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玩iPad的3个提醒
积木、玩偶、小汽车已经不能满足孩子对玩具的需求,当下最火的玩具已经电子化,PSP、iPhone、iPad才是潮爸、潮妈买给孩子的时尚礼物。在明星黄磊一家的访谈中,他就表示过,iPad就是保姆。自己与朋友吃饭聚会时,常会带着五六个孩子,同时也会带着五六个iPad,孩子吃完饭开始折腾时,就会发给每人一个。接下来,就会看到一圈孩子安静地坐在那,各玩各的。这些所谓的高级游戏是否适合孩子们?
于小姐的孩子琪琪今年4岁,性格活泼开朗,喜欢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一起玩。幼儿园的老师向于小姐反映,近1个月时间,琪琪变得不愿意和同学交流,经常吵着要回家。于小姐表示,孩子回到家就会拿起新买的iPad玩游戏,一直到睡觉前都放不下。
5岁的小雷对iPhone的操作已经比爸爸刘先生更加精通,里面的游戏更是他在幼儿园和小朋友谈论的主要话题。自从迷上爸爸的手机,小雷经常在晚上悄悄拿走,一直玩到深夜。刘先生表示,刚开始给儿子玩手机只是想给儿子展示一下手机的功能,没想到儿子玩上了瘾。
提醒1 并非高端的就好 不必追潮流
有些家长喜欢追潮流,幼儿园里哪个孩子有了新玩具,自己就必须给孩子买同样的玩具。这样做到底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还是家长的虚荣心呢?玩具本身的作用是为了让孩子在娱乐中更好地适应生活,因此选择适宜的玩具非常重要。尤其对低龄宝宝来说,适宜的玩具能促使幼儿的大脑发育,培养兴趣爱好,在玩乐的过程中促进智力的提升。好的玩具也可以使家长与孩子互动,拼图片、看图讲故事都能使孩子增进对生活的了解,锻炼孩子的灵活度。并不是高端的玩具才是好玩具,其他家长买的玩具也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提醒2 电子产品当玩具 是把双刃剑
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接触到最新鲜的事物,是为了让孩子增长见识,比其他同龄孩子知道得更多。实际上,对幼儿来讲,接受新鲜事物的好坏也是把双刃剑。家长把iPhone、iPad一系列电子产品给孩子当玩具,也给孩子带来“游戏的诱惑”。幼儿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爱好的控制能力都是比较低的,包括一些成人都会对游戏上瘾,更不要去考验四五岁的幼儿了。于是家长抱怨:孩子为了玩游戏不愿意吃饭,变得不爱交流。太早让幼儿接触到这类诱惑力大的电子产品,常常是弊大于利。
对于已经对游戏上瘾的孩子,家长就需要去严格要求,鼓励孩子多参加互动性活动,分散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家长在平时应用这类电子产品时,也应对孩子有所顾忌,不要经常向孩子展示一些游戏。
提醒3 电子玩具应限时 别超半小时
幼儿园在体检时会发现,不少孩子出现了假性近视。这与孩子爱看电视、玩游戏有很大的关系。建议除非很有必要,家长不要给幼儿配备电子玩具、手机等。即便是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也应控制时间,不要超过半小时。要把握孩子的用眼时间,可以指导孩子多做眼保健操。特别是两三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眼睛在这个年龄段功能发育最为敏感,应该正确培养孩子的用眼习惯。
上一篇:成年人最好的5种生活状态!
下一篇:一个人一天喝多少牛奶合适呢?
最近更新科技资讯
- 22年过去了,《透明人》依然是尺度最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及其伦理问题
- 不吹不黑,五阿哥版的《嫌疑人》能过及格线
- 论Lacan心理公众号的“双标”特质
- 猎罪图鉴:犯罪实录 女性伦理
- 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是谁,清朝入关后有几位皇帝?
- 描写露台的优美句子
- 谭德晶:论迎春悲剧的叙事艺术
- 中秋节的好词好句
- 《三夫》:一女侍三夫,尺度最大的华语片要来了
- 赛博朋克的未来,在这里
- 文件1091/721/2A:反概念武器实体的一封信件
- 尤战生:哥伦比亚大学点点滴滴
- 韩国最具独特魅力的男演员(安在旭主演的电视剧有哪些)
- 乃至造句
- 请保护好我们的医生,他们太难了
- GCLL06-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以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大坍塌事故为例
- 黄金宝典: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核心考点必背篇
- 【我心中的孔子】伟大的孔子 思想的泰山
- CAMKII-δ9拮抗剂及其用途
- 选粹 | 郑玉双:法教义学如何应对科技挑战?——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
- 苍井空37岁宛若少女,携子送祝福遭热讽,下架所有视频母爱无私
- 日韩新加坡怎么对待影视剧中的裸露镜头
-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词
- 土豪家的美女摸乳师——关于电影《美人邦》