盐不超过____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